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寧
膀胱腫瘤進行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的護理體會
宿寧
目的探討優(yōu)質的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的護理策略。方法回顧性分析9例患者行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的護理效果。結果9例患者術后均未發(fā)生尿漏、術后感染。結論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腸道準備和心理指導, 術后對患者進行引流管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通過個體化、標準、細致的護理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充分、積極、細致的術前、術后護理, 可以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有助于患者早日治愈。
膀胱腫瘤;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護理
膀胱腫瘤作為泌尿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其主要臨床癥狀為排尿不暢, 膀胱刺激, 間歇性、無痛性肉眼血尿等癥狀[1]。本院9例患者在進行了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后通過優(yōu)質的護理, 患者身體各項機能恢復正常, 無感染和并發(fā)癥,均治愈出院。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9例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后患者, 其中男7例, 女2例, 年齡49~74歲。通過膀胱鏡檢及活檢, 其中7例為移行細胞癌, 1例為磷癌, 1例為腺癌, 病變部位均無周圍器官浸潤和轉移。
1.2治療方法 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采取全身麻醉插管麻醉, 手術采用全膀胱切除, 盲部附近的一段長約20 cm的帶腸系膜回腸袢被用來替代被切除的膀胱。并使腸袢端和雙側輸尿管吻合, 建立雙側輸尿管支架。在右下腹處造瘺, 于切口處留置引流管, 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3護理方法
1.3.1術前護理
1.3.1.1心理指導 由于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術尿流改道會在患者右下腹處造一終身性的瘺口, 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患者往往會產(chǎn)生沮喪、焦躁、抑郁等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以及安全性, 向患者介紹成功治療的病例, 讓患者對疾病的治療充滿信心, 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
1.3.1.2術前護理 全面評估患者的心、肝、腎、肺功能,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B超、CT、膀胱鏡檢查以及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提高手術的耐受力, 指導患者戒煙以避免術后咳嗽導致傷口部位出血。
1.3.1.3術前準備 清理腹部皮膚以利于皮膚乳頭的成活與備血。由于回場代替被切除的膀胱是手術關鍵, 為了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確保手術的安全性, 護理人員應對腸道進行充分的準備。術前3 d指導患者進行無渣飲食, 術前12 h禁食, 4 h禁水, 采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術晨進行灌腸清潔, 留置胃管、尿管, 取下義齒, 手表, 術前肌內注射30 min苯巴比妥鈉0.1 mg, 阿托品0.5 mg。
1.3.2術后護理
1.3.2.1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 回病室后應監(jiān)護患者心電、吸氧、體溫, 監(jiān)測血壓、脈搏、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是否正常。24 h內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切口敷料情況, 做好記錄, 根據(jù)血氧飽和度情況調節(jié)氧流量的大小, 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床旁備好搶救藥品及器械, 做好搶救患者的準備。平臥6 h, 頭偏向一側, 6 h后半臥, 促進傷口愈合。
1.3.2.2皮膚切口護理 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切口情況,有無切口的滲血及疼痛情況, 及時更換敷料, 有疼痛癥狀按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劑, 發(fā)生緊急情況及時報告醫(yī)生。
1.3.2.3加強基礎護理 在進行專科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基礎護理, 對于引流管多, 體質差的患者, 護理人員應定時翻身, 指導家屬按摩雙下肢及受壓出皮膚, 保持病室空氣新鮮,床單元清潔干燥。定時傾倒胃液, 做好口腔護理, 2次/d, 以預防口腔感染。待腸蠕動恢復可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纖維食物, 保證排便暢通, 避免用力排便, 引起膀胱出血, 多飲水, 維持在2000~3000 ml/d。
1.3.2.4盆腔引流管的護理 盆腔引流一般接負壓吸引,醫(yī)護人員應對盆腔內傷口的滲出液以及代膀胱有無漏尿進行監(jiān)護, 觀察記錄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 妥善固定盆腔引流, 防止受壓、扭曲、堵塞, 有異常情況及時上報醫(yī)生處理,術后3~5 d拔除引流管。
1.3.2.5雙側支架管的護理 雙側輸尿管內支架管經(jīng)尿道引體外, 與造瘺管捆綁在一起, 外接引流袋并做好標識, 此管用來收集在腎臟的尿液, 減少代膀胱的壓力, 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此管脫落一般難以重新置管, 所以固定時應謹慎,謹防脫落或引流不暢的情況發(fā)生。如有引流不暢, 應對引流管從腹壁處向外逐漸擠壓。如有血塊堵塞的現(xiàn)象發(fā)生, 應使用生理鹽水在無菌條件下低壓沖洗引流管。并對引流量進行詳細記錄, 2周后實行造影, 確認輸尿管通暢, 吻合口無異常后方可拔除引流管。
1.3.2.6回場膀胱造瘺管的護理 為了將新膀胱內的尿液及部分黏液引出體外而建立的回場膀胱造瘺管, 可以減輕膀胱壓力, 促進吻合口愈合。在術后2~3 d內黏液開始增多,在1周左右會達到高峰, 醫(yī)護人員應保證患者引流管通暢。
1.3.3出院指導 由于患者將終身尿流改道并在腹壁佩戴集尿袋, 應向患者詳細講解在日常生活、運動、工作中的應注意的情況。指導患者掌握造瘺口的護理知識和技巧, 并叮囑患者按時復診, 加強營養(yǎng), 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禁煙, 避免接觸涂料及化學致癌物質, 幫助患者選擇型號合適的集尿袋,保持消毒無菌, 定期更換集尿袋, 預防感染[2]。正確的出院指導, 可保證患者的健康,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幫助患者很快融入正常的生活。
9例患者術后均未發(fā)生尿漏、術后感染。
在術前對患者進行腸道準備和心理指導, 術后對患者進行引流管護理可以明顯提高手術的成功率。通過個體化、標準、細致的護理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提高。充分、積極、細致的術前、術后護理, 可以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 有助于患者早日治愈。
[1]康福霞, 吳東娟, 謝巧麗, 等.膀胱全切回場原位膀胱術護理體會.護士進修雜志, 2007(21):2015.
[2]田術平, 徐慧霞, 王麗瓊.30例膀胱全切回場代膀胱造口手術的護理體會.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09, 30(16):2083-208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67
2015-10-19]
114000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鞍山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