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豐菊
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采用連續血液凈化的臨床價值評價
胡豐菊
目的評價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采用連續血液凈化的臨床價值。方法60例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利尿、強心等常規治療,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同時應用連續血液凈化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治療3 d后,對照組患者的N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分別為(377.7±9.5)pg/ml、(20.2±3.6)mmol/L、(293.9±99.4)μmol/L;實驗組患者的NT-proBNP、BUN、SCr水平分別為(276.6±11.8)pg/ml、(13.2±4.4)mmol/L、(257.3±56.2)μmol/L,實驗組NT-proNBP、BUN以及SCr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6.6±3.1)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3.1±5.5)d(P<0.05)。結論在對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連續血液凈化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心衰癥狀,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重癥心力衰竭;腎衰竭;連續血液凈化;臨床價值
對于心力衰竭患者,腎衰竭是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并發癥,特別是重癥心力衰竭,發生腎功能損害的幾率更高[1]。在對重癥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常規抗心力衰竭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并發腎衰竭,則會讓臨床死亡率增加[2]。本研究主要評價了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采用連續血液凈化的臨床價值,現做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 回顧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齡50~71歲,平均年齡(62.6±10.4)歲;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3]:8例患者為Ⅱ級,50例患者為Ⅲ級,2例患者為Ⅳ級;腎功能分級[4]:15例患者為Ⅰ級,21例患者為Ⅱ級,16例患者為Ⅲ級,8例患者為Ⅳ級。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治療:針對患者的基礎疾病進行臨床對癥治療,同時限水、限鹽,給予托拉塞米等進行脫水、利尿治療;結合患者的心功能采用硝酸酯類藥物和強心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則在常規治療的同時,應用連續血液凈化治療:選擇患者的右側股靜脈進行插管,單針雙腔導管留置,及時為患者構建體外循環,選擇AEF-10濾器和ACH-10血液凈化機,對患者實施連續靜脈-靜脈血液濾過治療,血流量應設置為200~250ml/min。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設定和調節超濾液。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NT-proBNP)水平和腎功能指標(BUN、SCr)水平進行測定,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NT-proBNP、BUN、SCr水平比較 治療3 d后,對照組患者的NT-proBNP、BUN、SCr水平分別為(377.7±9.5)pg/ml、(20.2±3.6)mmol/L、(293.9±99.4)μmol/L;實驗組患者的NT-proBNP、BUN、SCr水平分別為(276.6±11.8)pg/ml、(13.2± 4.4)mmol/L、(257.3±56.2)μmol/L;治療3 d后,在血清NT-proNBP、BUN以及SCr水平方面,實驗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6.6± 3.1)d,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3.1±5.5)d,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心力衰竭患者來講,在患者病情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其腎功能也在不斷下降,進而導致患者機體發生各種代謝紊亂綜合征[6]。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心血管疾病是引起腎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的一個主要因素。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每年因為腎功能不全而死亡的患者大約為23%,而其中大約有50%的患者是因為心血管事件而死亡,特別是心力衰竭[7]。隨著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不僅增加了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也讓社會的財政負擔加重。
在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臨床中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利尿劑以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都可能讓腎臟損傷加重[8];除此之外心力衰竭患者常規伴心律失常、感染等,進而減少患者的有效循環血量和心搏出量,使患者的循環系統出現高凝狀態,讓腎小球內的毛細血管形成微血栓,增加系膜基質,進而加劇腎功能損傷[9]。重癥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嚴重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穩紊亂、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也可能合并多臟器衰竭,因此常規利尿、擴管、強心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應用連續血液凈化治療,能等滲、連續和緩慢地清除患者體內的溶質和水分,對容量負荷進行有效糾正,讓左心室充盈壓和左室舒張末期容量有效降低,同時讓患者的射血分數和心臟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清除患者體內的水分能讓腎間質水腫得到有效減輕,讓患者腎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讓患者腎臟對利尿劑的反應得到有效恢復[10]。
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3 d后,在血清NT-proNBP、BUN以及SCr水平方面,實驗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另外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6.6±3.1)d,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的(13.1±5.5)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表明應用連續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能對患者的代謝產物進行有效清除,對患者機體器官功能進行有效保護,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在對重癥心力衰竭并發腎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連續血液凈化的臨床療效顯著,能有效緩解心衰癥狀,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胡秀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18例療效觀察.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14):71-72,78.
[2]劉偉.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心力衰竭Ⅳ級合并腎衰竭患者56例療效觀察.臨床腎臟病雜志,2014,14(7):406-409.
[3]陳家林,李文靜,盧章,等.過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并腎衰竭的效果分析.華夏醫學,2016,29(1):33-35.
[4]楊曉松.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中國保健營養,2014(4):1911-1912.
[5]壽先進.用連續性血液凈化療法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效果探析.當代醫藥論叢,2016(2):149-150.
[6]姜紅玲,汪金梅.探討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腎衰竭合并重癥心力衰竭的療效.醫學信息,2015,28(50):73.
[7]吳三梅,武亞莉,黃麗麗.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24例臨床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療效觀察.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s1):148-149.
[8]焦亞彬.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臨床分析.當代醫學,2016,22(14):30-31.
[9]陶勇軍,江麗平,金友平.CPB對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8):86-89.
[10]利楚君,吳文錚,林惠盈,等.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重癥心力衰竭合并腎衰竭的療效和護理.按摩與康復醫學,2013(1):121-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74
2016-09-12]
473000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