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妮
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腺肌病的療效
李妮妮
目的探究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腺肌病的臨床療效。方法76例子宮腺肌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術后應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為(1.1±0.3)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為(3.1±0.4)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的84.2%(P<0.05)。實驗組患者中有5例復發,復發率為13.2%;對照組患者中有13例復發,復發率為34.2%;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腺肌病,對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有顯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
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子宮腺肌病
子宮腺肌病(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而出現的彌漫或局限性的病變,多見于40歲以上的經產婦,其臨床的主要癥狀為痛經,多表現為繼發性痛經伴進行性加重[1]。這種疾病的治療手段較多,需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本院在子宮腺肌病患者中應用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子宮腺肌病患者7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8例。實驗組患者年齡36~54歲,平均年齡(42.5±4.8)歲;其中16例人工流產史、13例剖宮產史、9例子宮肌瘤切除術史。對照組患者年齡38~56歲,平均年齡(43.1±4.6)歲;其中17例人工流產史、11例剖宮產史、10例子宮肌瘤切除術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進行治療。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逐層切開腹部,進行盆腔探查,如有盆腔粘連患者,則需進行松解,松解后托起子宮,區分病灶部位及正常組織后,在子宮漿膜層做梭形切口,直至病灶位置,銳性分離病灶,盡量將病灶完全切除,切除后縫合子宮創面,在進行縫合時注意避免出現死腔,檢查是否有活動性出血,確認無活動性出血后,逐層縫合腹腔。術畢,術后進行常規抗感染及止血治療[2]。實驗組在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進行治療。手術方式與對照組相同,術后在患者首次來月經前3 d,通過腹壁進行皮下注射亮丙瑞林(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武田藥品工業株式會社光工廠,國藥準字J20100076,規格:3.75mg) 3.75mg,間隔4周后再次進行注射1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3]。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的VAS評分、治療總有效率及復發率。療效評定標準參照文獻[2],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VAS評分為(1.1±0.3)分,對照組患者VAS評分為(3.1±0.4)分,實驗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66,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高于對照組的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復發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有5例復發,復發率為13.2%;對照組患者中有13例復發,復發率為34.2%;實驗組患者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6,P=0.031<0.05)。
子宮腺肌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尚未明確,但目前多數學者均認同的觀點是:子宮缺乏黏膜下層,故而子宮內膜基底層細胞增生、侵襲至子宮肌層,導致周圍肌層細胞代償性肥大增生,發生病變[4]。其治療方法較多,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子宮切除術,但隨著發病人群的年輕化,人們對保留子宮的愿望越來越強烈。而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是在患者有保留子宮愿望時最有效的手術方式,但這種手術方法需對病灶位置進行明確分辨,然而由于子宮腺肌病的界限不清且具有彌漫性,在進行手術難以完全切除,極易復發,故而需在術后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以便抑制、清除殘留病灶,減少子宮腺肌病的復發。
本研究結果說明,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腺肌病,與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相比,能夠緩解痛經的疼痛程度,從而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采用單純子宮腺肌病病灶切除術后聯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治療子宮腺肌病,對緩解患者的痛經癥狀有顯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
[1]羅萍,吳麗.病灶切除術聯合藥物治療子宮腺肌病80例臨床分析.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2,23(3):328-331.
[2]李金芯,洛若愚,廖仕翀,等.病灶切除術聯合藥物治療子宮腺肌病89例臨床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3):207-211.
[3]張亞莉.腹腔鏡病灶切除聯合藥物治療子宮腺肌病效果觀察.中國醫刊,2013,48(10):77-79.
[4]沈芳華.保守性病灶切除術聯合藥物及曼月樂環治療子宮腺肌病的療效探討.浙江臨床醫學,2015,17(4):565-56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45
2016-09-02]
461000 河南省許昌市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