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亞輝
腦卒中急性期的臨床護理
曾亞輝
目的對腦卒中急性期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進行研究。方法84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和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每組42例。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和并發癥。結果實驗組患者的Fugl-Meyer評分法(FMA)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運動功能快速恢復,并降低并發癥率,可在臨床推廣。
腦卒中;急性期;綜合護理干預;并發癥
腦卒中為一種給人類健康、生命帶來嚴重威脅的常見疾病,目前已經成為給人類健康產生危害的一種嚴重疾病。由于其發病率、致殘率較高,大大降低患者生存質量[1]。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存質量、改善患者預后以及降低病殘率為目前臨床護理工作所面臨的艱巨任務。作者對本院42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法進行護理,取得顯著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84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經MRI或者CT檢查確診,并滿足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臨床診斷標準[2]。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齡最小50歲,最大70歲,平均年齡(60.2±6.4)歲,平均病程(24.7±15.8)d;病變性質:46例腦梗死,38例腦出血。排除腦血管破裂出血、溶栓治療、腦萎縮、老年癡呆、蛛網膜下腔出血、肝腎功能障礙、腦干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頻繁心絞痛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變性質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首先實施常規內科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指導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暢通以及保持病房干凈整潔等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康復護理、健康教育護理以及出院指導等措施,具體如下。
1.2.1心理護理 腦卒中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進而會加大患者心理負擔,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失眠等負面情緒,大大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給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產生不良影響。為此,護理人員要正確引導、鼓勵、安慰患者,使其積極面對生活,面對現實,并使患者認識到,積極接受治療,進而發揮出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以及增強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的作用。
1.2.2康復護理 協助患者擺放良肢位,使患肢處于功能位;定時為其翻身,每隔2 h變換1次體位;被動活動關節鍛煉:如患者完全癱瘓,關節不能自主運動,要指導其進行被動關節活動;肌肉按摩:對患者癱瘓肢體進行肌肉按摩,按摩時,輕柔、緩慢、有規律性的進行按摩;指導患者及早進行床上活動鍛煉,如鍛煉患側翻身、床上橋式運動、患者獨立向健側翻身以及床上四點跪立位等;如患者吞咽困難,則每日評估患者吞咽功能,并指導患者進食體位。
1.2.3健康教育護理 腦卒中屬于慢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復發率。要求患者家屬協助患者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清淡飲食,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嚴格控制熱量攝入;康復醫師要根據患者病情,為其制定合理的康復訓練計劃,加快患者康復;根據患者心理狀態、受教育程度,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避免應用專業術語,盡量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介紹疾病知識;并告知患者家屬,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生活氛圍,加快恢復。
1.2.4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要堅持鍛煉,訓練時間約4 h/d;堅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訓練原則。訓練不能過急、過勞;可幫家屬做一些日常家務,為其創建一個充滿鼓勵、支持的家庭環境;此外,對患者定期隨訪,了解患者恢復情況;如有條件,可指導患者在正規社區康復機構進行鍛煉。
1.3觀察指標[3]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與運動功能評分。運動功能評分應用FMA評分法進行評定,評定標準:嚴重運動障礙:<50分;明顯運動障礙:50~84分;中度運動障礙:85~95分;輕度運動障礙:96~99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FMA評分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FMA評分為(57.42±16.26)分,對照組患者的FMA評分為(11.62±9.92)分,實驗組患者FM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t=7.2567,P<0.05)。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出現1例廢用綜合征,3例誤用綜合征,2例肩手綜合征,并發癥發生率為14.3%;對照組出現9例廢用綜合征,5例誤用綜合征,4例肩手綜合征,并發癥發生率為42.9%;實驗組患者并發發生癥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4.15,P<0.05)。
目前,腦卒中為給我國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產生威脅的一種常見神經系統疾病,由于疾病導致出現的后遺癥會使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產生障礙。因此,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于幫助患者平穩渡過急性期、預防并發癥、心理安慰以及促進偏癱肢體功能快速恢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4]。本組研究中,實驗組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綜合護理主要具備以下兩點優勢:①體現出心理-生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護理服務;②加入康復護理,指導患者盡早進行康復訓練,能夠有效防止發生誤用、廢用綜合征,使患者生理功能快速恢復,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進而使患者早日融入到社會中[5]。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運動功能快速恢復,并降低并發癥率。
[1]趙亞軍,陳長香,胖紅雯,等.強制誘導性語言對亞急性期腦卒中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的療效.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7):656-658.
[2]周莉萍.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防治.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z2):34.
[3]王麗華,寇小娜,孟雋.急性腦卒中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3):108-109.
[4]劉偉,陳海花,張嵐,等.全程健康教育在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護理管理雜志,2014,14(9):661-663.
[5]朱偉芬.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的中西醫結合護理.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0):1737-17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57
2015-11-06]
466100 河南省商水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