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文
吉西他濱聯合洛鉑治療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的臨床研究
劉曉文
目的評價吉西他濱聯合洛鉑治療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濱聯合洛鉑的治療方案,評價療效,記錄毒副反應。結果全組28例,完全緩解(CR)2例,部分緩解(PR)15例,病變穩定(SD)6例,病變進展(PD)5例,有效率為60.7%,臨床控制率為82.1%。毒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結論吉西他濱聯合洛鉑治療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療效較好,毒副反應輕,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吉西他濱;洛鉑;晚期轉移性乳腺癌;臨床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成為婦女健康的最大威脅。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經常規治療手段(化療和內分泌治療)治療后中位生存期約為2~3年。本院對28例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吉西他濱聯合洛鉑的治療方案,取得較好的療效,且安全性較高,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集的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28例,均為女性,年齡25~63歲,中位年齡48歲,所有患者均為浸潤性乳腺癌,并且有可測量的病灶,既往有過蒽環類、紫杉類藥物化療史。術后2年內22例,2年以上6例。已絕經12例;肺轉移15例,肝轉移7例,骨轉移6例;轉移灶均經CT或MRI、骨掃描(ECT)等確診。1個月內無化療史,ECOG 0~2分,估計生存時間>3個月。
1.2治療方法 28例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濱聯合洛鉑治療。吉西他濱1.0 g/m2,靜脈滴注,第1、8天。洛鉑35 mg/m2,靜脈滴注,第1天,21 d為1個周期,至少每2周期評價化療療效,化療有效者繼續原方案治療,病情進展者終止化療,至多化療6個周期。在化療治療中給予常規預防性5-HT3受體拮抗劑和其他藥物止吐治療,以減輕胃腸道反應,根據病情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CSF)升白細胞及升血小板藥物等治療。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按照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0版進行療效評估[1],分為CR、PR、SD、PD,有效率=(CR+PR)/總例數×100%。臨床控制率=(CR+PR+SD)/總例數×100%。毒副反應按國際通用的NCI-CTC 3.0版的分級標準評價,分為Ⅰ~Ⅳ級。
2.1療效 28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個周期以上的聯合化療,CR 2例,PR 15例,SD 6例,PD 5例,有效率為60.7%,臨床控制率為82.1%。
2.2毒副反應 主要毒副反應以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為主。骨髓抑制以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為主,其中Ⅰ~Ⅱ度39.3%(11/28),Ⅲ~Ⅳ度21.4%(6/28),胃腸道反應為惡心嘔吐為主,Ⅰ~Ⅱ度53.6%(15/28),Ⅲ~Ⅳ度7.1%(2/28)。予以升白細胞及血小板、止吐對癥治療均好轉。
晚期轉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療較為困難,一般是不可治愈的,全身治療可緩解癥狀,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吉西他濱為一新的胞嘧啶核苷衍生物,抗瘤譜廣,對大多數實體瘤均有一定療效,進入人體內后由脫氧胞嘧啶激酶活化,形成活化物質從而使DNA的合成受抑制[2]。所以其為嘧啶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物,主要代謝物在細胞內摻入DNA,作用機制類似阿糖胞苷影響G1/S期。其是核糖核苷酸還原酶的一種抑制性酶的替代物,該種酶在DNA合成和修復過程中,嚴重影響了脫氧核苷酸的合成[3]。現吉西他濱應用于轉移性乳腺癌的一線治療。
洛鉑是新的第三代鉑類抗腫瘤藥物,具有烷化作用,屬烷化劑(廣義),與順鉑的作用機制相似,對多種動物和人腫瘤細胞株有明確的細胞毒作用,對耐順鉑的細胞株仍有一定的細胞毒作用,與順鉑無交叉耐藥性,腎毒性、神經毒性低[4]。目前我國批準其應用于轉移性乳腺癌晚期小細胞肺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治療。
本次研究均為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病例,但有效率仍達60.7%,臨床控制率為82.1%。多數患者對吉西他濱和洛鉑方案有良好的耐受性,主要毒副反應以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所有患者毒副反應經對癥處置均可緩解,治療過程中未發生因嚴重毒副反應而中止治療進行的病例。
總之,吉西他濱聯合洛鉑的治療方案對晚期轉移性乳腺癌療效較好,毒副反應輕,可以考慮作為晚期轉移性乳腺癌多線化療的選擇方案之一。
[1]石遠凱,孫燕.臨床腫瘤內科手冊 .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286.
[2]張明輝,張清媛,趙曙.吉西他濱聯合洛鉑治療蒽環類及紫杉類耐藥轉移性乳腺癌的臨床觀察.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9(17):1565-1567.
[3]孫旭,隋東虎.抗腫瘤新藥洛鉑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研究進展.腫瘤研究與臨床,2013,9(25):646-648.
[4]劉德林,孫蔚莉,武淵,等.含洛鉑的聯合方案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觀察.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2(18):129-1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10
2015-11-04]
116100 大連市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