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高血壓對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
張志偉
目的分析高血壓對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方法15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0例糖尿病伴高血壓病癥患者作為觀察組,7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總膽固醇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各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血壓能加速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事件;發病率
高血壓和糖尿病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疾病,二者其一均能導致人群心腦血管事件發生,而二者聯合,更進一步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在討論如何預防高血壓對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高血壓的作用機制[1]。本文選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高血壓對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80例糖尿病伴高血壓病癥患者作為觀察組,70例單純糖尿病患者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經相關檢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且無腦卒中、心肌梗死等病史。
1.2診斷標準 ①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的診斷標準,對伴隨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檢查:舒張壓≥90 mm Hg (1 mm Hg=0.133 kPa)或收縮壓≥140 mm Hg,若患者經檢查,顯示血壓水平處于正常值,但檢查期間正服用降壓藥,均視為高血壓患者。②據美國糖尿病協會診斷標準,對所有患者糖尿病患者進行空腹時血糖濃度測量:血糖濃度≥7.0 mmol/L,若患者在檢查期間,正服用降糖藥,均視為糖尿病患者。③對患者行體質測量:體質量指數(BMI)≥28 kg/m2,則視為肥胖;對患者行膽固醇濃度測量:膽固醇濃度≥5.7 mmol/L,則視為高膽固醇血癥;若脂蛋白膽固醇濃度<1.03 mmol/L,則視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3方法 對兩組患者每6個月進行1次隨訪,觀察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情況。本院臨床專業醫師結合患者隨訪前的病例資料,對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患者病情進行分析。記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總膽固醇以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
1.4療效判定標準 心腦血管事件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另一類為非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分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2]。非致死性心腦血管事件,分為心力衰竭和腦出血。若患者出現≥2次事件,計為1次,且以最終事件為心腦血管事件的結局。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舒張壓、收縮壓、總膽固醇各項指數依次為(91.8±11.0)mm Hg(1 mm Hg=0.133 kPa)、(151.2±18.3)mm Hg、(5.21±1.33)mmol/L,均分別高于對照組的(77.3±6.51)mm Hg、(121.3±10.4)mm Hg、(5.14±1.15)mmol/L,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為8.75%,心肌梗死死亡率為11.25%,腦出血死亡率為7.50%,腦梗死死亡率為7.50%,總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為35.00%;對照組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為4.29%,心肌梗死死亡率為7.14%,腦出血死亡率為5.71%,腦梗死死亡率為5.71%,總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為22.86%。觀察組的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在臨床上被認定為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危害程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該病亦能產生多種并發癥,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卒中或慢性腎臟病等,經檢查,患者收縮壓≥140 mm Hg,或舒張壓≥ 90 mm Hg[3]。但當收縮壓≥140 mm Hg,舒張壓<90 mm Hg時,則為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另外,經檢查,患者的收縮壓<140 mm Hg,舒張壓≥90 mm Hg,正服用降壓藥,依然視作高血壓,因此,對高血壓的診斷應考慮全面,以免漏診。而糖尿病亦能加速心、腦、腎和眼底等靶器官受損,患者一旦同時患有以上2種疾病,則最終患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將增加1倍[4]。其發病起源為持久的高血糖癥狀,導致血管內蛋白質和脂質被加速氧化,繼而引起血管粥樣及纖維硬化,另一方面,動脈粥樣硬化的誘因,據臨床數據顯示,即主要為高血壓。當二者聯合作用時,使得血管粥樣硬化程度加劇。而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導致患者腦出血、腦梗死的發生率明顯高于糖尿病單獨作用時所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對患者因腦梗死最終死亡的影響。
高血壓對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事件存在較大的影響,這一論斷已被臨床試驗所證實,但如何預防高血壓的影響和降低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才是目前臨床醫學需要探討的問題。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忌食碳水化合物、脂肪較多的食物,建議食用米飯、粥、芋類、牛肉、豬精肉、蛋類、牛奶、大豆制品等食物[5]。限制脂肪、鹽的攝入,適量攝入蛋白質,并且多吃含鉀、鈣豐富的食物。另外,加強身體鍛煉,但鍛煉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不過運動過于激烈。吸煙者,應盡早戒煙,相關研究表明,吸1支煙,人體的心率將增加5~20次/min,收縮壓增加10~25 mm Hg。
綜上所述,高血壓能加速糖尿病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1]郭躍偉,郭麗君,顧顏勝,等.農村正常高值血壓及高血壓居民的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分布特征.重慶醫學,2014(23):3011-3013.
[2]吳壽嶺,張穎,阮春雨,等.代謝綜合征對高血壓前期人群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5):397-401.
[3]邢鳳梅,董巖,陶杰,等.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對新發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8):956-960.
[4]王海軍,司全金,鄒曉,等.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后舒張壓對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7):683-686.
[5]王劍利,王麗曄,高競生,等.高敏C反應蛋白對無高血壓病史糖尿病人群新發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6):431-4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49
2015-11-10]
455000 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