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娜
宮頸環扎術治療32例宮頸機能不全臨床研究
付曉娜
目的研究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臨床效果。方法64例宮頸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例。對照組采用保守治療,實驗組采用保守治療和宮頸環扎術。對兩組患者分娩結果等各項指標進行觀察和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出現晚期流產2例、早產5例、足月產25例,對照組發生晚期流產9例、早產10例、足月產13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實驗組妊娠10~16周采用宮頸環扎術16例,發生晚期流產0例,早產2例,足月產14例;妊娠17~25周采用宮頸環扎術16例,發生晚期流產5例,早產7例,足月產5例,不同階段采用宮頸環扎術的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孕婦一定要盡早采用宮頸環扎術,不僅能夠有效的延長孕婦的孕周,還能提高胎兒的存活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宮頸環扎術;宮頸機能不全;臨床研究
宮頸機能不全能夠導致復發性流產和早產,導致患者在非妊娠狀態下宮頸呈現出病理性擴張,目前臨床上治療宮頸機能不全最佳的治療方法就是宮頸環扎術[1]。在臨床上采用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孕婦宮頸的承受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長孕婦的孕周,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胎兒的成活率。本文選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64例宮頸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64例宮頸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例。實驗組患者年齡23~40歲,孕周12~25周,孕次是3~5次,產次0~3次;對照組患者年齡22~40歲,孕周12~25周,孕次3~4次,產次0~5次。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 ①患者有2次以上妊娠中期以后出現過流產和早產的;②患者有子宮腔手術史和子宮頸手術史的,或有過宮頸擴張、宮頸切除、宮頸修補、宮頸電熨和電灼傷的。③患者宮頸內口的寬度過大或者是呈現出漏斗狀;④非孕期的患者在使用擴張器以后能夠順利的通過宮頸內口;⑤患者通過做B超測量妊娠都在15~20周時宮頸長度<25 mm。
1.3方法
1.3.1對照組患者采用保守治療。患者中如果沒有流產跡象的建議臥床休息,有先兆流產和流產跡象的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則采用抗生素和黃體酮硫酸鎂等進行治療3~5 d,如果患者在治療結束后癥狀沒有明顯好轉,家屬就放棄治療。
1.3.2實驗組患者采用保守治療和宮頸環扎術。手術方法:采用宮頸環扎術,不用麻醉,手術以后在患者的陰道內放置碘伏紗布一塊,24 h以后取出。少數患者的羊膜囊已經突入宮頸管,所以在操作的時候要采取臀高頭低的姿勢,等到羊膜囊回到宮頸管以后再進行打結,線結松緊程度要以環繞結扎后子宮頸容指尖為標準;術后處理:手術治療以后宮頸機能不全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采取臀低頭高位,抑制宮縮、預防感染治療。因此一定要要嚴格禁止性生活和負重。如果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出現了臨產征兆必須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有特殊情況需要拆除縫線要盡最大可能防止宮頸裂傷,沒有特殊情況的宮頸機能不全患者可以在妊娠滿37周以后拆除縫線[2]。
1.4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發生晚期流產、足月產和早產的例數。并且觀察實驗組患者在妊娠10~16周和妊娠17~25周這兩個時間段采用宮頸環扎術發生晚期流產、早產和足月產的例數。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妊娠結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晚期流產9例,早產10例,足月產13例;對照組患者宮頸機能不全患者晚期流產2例,早產5例,足月產25例。兩組患者妊娠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實驗組兩個時段采用宮頸環扎術妊娠結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妊娠10~16周采用宮頸環扎術發生晚期流產0例,早產2例,足月產14例;妊娠17~25周采用采用宮頸環扎術16例,發生晚期流產5例,早產7例,足月產5例;不同時間段采用宮頸環扎術的妊娠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機能不全可以分成先天性發育不良和后天性宮頸損傷兩種情況導致的。在患者妊娠中期后因為重力學的原因胎囊就順著擴張的宮頸內扣下垂,形成前羊水囊,從而導致早產和流產[3]。而宮頸環扎術治療的目的是增強宮頸管張力,能夠預防子宮口擴張,有利于延長孕周,從而增強胎兒的成活率[4]。
我國目前在采用宮頸環扎術的時間選擇上有爭議,大多數認為妊娠18周以前治療效果明顯,成功率高。本次研究顯示,患者在妊娠10~16周采用宮頸環扎術發生晚期流產0例,早產2例,足月產14例;妊娠17~25周采用宮頸環扎術16例,發生晚期流產5例,早產7例,足月產5例。可以看出采用宮頸環扎術最佳的治療時期是10~16周,有復發性流產病史的患者,在妊娠11周時做預防宮頸環扎術,5例患者都是足月生產。
綜上所述,治療宮頸機能不全患者采用宮頸環扎術有明顯的效果,其次要提倡育齡婦女要進行有效的節育措施,才能夠有效的減少流產,并有效的減少流產。宮頸環扎術效果非常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1]楊怡卓,高志英,彭紅梅,等.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臨床價值.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0,11(3):226-228.
[2]陳汝芳,孫雯雯,盧文瓊,等.妊娠期宮頸機能不全行宮頸環扎術的手術時機探討.重慶醫學,2013,42(11):123-125.
[3]李淑仙.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32例分析.吉林醫學,2012,33(32):7062-7063.
[4]王笑非,龔惠,鐘一村,等.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醫學,2010,17(5):712-7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221
2015-11-12]
110011 沈陽市婦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