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金榮
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的對比觀察
孔金榮
目的探究氨茶堿與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方法1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按照入院時間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氨茶堿治療,治療組給予多索茶堿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癥狀變化及效果。結果各肺功能指標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優于氨茶堿,可推廣使用。
氨茶堿;多索茶堿;支氣管哮喘;臨床效果
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表現為呼吸時有哮鳴音、胸悶、氣喘、氣短、斷斷續續的咳嗽等,不適感常出現在清晨或晚上,病情時好時壞,陸續發生,長者甚至可達好幾個月,支氣管哮喘屬于臨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1],目前沒有能夠徹底將其治愈的手段,在臨床中常使用治療的茶堿類藥物,有一定的效果,尤其以氨茶堿、多索茶堿效果最為明顯[2]。本次選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接收的1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分別采用多索茶堿和氨茶堿進行治療,對比分析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2年2月~2015年3月接收的1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經過初步檢查,均確定為支氣管哮喘患者,且均屬于輕中度,按照入院時間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4.3±8.9)歲;治療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4~72歲,平均年齡(45.2±9.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肺功能和呼吸加強方面的基礎治療,均進行糖皮質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治療。對照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靜脈滴注生理鹽水250 ml+氨茶堿250 mg,1次/48 h。治療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靜脈滴注250 ml+多索茶堿300 mg,1次/24 h。
1.3觀察指標 1周后對兩組的治療效果、肺功能指標及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并比較。
1.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過治療,咳嗽、喘息等癥狀消失,肺部喘鳴音、中細濕啰音消失;有效:經過治療,咳嗽、喘息等癥狀明顯改善,肺部喘鳴音、中細濕啰音明顯減少;無效:經過治療,咳嗽、喘息等癥狀無改善,肺部喘鳴音、中細濕啰音無減少。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肺活量(FVC)為(4.67±0.19)L,呼吸峰流速(PEF)為(4.22±0.27)s,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為(1.57±0.43)L;治療組FVC為(4.59±0.72)L,PEF為(4.35±0.34)s,FEV1為(1.61±0.56)L。治療后,對照組FVC為(5.02±0.29)L,PEF為(5.44±0.26)s,FEV1為(2.12±0.62)L;治療組FVC為(5.84±0.89)L,PEF為(6.14±0.36)s,FEV1為(2.81±0.94)L。各指標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有改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26(52%)例,有效20(40%)例,無效4(8%)例,總有效率為92%;對照組顯效20(40%)例,有效15(30%)例,無效15(30%)例,總有效率為70%。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治療組1例發生不良反應,表現癥狀為胸悶不適;對照組3例發生不良反應,其中2例出現胸悶不適且持續時間較長,1例出現輕度嘔吐。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支氣管哮喘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很難根治,該病在患者受到外來刺激或自身其他方面有不舒服的癥狀時常會引起不適,表現為間斷或不間斷的咳嗽、胸悶、呼吸時有哮鳴音、氣喘等,如果病癥出現急性發生的情況,治療不及時,有可能使患者的肺功能急劇下降,引起呼吸衰竭,更有甚者,可能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引起支氣管哮喘的原因是炎癥和多種細胞,包括肥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3]。目前臨床中多采用藥物進行支氣管哮喘控制,即茶堿類,在茶堿類藥物中通常以多索茶堿和氨茶堿最為多用,而且這兩者對于支氣管哮喘的效果相對比較明顯,但氨茶堿在臨床使用過程中常會出現或者伴隨嘔吐、惡心、胸悶不適等不良反應,因為這兩者都屬于新一代甲基黃嘌呤衍生物,故在臨床使用中不僅要注意隨時監測患者是否有不適癥狀發生,還要注意藥物劑量的合理控制,如果使用不當,輕者會產生不適,重者則有可能會引起中毒,相對于氨茶堿來說,多索茶堿對肺功能改善的效果更明顯,且在使用過程中很少出現不良反應[4]。
本次進行治療的患者,使用多索茶堿進行治療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0%,使用氨茶堿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對于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使用多索茶堿的效果要好于使用氨茶堿,在對輕中度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治療時,建議在臨床中多采用多索茶堿,效果明顯,也可避免對患者產生更多的不良反應。
[1]俞峰,周林福.氨茶堿和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比較.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6):98-100.
[2]李志書.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比較.基層醫學論壇,2015(12):1610-1611.
[3]盧宏軍,張慶弟.多索茶堿和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2):146-147.
[4]廖建宏,呂亞茜.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效果研究.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2):121-1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89
2015-11-10]
450199 滎陽市索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