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平
兩種護理模式聯合應用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黃艷平
目的探討兩種護理模式(舒適護理和針對性護理)聯合應用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80例結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一般護理組和聯合護理組,每組40例。一般護理組給予結直腸癌術后常規護理措施,聯合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和針對性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術后恢復情況,對兩組護理干預后進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聯合護理組術后進食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早于一般護理組、住院時間短于一般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護理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0.0%低于一般護理組3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護理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一般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和針對性護理聯合應用有助于減少結直腸癌術后患者并發癥,利于術后恢復及提高其術后生存質量,效果顯著。
結直腸癌;術后并發癥;生活質量;舒適護理;針對性護理
結直腸癌屬于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主要是采用手術治療。結直腸癌手術過程中對周圍結構和組織創傷較大,術后并發癥較多,需要給予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1,2]。常規的臨床護理注重術后病情觀察、用藥指導等,對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有效。舒適護理能夠滿足患者住院期間對護理服務的需求,針對性護理能夠根據疾病特點針對其術后并發癥進行護理。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結直腸癌手術患者,觀察針對性護理和舒適護理對此類患者術后的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的80例結直腸癌患者均為本院2014年 1月~2016年1月收治,均在本院實施擇期手術,均符合手術和麻醉指征,同時排除不能完成麻醉和手術病例、智力障礙及精神障礙患者、合并有腸結核病例、合并有嚴重腸道感染而不能實施手術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一般護理組和聯合護理組,每組40例。一般護理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2.1±5.9)歲;其中結腸癌19例,直腸癌21例;學歷分布:大學及大專學歷11例、中專及高中學歷24例、初中及以下學歷5例。聯合護理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52~74歲,平均年齡(63.3±6.1)歲;其中結腸癌18例,直腸癌22例;學歷分布:大學及大專學歷10例、中專及高中學歷23例、初中及以下學歷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一般護理組患者給予結直腸癌術后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術后觀察患者病情改變情況、根據患者術后情緒實施心理護理、預防造口感染等護理、術后飲食指導等。聯合護理組在常規護理措施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和針對性護理:①舒適護理。術后在觀察患者病情同時要對患者術后心理情緒進行干預,術后因為手術疼痛可導致患者情緒改變,術后造口而失去原來生活方式產生悲觀失望等情緒,這些情緒影響到術后護理干預效果。對此類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交流溝通、聽輕音樂、放松療法等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幫助患者變換體位,及時了解患者所需,根據患者具體護理需求實施護理干預[3]。②針對性護理。針對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影響因素實施護理。術后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有助于減少術后切口感染,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協助患者定期翻身拍背等減少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囑咐患者及早下床活動,減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做好患者術后腹部情況觀察,及時發現術后腸梗阻癥狀,及時上報臨床醫生,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惡心嘔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瘺、切口感染、腸梗阻)發生情況。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狀況進行評分,每個維度評分越高說明此維度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一般護理組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4.16±0.38)、(3.55±0.61)、(14.52±2.11)d;聯合護理組術后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分別為(2.01±0.47)、(1.96±0.62)、(10.24±1.87)d;聯合護理組術后進食時間和下床活動時間早于一般護理組、住院時間短于一般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一般護理組術后并發癥(惡心嘔吐5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瘺2例、切口感染2例、腸梗阻2例)發生率為35.0%;聯合護理組術后并發癥(惡心嘔吐2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瘺1例、切口感染0例、腸梗阻0例)發生率為10.0%;聯合護理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一般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一般護理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各維度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為(71.2±6.5)分、生理功能評分為(73.3±7.1)分、生理職能評分為(70.5±8.2)分、軀體疼痛評分為(71.6±6.9)分、活力評分為(72.2±6.6)分、社會功能評分為(71.8±8.2)分、情感職能評分為(73.3±5.9)分。聯合護理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各維度評分:總體健康評分為(78.9±6.3)分、生理功能評分為(79.1±6.4)分、生理職能評分為(77.6±7.1)分、軀體疼痛評分為(77.3±8.8)分、活力評分為(78.8±6.7)分、社會功能評分為(76.3±5.5)分、情感職能評分為(77.9±7.0)分。聯合護理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各維度評分均高于一般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直腸癌手術過程中對周圍結構和組織創傷較大以及術后造口等因素,可導致此類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高,影響術后恢復。所以對此類患者實施有效護理是降低其術后并發癥及改善其術后生活質量的關鍵[4,5]。常規結直腸癌術后護理注重術后病情觀察、飲食指導等,沒有切實滿足患者術后護理需求,沒有針對患者術后并發癥而進行針對性護理。根據常規護理的局限性和護理效果較差的原因,本文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和舒適護理的聯合護理干預措施。舒適護理和常規護理不一樣,前者能夠充分滿足患者住院期間對護理服務的需求,能夠以患者為中心,不但重視患者術后生理需求,而且重視患者術后心理、社會及心靈方面需求,使上述方法達到愉快狀態[6,7]。
針對性護理是針對患者術后并發癥而實施的護理干預措施,針對術后切口感染、腸梗阻、吻合口瘺等實施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8,9]。本文結果顯示,聯合護理組術后恢復情況優于一般護理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一般護理組,護理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一般護理組,說明舒適護理和針對性護理聯合應用有助于減少結直腸癌術后患者并發癥,利于術后恢復及提高其術后生存質量,效果顯著。
[1]羅涵,周宏,王永華,等.循證護理在結直腸癌術后護理中的應用研究.西南軍醫,2015(4):442-444.
[2]張肖肖,王敏,何晶晶,等.結直腸癌患者生命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疾病控制雜志,2008,12(3):199-202.
[3]胡黎明.探討結直腸癌患者手術部位感染的相關因素.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9):119-120.
[4]儲霞飛,馬瑟琴,張鵬年,等.40例手助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術前及術后的護理.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6):64-65.
[5]鄭雪珍.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結直腸癌造口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7):89-91.
[6]桑艷.結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根治術后護理體會.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0):153.
[7]劉中文.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1,6(8):228-229.
[8]陳琳,王冠男.針對性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2):226-227.
[9]倪志宏,顧彩萍.基于個案分析的針對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15(20): 1867-18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12
2016-11-24]
473000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普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