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廷芝
精細化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單廷芝
目的探討分析精細化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112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 根據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56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予以精細化護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6%,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1%;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2%,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7%,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 能夠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對加快患者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老年患者;髖部骨折;精細化護理;應用價值
髖部骨折術后, 因為活動受限, 導致患者長期臥床, 為此非常容易出現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現象, 輕者加重患者痛苦, 重者留有后遺癥[1]。為了避免患者出現并發癥, 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本文通過對本院骨科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研究, 探究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骨科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予以研究, 根據護理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56例。對照組中女25例, 男31例;年齡60~93歲, 平均年齡(75.1±6.1)歲。觀察組中女28例, 男28例;年齡61~93歲, 平均年齡(75.5±6.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 主要為:術前12 h禁食, 4 h禁水;術后6 h禁食、禁水;巡視病房;對患者末梢血運及局部受壓情況予以觀察;變換患者體位, 協助患者翻身;術后1 d給予功能鍛煉,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 進行患肢活動[2]。觀察組患者予以精細化護理,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飲食護理。在患者入院到術后3 d的圍手術期內, 均給予患者合理膳食, 確保術后大便順暢。指導患者適當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 縮短禁食、禁水時間。手術當天應給予患者流質食物, 逐漸過度到半流質食物, 術后第1~3天需要進食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3 d之后恢復正常飲食[3]。②血運觀察。術后1~4 d時, 患者體位受限, 使其容易出現血液循環瘀滯的情況, 進而形成下肢靜脈血栓、壓瘡等并發癥。為此, 護理人員必須加強病房巡視, 仔細觀察患者末梢血運情況, 對肢體是否出現腫脹進行觀察, 以此避免并發癥的發生。③臥床護理。在患者臥床期間, 為了避免長期局部受壓出現一些并發癥, 一定要重視臥床護理的展開。術前, 對患者進行牽引鍛煉, 取患者平臥位, 進行引體抬臀動作, 每1~2個小時1次;在翻身時, 采取30~45°。術后, 患者保持平臥位, 患肢外展, 避免患肢內收;在翻身的時候, 向健側翻身,角度為45~90°[4]。④功能鍛煉。術后1~4 d是患者康復的初期,除了重視臥床護理的實施以外, 還要重視患者股四頭肌等相關部位的運動, 保證患者患肢逐漸恢復功能。在開展相關運動時, 保持每小時12次以上。術后4~10 d是患者的康復期,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 指導患者進行下床活動, 并且指導患者家屬予以協助, 讓患者可以逐漸繞床行走, 3次/d, 15~30 min/次。
1.3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對患者下肢靜脈血栓、壓瘡的并發癥予以觀察、記錄。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護理滿意度予以調查:總分為100分, >8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滿意, <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 壓瘡0例, 下肢靜脈血栓2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3.6%;對照組患者中,壓瘡3例, 下肢靜脈血栓6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16.1%,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940, P<0.05)。
2.2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 非常滿意35例, 滿意20例, 不滿意1例, 護理滿意度為98.2%;對照組患者中, 非常滿意22例, 滿意26例, 不滿意8例, 護理滿意度為85.7%,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20, P<0.05)。
髖部骨折是一種老年致命性損傷, 不僅會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還會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精細化護理主要包括:飲食護理、血運觀察、臥床護理、功能鍛煉。其作為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模式, 能夠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與質量, 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是一種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的護理模式[5]。
本文研究結果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6%,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6.1%;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8.2%,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7%,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說明, 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 能夠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護理滿意度, 對加快患者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之, 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 通過相關護理措施的實施, 能夠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1]甘春旭.精細化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河南醫學研究, 2015(5):134-135.
[2]李紅梅, 黃素蘭, 顧林娟, 等.精細化護理在超高齡患者髖部骨折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23):18-20.
[3]王建英, 林會芬, 陳金平, 等.精細化康復護理對髖部骨折患者預防并發癥的效果.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2, 32(8):74-76.
[4]雷春華, 劉珺.精細化護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26):51-52.
[5]馮玉新.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3):226-22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87
2015-10-08]
463500 新蔡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