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迪 浙江財經大學
低碳生活對市民日常行為的影響——以杭州市為例
陳夢迪 浙江財經大學
“低碳生活”既是一種生活方式,同時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責任。生活要求人們樹立全新的生活觀和消費觀,減少碳排放,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低碳生活將是協調經濟社會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
低碳生活 日常行為 可持續發展
國家大力提倡低碳生活,使市民自覺形成一種“節能減排”的意識并從根本上了解“低碳”的內涵。低碳生活要求人們養成節約環保的意識。當這種習慣形成后,人們就能從日常的行為中踐行低碳行為。低碳生活方式不是要人類回到過去,去過苦日子,更不是意味著生活質量或者幸福感的降低,它強調的是人們在低碳理念的指導下選擇更為簡樸和理性的消費形式,同時注重提倡人們注重非物質所帶來的精神享受。這些改變有利于增強人們的節約意識;有利于緩解能源緊張,減輕環境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利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本次杭州市“低碳生活”對市民日常行為的影響的調查結果顯示,杭州市民中對于“低碳生活”的了解大多出于較了解及了解的程度上,其比例占到了85%之多。人們對于“低碳生活”與環境保護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是,聯系到杭州市每年的外來人口增長,我們就會發現,杭州的居民在“低碳生活”這個問題上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文化程度較低的這部分群體,環保意識并不強,也不了解“低碳生活”的必要性與好處。最后,通過對杭州市居民的問卷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得到以下結論。
(1)這些居民對于“低碳生活”并不是很了解,政府的宣傳力度以及學校的教育程度直接影響人們對于“低碳生活”的認識,從而影響人們對于“低碳生活”的付出。因此,在政府的宣傳學校的教育上,政府應給予關注與一定重視。
(2)這些居民多半比較擔心全球變暖但是并未付出行動,且大多知道我國的環境仍在持續惡化,因此要增加居民的環境意識并付出實際行動,政府應該多引導人們為“低碳生活”付出行動,并介紹教授一些正確的做法。
(3)這些居民普遍認為各種流行疾病與環境的惡化有關,這說明人們對于環境惡化的危害還是有一些了解的,但是具體并不清楚。因此,應進行科普,將環境惡化的種種不良后果告知人們,使人們認識到環境惡化的危害,產生警覺,從而自覺投身至“低碳生活”中去。
(4)這些居民在生活中發現有人破換環境時,許多人采取了觀望的行為,這主要與環境保護意識還不強烈有關,因此政府可以采取對舉報或阻止破壞環境行為者進行獎勵等措施,使更多人愿意去阻止眼前發生的種種危害環境的行為。
(1)加大財政投入,健全公共交通系統。隨著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相應的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私家車,這會帶來大量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與能源消耗。有車一族更愿意使用私家車往往是因為公共交通系統并不便利,不能很好的節省時間。因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這一局面:1.增加公交線路,是公交車可以盡可能的覆蓋主要街道路口。2.增加公交車次,大大緩解乘車難的問題。3.使用清潔能源,如使用電動公交車,使公交車更加環保。4.出臺公交卡優惠政策,是更多人使用公交卡乘車,從而更多選擇公交車出行。5.增加地鐵站與線路。6.增設自行車站點
(2)加強對“低碳生活”的宣傳力度。政府可以在街道兩旁的政府宣傳欄中增設有關于“低碳生活”的宣傳欄,在公站站牌處增設關于“低碳生活”宣傳的廣告,同時可以舉辦有關于“低碳生活”的講座與展覽,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場合舉辦以環保低碳為主題的活動,向居民全方位的介紹“低碳生活”與環保的重要性。
(3)做好綠化工作,植樹造林。政府可以在一些空曠的地方建設公園或者樹林,可以號召居民參與進來,舉行一些種樹活動,由政府出資提供樹苗,定期安排人維護。積極護理路兩邊的綠化帶。嚴厲的懲罰亂砍亂伐破壞綠化的行為。
(4)從政府工作人員抓起。政府可以制定規章制度,如使用空調規定度數,少用公車等,以身作則。
(1)在廣告時間插播一些公益廣告,關于“低碳生活”與環保問題的介紹與呼吁,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低碳生活”與環保深入人心,喚起每個人的環保意識,使人民更加了解“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生活”,慢慢投身于“低碳生活”。
(2)開播一些簡短的小節目,以環保與“低碳生活”為主題,盡量采用活潑生動的節目形式,使人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低碳生活”的知識,請一些熱愛環保的人介紹傳授自己的“低碳生活”意見,久而久之,會有更多的人效仿他們的行為,從而將“低碳生活”普及開來。
(3)在地方新聞中可以宣傳一些環保人士的事跡,宣揚一些環保行為,傳播“正能量”,并且可以提供一些小獎勵給這些環保人士,使更多的人愿意“低碳生活”。同時也可以曝光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為所帶來的不良后果,使人們警覺,從而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
(4)在報紙等一些期刊中,增設一切環保欄目,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環保與“低碳生活”,從而使宣傳范圍更加廣大。
1.在生活中可以將淘米等廢水多用,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2.變廢為寶,可以將一些壞掉或者不用的東西進行簡單的改造,使它們成為便利的小工具,從而達到二次利用的目的。3.自覺將垃圾分類,投入小區的分類垃圾桶內,這樣做可以大大提高能源二次利用的效率。4.參加一些植樹活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為城市增添一抹綠色,凈化空氣。5.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這樣做可以減少樹木的砍伐,且廢舊的塑料袋不易降解,這么做可以大大保護生態。6.用完電器后記得拔掉插頭。7.使用購物袋購物,自帶水杯。8.紙張雙面使用,一些紙正面用完反面可以繼續使用,都是非常簡單的環保行為。9.空調使用有度。10.多使用公共交通系統,減少使用私家車出行。
[1]孫巖.居民環境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人連理工人學,2006
[2]李祝平.旅游飯店顧客綠色消費行為研究[J]7 .旅游學刊,2009 (s>:23一2s
[3]陳博宏.家電綠色特點支付意愿及其相關因素的實證研究回.浙江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