馬忠華 于曉玲
DSA引導下氣管支架置入治療腫瘤引起的氣管狹窄的術中搶救配合及護理
馬忠華 于曉玲
目的研究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引導下氣管支架置入治療腫瘤引起的氣管狹窄的術中搶救及護理要點。方法23例腫瘤引起的氣管狹窄患者,均給予DSA引導下氣管支架置入術,術中實施相應搶救配合及護理,觀察效果。結果本組23例患者,一次性順利置入支架20例,2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術中少量出血,立即用吸痰器吸出,防止窒息;1例再狹窄。20例一次性順利置入支架患者支架置入后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即刻緩解。結論通過術前加強心理護理,術中配合積極搶救,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預防并發癥,做好康復護理及出院指導,有助于患者的康復。
氣管狹窄;氣管支架;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搶救配合; 護理
原發性氣管或支氣管肺癌、食管癌、縱隔轉移及壓迫氣管,是氣管狹窄的主要原因,重度氣管狹窄是臨床急癥,可致患者呼吸困難,嚴重時危及生命。近年來在DSA引導下氣管支架置入和球囊擴張術已經成為治療氣管狹窄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1]。本院介入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對23例氣管狹窄患者在DSA引導下實施了氣管支架置入術,療效顯著,現將手術配合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介入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腫瘤引起的氣管狹窄患者,其中男19例,女4例。入院時患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聲音嘶啞。全部病例術前均行CT、核磁共振成像(MIR)檢查顯示氣管狹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圍。
1.2 治療方法 協助患者仰臥于DSA床上,給予吸氧、心電監測、血壓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建立靜脈通路。由麻醉師給予靜脈復合麻醉后,行氣管插管,此時護士準備好吸痰器,及時吸出口咽部分泌物,動作要迅速,待麻醉穩定后,術者經氣管插管在DSA透視下向氣管內插入0.035 in超滑導絲,帶入5F單彎導管配合超滑導絲至氣管分叉處遠端,左右各1根導絲,退出氣管插管,固定好牙墊,更換超硬長導絲,保持導絲不動,助手固定導絲,術者前移支架輸送管,此時護士注意給予氧氣吸入,監測血氧飽和度,有分泌物及時用吸痰器吸出。術者快速將有支架的輸送管沿導絲送至氣管分叉處上緣,松開保險扣,插入輸送管內管,先釋放右支氣管支架,后釋放左支氣管支架,最后釋放氣管段支架,退出輸送管及導絲,術畢。
1.3 護理方法
1.3.1 術前護理 ①術前檢查:釆血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心肝腎功能、胸部CT等,據結果擇期介入治療。②對癥護理:有呼吸困難者,協助其取高半臥位,給予氧氣吸入。鼓勵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暢[2]。有肺部感染者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③飲食護理:進食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清淡、易消化飲食、必要時靜脈營養支持。④術前準備:a.病情允許時,囑患者沐浴更衣;b.保證充足睡眠,入睡困難者遵醫囑給予鎮靜藥物;c.術前禁食4 h;d.靜脈放置留置針,以備術中用藥;e.帶影像資料,手術當日由專人送入導管室。
1.3.2 術中配合及護理 ①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的情況,有無痰液,配合麻醉師及時吸痰。②保持靜脈通路暢通,觀察輸液的速度,積極配合麻醉師靜脈給藥,如鎮靜藥和麻醉藥。③給予氧氣吸入,監測血氧飽和度。④術中少量出血時,立即用吸痰器吸出,防止患者窒息。⑤術中及時清理污染敷料,保持手術臺面整潔。
1.3.3 術后護理 ①一般護理:患者回病房后,護士到病床邊協助搬運患者,減輕患者不適感。觀察患者呼吸是否通暢,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術后的注意事項,測量生命體征,作好記錄。②病情觀察和處置:術后觀察患者痰液中是否帶血,有無咽喉部疼痛、胸悶、胸痛、氣急、呼吸困難等癥狀,出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處理。支架置入后可出現刺激性嗆咳,一般不需特殊處理,癥狀會逐漸消失。咳嗽嚴重時可給予藥物止咳。③飲食指導:術后常規禁食 、禁水2 h,以避免誤吸[3]。多數患者有咽喉疼痛,可鼓勵患者進食溫涼的流質、半流質飲食,以減輕不適感并加強營養支持。④呼吸道管理:一般氣管支架均采用裸支架,為防止腫瘤向腔內生長,可選用部分覆膜支架或全覆膜支架。覆膜支架會覆蓋氣管和支氣管腔內表面的黏膜,導致持久的氣管異物反應和嚴重的排痰功能障礙。術后應密切觀察 ,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以保持分泌物稀釋,防止分泌物干涸粘附于氣管內壁,一旦出現排痰困難,應及時處理。
1.3.4 術后注意事項 ①正確定位:支架置入后應完全覆蓋病變狹窄段,兩端應超出狹窄端5~10mm,不宜過長,尤其氣管上端狹窄時,更應注意位置的準確性,以避免影響聲帶和會厭的功能。因此,準確地測量狹窄長度十分重要。②避免球囊擴張:置入氣管內支架時,避免應用球囊導管進行擴張,如必須應用,也應適當擴張,防止局部管壁的撕裂。③術后治療:支架置入術后給予抗生素治療3~5 d;鎮咳、祛痰等對癥治療1~2周;利用放療、化療等方法進行原發病的治療;術后3~5 d拍攝胸部正、側位片及行支氣管鏡檢查。
1.3.5 術后并發癥及處理 ①與操作相關的并發癥:a.近期并發癥:支架選擇不當或置入支架時操作不當出現支架膨脹不理想、支架位置不理想,操作過程中導絲、推送器等對聲帶、會厭及局部組織造成的暫時性的聲音嘶啞、咽喉炎、聲帶水腫、咳嗽、咯血、感染,嚴重可造成氣道撕裂或穿孔;b.遠期并發癥:化膿性支氣管炎;氣管、支氣管再狹窄;支架的移動或脫落。②與操作無關的并發癥:a.近期并發癥:支架膨脹不理想;b.遠期并發癥:化膿性支氣管炎,支架近端和遠端肉芽腫形成,氣管、支氣管再狹窄,支架的移動或脫落等。③處理:a.選擇適當的支架:支架直徑是留置段正常氣管直徑的1.1~1.2倍,長度應超過狹窄兩端各5~10mm。腫瘤導致的狹窄,盡量使用網狀金屬支架;對瘢痕狹窄者,采用張力較大的“Z”形支架;瘺道存在時,使用覆膜支架;b.再狹窄的治療:支架置入后,腫瘤導致的狹窄更容易再狹窄,可提前行激光切除、球囊擴張、支架內再留置支架、局部放療的方法治療[4]。
本組23例患者,一次性順利置入支架20例,2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術中少量出血,立即用吸痰器吸出,防止窒息;1例再狹窄。20例一次性順利置入支架患者支架置入后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即刻緩解。
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和禁忌證是保證手術成功的前提,術中嫻熟的醫療技術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護士的應急搶救及護理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護士要具備豐富的搶救經驗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術中積極配合醫生,從而減少患者的痛苦,促進疾病的康復。由于金屬支架臨床應用的歷史尚短,對于良性病變的治療應以外科手術為主。惡性腫瘤導致的狹窄常出現再狹窄(再狹窄率20%~40%),所以應輔以其他治療,如放療、局部化療等,方能取得長期開通的良好療效。如出現再狹窄的大部分病例可以利用支架內再次留置支架或激光等方法再次治療。
[1]李麟蓀,徐陽,林漢英.介入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71-74.
[2]郭敏如,林細鈴,譚利如,等.急性惡性氣道狹窄患者行氣管內支架置入術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30):39-40.
[3]徐克,鄒英華,歐陽墉.管腔內支架治療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365-393.
[4]吳沛宏,黃金華,羅鵬飛,等.腫瘤介入診療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557-5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99
2016-12-05]
116000 遼寧省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介入導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