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艷哲 中共康平縣委黨校
擴大我國居民消費的對策與思路
葛艷哲 中共康平縣委黨校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消費信貸的不成熟仍然制約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的步伐。我們要發展消費信貸等對策,拉動民居消費,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
擴大 居民收入 居民消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物質文化實現了空前繁榮,國民經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了大幅增長,國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明顯提高。201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767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但是居民消費依然嚴重不足,此文就此探究居民消費的影響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居民消費能力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總量不斷增長。但與此同時,居民消費率偏低,消費傾向持續走低,即期消費受到了抑制,使得居民消費需求不足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呈減弱之勢。
(一)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影響消費需求的擴大。我國的二元經濟結構使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愈來愈大。農民從事的是傳統農業,而傳統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比較低,只能維持基本的生計,限制了工業品市場的擴大,導致投資和就業不足,進一步降低其消費能力;而城鎮居民從事的是現代制造業、信息業和服務業等,勞動生產率較高,能夠得到較高的工資收入。收入差距過大不僅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擴大內需與轉變增長動力的瓶頸和障礙,使城市居民消費整體水平難以提高。長此以往,則會導致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使低收入者很難擺脫政府低保對象的困境,進一步促使收入分配差距過大,扭曲消費結構,形成惡性循環。
(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抑制了居民消費的增加。同經濟發展幅度相比,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明顯表現出嚴重的滯后。不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貧富差距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下,農民、城鎮的退休人員、城鎮的失業人員及其親屬由于得不到及時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為貧困者,從而使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另外,受當前教育體制的影響,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為了保證子女未來的教育支出和房價支出,也會增加即時儲蓄減少相應的消費支出。而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長期以來一直以城鎮居民為主,直至2009年部分農村才開始試點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民的消費需求也產生了抑制作用。
(三)消費信貸發展不成熟,不能有效刺激居民增加消費。消費信貸實現了消費者在即期消費與未來消費之間的自由選擇,可以刺激居民消費,擴大內需。但是我國傳統“節儉”思想,消費觀念保守、自給自足的觀念使得許多人還不能接受信用消費。目前,我國消費信貸體制不完善,還沒有制定專門的消費信貸法律法規、建立網絡征信機制,信貸主體的風險防范能力不足,制約著消費信貸的發展。消費信貸在城鄉間發展不均衡,農村信貸消費基本空白,這也制約了居民的消費。
(一)要加快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收入水平低是居民消費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切實提高農民收入,不僅是農民由溫飽水平進入到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更是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刺激消費水平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因此,要從農民需求最迫切的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入手,逐步提高它們的保障水平。積極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解決農村老年人口的養老問題。國家要通過法律等強制手段,積極調動社會各方資源,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加強立法工作,擴大覆蓋面,提高居民消費熱情。政府要繼續加大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進一步解除城鄉居民在享受基本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差距,促進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城鄉統籌發展,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從而釋放居民的消費需求,使得居民有能力、有實力敢于消費。
(二)調節居民收入分配,是拉動消費需求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但大多數人如農民、城鎮下崗職工等并沒有從我國快速增長的經濟中取得多少實惠,這部分人的收入增長甚至還落后于我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因此,我們必須大幅提高這些人的收入水平。對于城鎮低收入者,政府應提高其最低工資,通過多種途徑來減少失業和增加就業,調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失業補貼等收入標準,鼓勵城市低收入者對于耐用消費品、房屋建設、重要生產性設備購置等方面的消費需求,同時,還應對失業下崗人員提供低價或免費的職業技術培訓,使居民收入分配均等化,推動居民消費需求。
(三)發展消費信貸是促進居民消費擴大的必然選擇。我國經濟正處于“產品相對過剩”和“通貨緊縮”時期,發展消費信貸,不僅可以聯通生產與消費,而且可以解決現實購買力與消費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促進我國經濟持續有效健康快速發展。發展消費信貸是適應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的一系列全方位變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打破了傳統的個人與銀行單向融資的局限性,開創了個人與銀行相互融資的全新的債權債務關系。目前我國的消費信貸還處于起步階段,種類并不是很多。由于信用體系建設落后、消費信貸風險防范和轉移機制不成熟等問題,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消費信貸體系。在今年的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這意味著,今年消費信貸市場將迎來巨大發展機遇。因此,擴大消費需求,必須逐步建立、完善消費信貸體系,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
目前,我們仍然處于戰略機遇期,只有國家加強對國內經濟的宏觀調控,加大對城鄉居民消費的鼓勵政策制定,加強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1]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消費水平與經濟發展》曾令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
葛艷哲(1975.2-),男 ,遼寧沈陽人,研究方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