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帥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王宗帥
目的研究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治療1周后,對比兩組治療臨床效果、治療后心室射血分數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用藥1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54%(29/31),高于對照組61.29%(19/3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左心室射血分數為(33.39±7.21)%,治療1周后為(48.76±8.13)%;對照組治療前左心室射血分數為(34.32±6.85)%,治療1周后為(39.59±8.87)%。治療前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左心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能夠提高療效,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臟舒張功能受損,心肌彌漫性纖維化,從而引起心臟僵硬、缺血性心衰、心律失常等一系列臨床表現,是中老年常見的后天性心臟病。隨著人民壽命延長和生活方式轉變,心血管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有關數據顯示[1],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高達45%以上,嚴重威脅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目前抑制神經體液長期過度激活是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關鍵所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是一種內源性激素,具有調節血循環動力、利尿、降低心臟前后負荷、利鈉等作用,并通過激活神經體液抑制功能,改善其心功能[2]。本研究探討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療效,并觀察其安全性,具體研究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1例。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7.50±6.53)歲;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8.38±6.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關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的診斷標準;美國紐約心功能分級(NYHA) 為Ⅲ、Ⅳ級;左心室射血分數≤40%;納入研究前30 d未接受過相關治療;左室舒張末內徑≥60mm。②排除標準:30 d內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史患者;合并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合并嚴重瓣膜狹窄性疾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心包炎、心包填塞、惡性腫瘤患者;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心輸出依賴靜脈回流、存在心臟低充盈壓患者;合并精神障礙患者;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β受體阻斷劑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吸氧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成都通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50033),以靜脈注射方式給藥,首次劑量1.5 μg/kg,靜脈注射后持續靜脈滴注,速度控制在0.01 μg/(kg·min),兩組均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 治療1周后,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室射血分數及不良反應。
1.5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NYHA分級對兩組療效進行評定[2],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治療后NYHA分級改善≥2級;有效:治療后NYHA分級改善1級;無效:不滿足上述標準者。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1周后,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55%(29/31),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1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61.29%(19/31),治療后兩組總有效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226,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室射血分數對比 觀察組治療前左心室射血分數為(33.39±7.21)%,治療1周后為(48.76±8.13)%;對照組治療前左心室射血分數為(34.32±6.85)%,治療1周后為(39.59±8.87)%。治療前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21,P>0.05);治療1周后,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且觀察組左心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7.875,t2=2.618,t3=4.243,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均未發生血肌酐升高、室速、頭痛頭暈、惡心等癥狀,用藥中,觀察組1例患者出現低血壓,適當調整滴速后血壓恢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23%(1/31);對照組出現2例胃腸不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5%(2/31),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P>0.05)。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是現代臨床治療中棘手問題之一[3]。冠狀動脈多支病變和彌漫性病變可引起心肌廣泛缺血、心肌過載、心肌過度伸展、變性、壞死、纖維化、心肌頓抑和冬眠心肌等導致心力衰竭。急性心衰是中老年常見性心臟病[4]。近年來,老齡化群體數量不斷增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疾病患病率不斷攀升,并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因此研究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有效方法對患者至關重要。
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天然拮抗劑,可通過與內皮細胞表面利鈉肽受體A(NPR-A)結合,發揮減少腎素和醛固酮分泌作用,進而提高鈉排泄率,且其可通過與平滑肌細胞表面相應受體結合,發揮降低心臟前、后負荷作用,從而改善心肌代謝,增加心輸出量[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54%(29/31),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61.29%(19/31)(P<0.05) ,說明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急性心衰具有顯著療效;觀察組左心室射血分數(33.39±7.21)%優于對照組(39.59±8.87)%(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率較低,說明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心衰患者采用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能夠提高療效,且安全性較高。
[1]葛慧娟.重組人腦利鈉肽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療效及預后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3):602-604.
[2]關永佳.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和炎性因子的影響.遼寧醫學院學報,2016,37(2):21-23.
[3]李浩,秦靈芝,馬躍龍,等.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左心衰竭療效觀察.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4,35(6): 676-678.
[4]廖佳芬,孔彬,王磊,等.重組人腦利鈉肽對中國人群急性心衰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36(3):477-482.
[5]曾欣,黃敬龍,林建才,等.早期運用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汕頭大學醫學院學報,2015,28(2):104-105,1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09
2016-09-07]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地區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