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桓 高江平 王建利
下肢深靜脈血栓應用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溶栓的臨床療效考察
黃柳桓 高江平 王建利
目的應用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溶栓治療,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方法32例進行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溶栓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結果32例進行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進行溶栓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手術全部成功,28例(87.50%)患者經過治療后下肢水腫出現明顯的消退,原有疼痛臨床癥狀也完全消失,能夠進行正常行走活動,臨床療效評定為顯效。16例(50.00%)使用可回收濾器的患者,在8~13 d后發現其下肢深靜脈血栓完全溶解,濾器全部回收。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1年的隨訪發現,3例(9.38%)患者因其他疾病在術后1年內死亡,4例(12.50%)患者在1年內出現同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復發,2例(6.25%)患者出現術后下肢深靜脈功能損傷,23例(71.88%)患者術后未見其他不良張癥狀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復發。結論應用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溶栓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下肢深靜脈血栓;靜脈濾器;溶栓治療;臨床療效
骨科患者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雖然目前臨床上對骨科患者手術治療的方法已經比較成熟,但是由于患者術后鍛煉較少等多種原因常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形成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術后恢復[1,2]。本文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32例入住本院并接受手術進行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溶栓治療,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32例入住本院并接受手術進行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均經過彩超、臨床醫生會診和血漿D-二聚體檢測確診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其中男8例、女7例,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42.1±10.8)歲。此外,所有納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由研究人員向其詳細告知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意義以及主要內容的前提下,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簽訂知情確認書后方進行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32例確診為DVT的患者均應用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溶栓治療,對于16例年齡<50周歲的患者選擇使用可回收濾器置管,置管成功后選用尿素激酶、低分子肝素鈉以及拜阿司匹林進行抗凝和溶栓治療,具體治療方案參照劉強等[3]的研究。
32例進行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進行溶栓治療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手術全部成功,28例(87.50%)患者經過治療后下肢水腫出現明顯的消退,原有疼痛臨床癥狀也完全消失,能夠進行正常行走活動,臨床療效評定為顯效。16例(50.00%)使用可回收濾器的患者,在8~13 d后發現其下肢深靜脈血栓完全溶解,濾器全部回收。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1年的隨訪發現,3例(9.38%)患者因其他疾病在術后1年內死亡,4例(12.50%)患者在1年內出現同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復發,2例(6.25%)患者出現術后下肢深靜脈功能損傷,23例(71.88%)患者術后未見其他不良張癥狀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復發。
DVT是指由于血液流動緩慢、靜脈壁受到損傷以及血液呈現高凝狀態導致的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靜脈內進行凝結并逐步形成血栓,造成靜脈內血液回流障礙的疾病,此類疾病多見于進行骨科大手術后,其中以老年患者髖部手術后最為常見[4]。DVT形成以后,除少部分血栓可以自行消融或者僅僅存在于人體局部部位外,通常會向人體各個肢體的深靜脈進行擴散。如果不能及時清除已經形成的深靜脈血栓,輕者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重則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對于DVT我國僅僅是近年來才開始給予足夠的重視,過去由于信息的閉塞和醫療界的一些錯誤認識,常常會對DVT造成較高比例的漏診與誤診現象。DVT早期并無明顯的臨床體征,一般醫生和護理人員通常不能及時發現,但是可以通過擠壓小腿肚或者大腿根部位進行疑似性診斷,對于出現按壓疼痛的疑似DVT患者,及時進行血液D-二聚體檢測和B超探測深靜脈以明確診斷,對于確診的DVT患者,臨床上通過通過溶栓和抗凝兩種方式進行治療[5-8]。
本研究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32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進行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進行溶栓治療,手術全部成功,28例(87.50%)患者經過治療后下肢水腫出現明顯的消退,原有疼痛臨床癥狀也完全消失,能夠進行正常行走活動,臨床療效評定為顯效。16例(50.00%)使用可回收濾器的患者,在8~13 d后發現其下肢深靜脈血栓完全溶解,濾器全部回收。對所有患者進行術后1年的隨訪發現,3例(9.38%)患者因其他疾病在術后1年內死亡,4例(12.50%)患者在1年內出現同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復發,2例(6.25%)患者出現術后下肢深靜脈功能損傷,23例(71.88%)患者術后未見其他不良張癥狀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復發。
綜上所述,應用抗凝或濾器保護下置管對下肢深靜脈血栓進行溶栓治療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1]張曉兵.骨科創傷術后患者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觀察.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3):201-202.
[2]Herrera S,Comerota AJ,Thakur S,et al.Managing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pregnancy with a strategy of thrombus removal is safe and avoids post-thrombotic morbidity.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14,59(2):456-464.
[3]劉強,相里偉,藺雪梅.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聯合置管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研究.當代醫學,2011,17(2):81-82.
[4]孟麗敏,宋紀歡,張凱迪,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患者體力運動的研究進展.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7(29):180-181.[5]趙偉,張新剛,闞建科,等.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多療法聯合治療研究進展.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2(31):3530-3532.
[6]鐘武,賴雪,陳睦虎,等.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植管溶栓治療與下腔靜脈濾器植入的臨床意義.四川醫學,2014,35(3):315-316.
[7]張精勇,金星,吳學君,等.濾器保護下置管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臨床總結.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10):774-776.
[8]薛紅喜.下腔靜脈濾器保護下腘靜脈置管定向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35例臨床分析.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22):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73
2016-09-08]
100043 首都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