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玲 朱華秀
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
廣西會展專業人才需求與高校專業教育適應性調查分析
黃月玲 朱華秀
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
十二五以來,廣西會展業迅速成為拉動地方經濟和旅游發展的產業之一,相對快速發展的會展業來說,廣西地方高校會展教育相對滯后,凸顯出許多與行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問題。表現在:相對地方會展業發展和全國會展教育來說,廣西高校會展教育不僅數量發展相對滯后,會展教育與行業社會需求及人才的社會適應性差距也比較突出。因此,高校會展教育應該根據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特征調整專業設置數量,制定系統的會展人才培養計劃,改革課程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效果,仍然是廣西高校會展教育發展的方向。
會展教育 地方高校 廣西
(一)廣西及地方會展業迅猛發展對專業人才需求增加
會展旅游被認為是上世紀末新興的專項旅游產品之一,具備影響大、規模高、消費能力強、綜合效益好等傳統旅游產品不具備的諸多優勢,迅速成為一些地方政府拉動城市和旅游經濟的重要翹板。中國會展業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僅經歷了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時間,其發展數量、規模、影響力,均使中國迅速成為“會展大國”乃至亞洲地區的“會展中心”。受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舉辦會展最多的前5個省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四川。比較起來,廣西會展業的發展相對滯后,表現在會展業起步較晚,展館結構不合理,配套設施有待改善,承辦知名國際國內會展不多,自主會展品牌較少,總體發展水平同會展業發達省份相比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建立,廣西會展旅游業也開始迅速發展,成為廣西和地方經濟的新亮點。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廣西區舉辦的會展中,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會展分別占39%、28%和33%。“十一五”期間,廣西出現了一批在國際和國內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展會。廣西會展業十二五發展目標進一步提出:到2015 年,全區具有6個以上專業展覽場館,建筑總面積70 萬平方米,標準展位20000 個,形成以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桂林、玉林國際會展中心和柳州工業品展示交易中心為重點,憑祥、東興中越邊境交易會為亮點的全區會展體系。每年舉辦各類展會活動260 個以上,其中國際性著名展會5 個以上,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全國性品牌展會20 個以上,舉辦國際性、全國性大型論壇、會議30 個以上。會展業直接收入25 億元以上,拉動相關產業收入220 億元以上[1]。可見在市場需求擴大和政府的主導扶持下,廣西會展旅游業未來將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預示著廣西對會展人才需求的急劇增加。
(二)廣西地方高校會展教育相對會展業發展凸顯滯后
伴隨會展行業在短期內急劇發展,會展旅游教育人才的供給卻長期處于相對滯后的地位。從我國高校會展旅游相關專業開設來看,我國高校會展教育起步于2000年,到 2004年秋,我國開設會展相關專業的本專科院校共27所,但以專科培養為主,本科僅2所院校招生。2004年后隨著國內會展旅游市場的迅速發展,高校會展專業進入相對快速發展階段,表現在招收會展專業的院校逐漸增加,招生人數和規模明顯擴大。截至2016年2月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內地開辦會展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98所,高職院226所校專業 [2]。比較起來,廣西會展教育在全國來說也處于相對滯后的地位,到目前為止,廣西開設會展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1所,設立的相關專業及方向的高校包括高職院校也只有10所。高校的會展人才培養是會展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廣西會展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廣西會展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明顯相對滯后,需要迅速跟進市場人才需求的缺口。
(一)會展企業市場人才需求調查分析
廣西會展公司目前主要以1-19人與20-99人的中小型會展公司為主,比例占到90%,會展企業和公司業務主要涉及展會策劃、營銷,展臺搭建、展臺設計,開業典禮,廣告設計,設備租賃等業務。為了進一步了解高校會展相關專業及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的質量及在廣西會展市場上的需求適應性,課題小組展開了抽樣調查,主要針對廣西的一些會展相關企業,以問卷調查和訪談形式為主,了解他們對高校招聘人才的素質能力要求,在用人過程中的滿意度,對教育培訓的建議等意見。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希望從業人員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超過7成,希望能從高校畢業生中獲得所需人才。
1.會展公司對人才技能需求分析。對所調研的會展公司針對其在員工招聘中需要的技能及要求進行訪談并進行歸納,選擇出現頻率較高的8項內容,包括:專業知識(A)、公關交際能力(B)、溝通能力(C)、工作經驗(D)、外語能力(E)、文書能力(F)、創新能力(G)、應變能力(H),針對調研企業對員工所需技能要求重要程度進行排序,經過問卷統計發現,會展公司對員工技能需求并不完全一致,這和公司的規模、承接會展項目的業務類型有一定的關系。大型公司一般需要專精型會展人才,希招聘對象擁有很好的外語能力、文案策劃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專業知識;中小型會展公司更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主要是公司內部分工不明確,業務專業程度不高,需要引進兼備會展策劃和展位設計等相關知識,掌握會展運作的綜合型人才,中小型會展企業看重員工的溝通協調能力、公關交際能力、工作經驗與應變能力,對于員工專業、外語水平等卻不會有太高要求。其次,按照會展公司主要業務類型來看,對職業精神、素質,活動策劃、專業技能普遍比較看重。很多公司首先需要員工具有吃苦耐勞精神,能承受一定工作壓力,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與態度,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公關交際能力,具備一定的計算機能力,能熟練運用word、PPT等辦公軟件。專業性較強的公司則相對較為注重展臺設計和文案策劃,對文書策劃、創新能力和計算機操作(如PPT CAD PS)有相對較高要求。業內人士指出,選擇會展行業的大學生除了參加專業知識的學習與培訓之外,還要重視個人素質修煉和綜合能力提升,比如,要自如地運用外語進行深層次的溝通、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多接觸各種人和事物、擴展視野、積累經驗等。
2.會展公司對招聘人才滿意度現狀。問卷調研了各會展公司目前對招收高校畢業生就業后的滿意度,主要針對會展公司關注的員工在工作中的責任感、專業知識、溝通協調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等10個方面展開,其滿意度情況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責任感、溝通協調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滿意度相對較高,而外語能力,專業性、創新,文案寫作滿意度較低。訪談中部分公司透露,行業目前普遍較為缺乏專業人才,尤其是懂外語的,有從事會展經驗的高級會展策劃人才。

表1 會展公司對高校畢業生工作滿意度調查
3.會展公司對需求人才培養的意見。從會展公司所招聘的人才技能需求調查和當下所招聘進來的員工對工作的適應度調查來看,學生進入會展公司其本身的能力與公司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會展行業人才需求包括會展核心人才、會展輔助性人才與會展支持型人才。會展核心人才包括會展策劃和會展高級運營管理等人才,他們在行業中層次最高,專業性最強。目前市場招聘需求較多的是會展計師,會展項目策劃,會展營銷,項目經理,會展服務員五種。調研統計數據顯示會展公司主要缺乏的是會展策劃人員與會展營銷人員,分別占到了43%與29%,因此,會展企業普遍認為《會展營銷》與《會展策劃》是最為核心的會展專業課程。但由于公司業務不同,對其它課程的看法也不同。以展臺設計為主要業務的公司認為比較重要的課程是《展臺設計》,具有展覽業務的會展公司認為比較重要的課程是《場館管理》,此外還有《網絡會展運作》課程等,原因是會展行業將來的發展趨勢是向著網絡會展發展的。調研中會展公司普遍認為高校會展人才培養除了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外,更重要的是會展的實操能力,會展業很多工作對于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來說是無法完成的,而在校學生大部分較為缺乏。
(二)廣西地方高校會展教育現狀-以桂林地區為例
桂林的高校設有會展相關專業及方向的僅桂林旅游學院和桂林理工大學。桂林旅游學院有2個會展相關專業,設置在商務系下,專業方向的培養目標明確,但由于學科培養的限制,只能滿足市場中低級會展服務的市場需求,學生的理論功底,發展潛力相對不足,高級人才較少。另外,桂林理工大學僅在旅游管理中設置了會展方向,在會展人才培養上沒有成熟的人才培養方案,開設會展專業課程有限,課程缺乏系統性。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來看,高校的專業教育遠遠不能適應市場需求。授課教師普遍認為,目前桂林設置會展方向僅僅只是旅游服務的一個領域,沒有專門針對會展市場的需求設置,課程沒有系統性,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會展旅游領域的入門了解和進行初級的會展服務工作,要涉足專業性強的會展策劃、運營管理等是不太可能的;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調研來看,學生比較看好會展專業方向的就業,但畢業生在找會展領域的工作時,缺乏系統的會展知識,尤其缺企業關注的會展經驗,獨立處事和創新能力,外語能力也普遍都較弱,找會展領域的工作不是很容易,僅能涉足較低端的會展服務。同學普遍不太了解實際會展操作流程,也不了解會展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缺乏會展行業所需經驗,這與現實會展公司需要人才產生沖突,而大型會展公司需要高端會展人員,如優秀的同聲傳譯人才可謂鳳毛麟角;各種高層次的會展策劃人才、廣告創意人才和場館管理人才,目前的高校會展專業或方向出身學生很難勝任。這不得不說是會展教育教學的人才就業的不適,與學校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課程的系統化,課程教學和實習等方式都有著緊密的關系。隨著廣西地方會展業的大力發展,會展教育與行業社會需求及人才的社會適應性差距比較突出,現有的高校會展旅游人才培養的轉變和創新十分迫切。
總的來看,廣西很多地方院校缺乏對會展行業特殊性的了解,課程設置普遍沒有形成自己的體系,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對所學專業的足夠認識,專業性不強,實操能力薄弱。當前,廣西會展人才教育培養一方面開始升溫,但會展業需求市場和人才培養供給單位的高校仍然是彼此獨立的兩張皮,高校的人才培養不能很好的切合和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從上至下進行不斷調整和改革。
首先,分析市場人才需求的特征及變化,調整專業設置,制定系統的會展人才培養計劃。廣西地方高校會展教育發展相對滯后,無論是在師資培養,還是在教材的規范和課程的設置方面都還不夠完善,使會展人才的培養質量大打折扣。會展業具有高度綜合性和極強實踐性特征,會展策劃和經營管理人才較為缺乏,要求具備一些基本素質如:思維活躍、知識面廣,很強的活動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等。高校會展教育需要與會展行業需求緊密結合。廣西會展業十二五規劃給地方會展業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前景,作為地方經濟發展人才庫的地方高校,應該順應地方會展業的發展,及時調整和申請會展專業設置,及時根據市場的人才需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合理的、和市場需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設置應該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國際性、可行性,同時,教材制訂的過程應該由會展業內專業人士參與,教育界、行業界結合共同完成。
其次,改革課程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效果。目前的課程教學模式還比較落后,表現在課堂教學比較死板,仍以傳統教學形式為主,或者多媒體授課方式,但老師講的多,學生參與的少,教學內容理論多,案例和實操少,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扎實的課程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有限,案例學習也僅僅是對會展的一些項目了解,討論的多,而參與的少,缺乏對會展本身的策劃、營銷、管理等實操能力的鍛煉。會展公司招聘普遍要求有工作經驗,而大型會展公司需要高端會展人員,更需要有較為豐富的參與會展業工作的經驗,這使得本科畢業生難適應會展行業,尤其是行業的高級管理層。因此,除了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進外,課堂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會展項目參與和實踐實習機會,探討課程參與式教學或模擬實踐的沙盤式教學,增加實習的時間和實踐參與項目的機會,實現為學生走入行業能更好更快的滿足市場企業的需求。
此外,相關部門還應為人才培養市場適應性教學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條件。專業的設置和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需要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門,學校的支持。根據市場需求設置的課程和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時間分配,教學資源和設施配置,都需要相關部門的協調和扶持,比如根據課程設置開發系列教材,引進虛擬仿真體驗式教學設備,引進和培養專業教師等,為會展專業教師提供到專業展覽公司、展會中參觀學習,甚至到國內外專門的培訓機構學習,成為既有實際經驗又有理論的專業教師。
[1]《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決定》[Z]http://www.gxdrc.gov.cn/zt/glgjfwy/ wjgg/201112/t20111225_400427.htm
[2]2014年全國旅游教育培訓統計. http://www.cnta.gov.cn/zwgk/ tzggnew/gztz/201507/t20150707
[3]曾學慧,辜應康,顏遜等.會展教育:學界與業界對接問題研究——上海應用型會展本科教育的新視角與新理念[J].職教論壇,2010(30)
黃月玲(1975-),女,湖北利川人,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經濟、會展旅游;朱華秀(1993-),女,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學生。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2013C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