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其勝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新經濟形式下的高職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
高其勝 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高職學生的就業已經處在了一個很困難發展的時期。本文以高職學生的就業為主題,首先介紹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現狀,然后介紹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的歸因分析,最后淺顯的介紹了新形勢下解決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高職學校 高職學生 就業
高職院校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后,已經培養的很多優秀的人才。現在,高職院校每年向社會輸送百萬級的人才隊伍,這些人才隊伍的就業狀況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發展,也關系到百萬家庭的幸福。
(一)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取得的成績
在我國的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中,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是技術性的人才。故而,在社會上很多一線的崗位上,都可以找到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影,而在高職院校課程的設置中,對于高職院校的課程都和就業息息相關,為就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二)新經濟形式下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新的經濟形式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
(1)無業可就。隨著我國高校的進一步擴招,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高校進行深造,這就使得人才的素質進一步提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在原本高中畢業的學生就可以勝任的工作,現在的企業用人單位提出需要本科生,原本專科就能勝任的工作,企業提出需要研究生以上的學歷才能完成。這種畸形發展的就業形勢,給高職院校的就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出現了無業可就的尷尬情況。
(2)有業不就。高職院校每年會在固定的時間進行招聘會,讓用人單位和學生進行直接的交流。這種招聘會給予高校一個非常好的招聘條件,學生們可以在社會上尋找屬于自己心意的崗位,并為自己的將來謀劃。但是,在現實中出現了有業不就的狀況。許多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在各方都認可的情況下,自己不想到用人單位進行就業,希望找到更好的單位進行就業,錯過了就業的黃金時期。
(3)待業難就。高職中的許多優秀學生在進行就業的時候,沒有抓住就業的關鍵時期,造成待業狀況的發生。在明白一切事物之后,才發現原來的那份工作其實是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到了現在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不能完成就業的目標。
在上文中,我們簡單的闡述了高職就業出現的成績和問題。出現就業難的問題,往往和許多的因素有關,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社會方面的原因
在現在的企業人才需求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三角形的金字塔狀,企業需要擁有一技之長的高材生,這是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長所在。但是,很多企業還是對學歷非常的重視,很多企業在崗位的分配上,選擇的是本科生擔任重要的崗位,而對于??粕鷧s沒有給過一次機會。出現這種狀況之后,往往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后果:第一,人才資源被無限制的浪費;第二,加重了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難度,給家庭社會都帶來了很大的負擔;第三,不利于高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阻礙了高職教育的進步。
社會上的這種陳舊觀念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很多的用人單位在用人的時候,主要用本科生進行培養,而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卻沒有給于機會。在進行工作的時候,本科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工作崗位,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卻可以省去這些時間,直接上崗就業,做到崗位的良好發展。
用人單位在尋找人才的時候,都是在所有的人當中選擇最好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員工,而學生在進行就業的時候,同樣會選擇自己喜歡而且待遇又好的崗位進行就業。這兩種不同的需求,使得社會的就業形勢非常的嚴峻,高職院校中的好學生往往找不到好的工作,而差的學生往往找不到工作。
(二)學校的原因
高職院校是最近十年內發展起來的,在辦學上面照辦了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在進行日常的教學管理的時候,高職院校往往需要額外增加人手,使得高職院校的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不能很好的真正做到教學。
(三)學生方面的原因
高職院校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高中畢業的學生或者中專升上來的學生;第二,參加普通高考,沒有進入理想大學的學生。這些生源在質量上明顯不合格。
(一)營造良好環境,推進公平就業
在現在,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還不完善,高職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還是會受到來自社會的歧視。要解決這個局面,需要從社會上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進,共同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促進就業的公平。
(二)尊重市場需求,優化課程設置
為了使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就業,在進行課程安排的時候,我們需要將課程和實際的需要相結合。學校在進行經費改革上需要將經費投入到實際的教學中,提升學校的硬件教學需求,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
(三)突出專業特色,強化技能培訓
高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突出教學的專業性,對學生的技能加強培訓,使得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就能適應社會工作,為企業創造利潤。在進行辦學的時候,高職院校應當將“學科專業中心”向“技能學習中心”轉變,促進實踐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四)加強校企合作,重視就業指導
校企合作是擴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方式,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做好校企工作對于就業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做好校企工作,高校需要時刻關注市場的需求,將市場的需求作為自己的教學方向,培養學生市場求職的技能,促進學生適應市場的需要,適應企業的需要。
[1]鄒紅艷,馬淑萍,尹藝霏.高職高專學生創業與就業指導[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
[2]程宜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課程新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3]崔玲玲,邵林.地方性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現狀與對策[J].科技視界,2013,(33)
高其勝(1980-),男,漢族,工程碩士,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就業創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創業教育,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