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淑君 國壽魅力花園(蘇州)養老養生管理有限公司
陸朱明 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銀行相城業務四部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的相關思考
葉淑君 國壽魅力花園(蘇州)養老養生管理有限公司
陸朱明 蘇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銀行相城業務四部
近幾年來,伴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我國的互聯網憑借信息數據和電子商務這方面的優勢逐漸滲透,不但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造成直接的沖擊,而且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模式也產生深刻的影響。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形成了第三方支付的這一種新的支付方式,而這是傳統銀行所不具備的。所以面對著這些競爭,商業銀行應該與時俱進,應該在原有的經營模式上做出相應的變革,商業銀行才能夠進步。
互聯網金融 商業銀行 競爭 經營模式
近幾十年來,信息化發展水平越來越迅速的提高,互聯網和各種移動通信也在迅速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在網上銀行、網上證券具有明顯的長處,它憑借著方便快捷,人性化操作等優點被客戶們喜愛,同時,互聯網金融的這些優點對傳統的商業銀行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相對于互聯網,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客戶對接交流方面操作較為復雜,有時間、地點的限制。為能在這樣高速發展的時代生存并傳承下去,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長處,結合新時代的特點,進行改革創新,而這個改革的核心就是,努力加強核心競爭力與差異化的營銷水平。在改革的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尋找最佳互利共贏的方式,創造最大的規模效益,這也是商業銀行應該追求的最終目標。
互聯網的短暫發展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這個世紀初,憑借著網上銀行、網絡保險、網絡證券這些業務的萌芽,互聯網金融得以迅速發展。網絡銀行主要有兩種模式,虛擬銀行模式和網上銀行模式。虛擬銀行模式是采用在互聯網上建立電子銀行的方式,并采納高科技服務手段,同客戶建立友好密切的聯系,并且提供非常到位的金融服務。網上銀行模式,是銀行通過利用互聯網的公共服務來成功完成傳統業務的處理,其中有理財、開戶、查詢、轉賬和匯款等服務,網上銀行模式就是我國目前網絡銀行發展的模式。網絡證券通過利用互聯網資源,并且及時獲取國內外各種有關于證券的實時行情的信息,以及有關于證券投資方面的資訊,最終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來完成交易等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主要包括網絡證券的發行、交易和信息服務等。相對于網絡證券的發展主要來說主要有兩種模式:1.通過傳統證券的經營機構在互聯網上創建網站,來提供網上的一些服務2.利用IT公司創建證券類的網站,通過輸入豐富的數據信息,高效的行情進行分析軟件、數據并且提供證券咨詢等服務。網絡保險主要包括三種模式1.保險公司利用自己建立的網站進行推銷自家的險種;2.利用IT公司設立的保險網站,來開展保險業務;3.創建保險行業中的第三方門戶網站,來向公眾介紹保險方面的信息,為保險同業提供了最佳的交流平臺。
互聯網金融第二個迅速發展的階段是在本世紀十年代以后,在這個時期內,利用網絡支付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網絡支付、網絡借貸、金融搜索是它的主要的運營模式。 1.由于網絡支付的形式上問題,使得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止步不前,遇到過很多的發展瓶頸。首先,網絡購物時,安全性的保障就是一個很大得難題。比如買賣雙方在支付的方式出現賣方不放心先發貨,買方不愿意先付款的現況下,第三方支付便出現了,來充當資金托管中介,同時,第三方交易平臺的出現使得交易的過程變得更加透明,可靠和安全。2.網絡借貸是指民間的出資人通過利用網絡平臺收取一定的利息,并向他人提供小額借貸的金融模式,它也能為規模較小的企業提供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靈活的借貸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在整個過程中,借助互聯網在這方面的優勢,通過收取部分利息的方式,民間資本可以向規模比較小的企業提供少量金額的貸款,從而彌補了在原來貸款過程數額較小的貸款很難取得,或者換算的利息過高等缺陷。 3.金融搜索是一種新型的形式,它將大數據以及搜索引擎技術和金融咨詢等金融專業技術統一結合。利用互聯網可以提供大量信息數據的優勢,金融搜索功能向大量的用戶提供了銀行方面以及在類金融機構方面的業務信息,人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準確的信息進行對比決策,并從中選擇合適他們的機構進行業務辦理,幫助了客戶們更方便快捷了解整個交易過程中,會出現的信息誤差,及早的發現一些錯誤信息,這些優點使得互聯網金融的服務質量以及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這也是大數據時代趨勢下的必然要求。
(一)互聯網金融較商業銀行的優勢
1.互聯網擁有龐大的網絡用戶群。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國上網的用戶數目為5.64億,在世界位居第一;且手機網民規模巨大可達到 4.2億,并且在上網的用戶中有74.5%的人群使用手機進行網上業務,而且網上購物的人群都可達到2.42億,相較2011年同比增加24.8%,使用手機進行網上購物的人群數量也是 2011年的2.36倍。
2.擁有大量的交易信息和信用數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積累不足,在難以周轉的時候,很難從商業銀行獲取貸款資金,但是互聯網利用電子商務平臺與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在運營中積累了海量的客戶,這些客戶在進行交易時留下的交易記錄等信息形成了重要的信用記錄,便構建了互聯網的信用評價體系。這有利于人們識別中小型企業的信用方面的情況,進而消除融資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障礙,更好的選擇企業進行貸款的發放。
3.擁有方便靈活的操作流程。與商業銀行嚴謹的操作、復雜的內部流程相對比,互聯網平臺的金融產品的操作流程便十分的簡便、快捷。以貸款為例,商業銀行信貸流程一般是貸款申請、貸前調查、風險評價、逐級審批、合同簽訂以及貸款發放等多個環節,整個過程復雜有繁瑣,而網絡貸款便將繁雜的流程大大的簡化,使得貸款審批的流程更加簡單、放款的速度更快,大量的縮短了借款人可以取得貸款的周期;而且它的操作也十分的簡便,借款人只需要在電腦前操作鼠便可完成貸款申請,有的信譽良好的借款者最快的在當天就可以獲得貸款款項。
4.時間、人力成本的比較。相對于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當各種業務在操作時遇到信息不對時,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來解決問題。但是互聯網企業便能借助金融搜索這一強大的功能,比如融資貸款可以搜索平臺360等,能更加有效的解決在業務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減少在信貸服務中耗費的成本與精力。
(二)商業銀行較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1.雄厚的資產實力。據統計,我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從2003到2012年這九年內總資產增長了103.61萬億,至2013年末我國銀行金融機構總資產達151.4萬億元,平均年增長率18.9%。且在2011年 我國的網上銀行交易可達701.1萬億元,同比增長約為36%。在資產實力和交易規模這些方面可以明顯的看出互聯網金融企業難以與商業銀行相提并論。
2.更為豐富的客戶資源。商業銀行通過長期的業務運營、發展,客戶的資料也在不斷的累積,特別是在近幾年內電子銀行業務的推廣,使得電子銀行的客戶數量更是成直線上升。從2012年上市商業銀行公布的中報數據可知,有9家展現了個人網銀相關數據的銀行,總計他們的個人網銀用戶可達3億,在展現企業網銀的七家銀行中顯示他們的網銀用戶約為532萬,相對于2011年有明顯的增加。
3.更加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商業銀行和金融業一樣也是一個經營風險的行業,風險管理一直貫穿商業銀行的整個經營發展過程。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這些都是風險管理主要內容,在目前這日益激烈的同行業的競爭推動下,風險管理更是被商業銀行高度重視的一個緊要問題,并在長期的實踐管理過程中不斷的優化整個風險管理的流程,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風險控制體系,并建立有關風險控制的指標體系,與此同時也健全了有關風險控制的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嚴格管理并控制好各類風險。
(一)在合作中尋求共贏
互聯網金融這一領域的迅速發展,刺激了商業銀行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時,也給互聯網企業與商業銀行提供了大量的合作機會。所以,從商業銀行這個角度來說,面對互聯網企業迅速的崛起的現況,必須認清目前的現況,勇于積極進取,絕不能退縮逃避,特別是行業間的競爭,要懂得勇敢面對競爭,切忌用惡意競爭的手段,而是學會利用好互聯網企業具有的優勢,并與互聯網企業之間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二者之間優勢互補,爭取最終可以實現雙贏,這不但有利于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健康迅速發展,而且還能讓我國的商業銀行開發出更加人性化的金融產品,最終打造出互聯網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互惠互利的友好合作模式。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互聯網和商業銀行之間的合作:一,在客戶資源和客戶信息方面,互聯網企業要與商業銀行之間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可以嘗試著實現客戶資源信息共享這一共同的目標,由于互聯網企業與電子商務以及網上支付這一塊有著密切的聯系,掌握了大量客戶群體的資源和交易信息;與此同時,我國商業銀行和制造業、交通業、物流業、零售業等行業都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并且許多大型集團、跨國公司、產業鏈金融企業都是潛在的目標客戶,這些都是商業銀行具有的優勢,所以,互聯網企業要與商業銀行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爭取實現客戶資源、信息的共享,優勢互補,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完成交叉銷售,最終實現雙贏;二,聯手建立中小型企業在線融資合作的平臺,更有利于中小型企業實現融資。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在數量上明顯占有數量上的優勢,而且中小型企業的信貸更能夠帶來利差收益。所以,商業銀行要積極加深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兩者聯手打造在線融資合作的平臺,最終實現中小企業在線融資服務功能,有效的發掘新的客戶群,進而提升經營收益。
(二)重視客戶體驗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企業的迅速發展,其開放性的金融平臺、金融產品服務、交互式的營銷手法和方便簡捷的操作過程被更多客戶青睞,但,互聯網企業這些優勢卻對商業銀行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使其遭受著客戶資源流失的風險。所以,我國商業銀行要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競爭中不處于被動的局面,為應對互聯網企業在發展中帶來的巨大沖擊,就需要提高對客戶體驗的重視程度,并在產品設計方面要注重從客戶的角度來考慮,并且要對本身的金融產品、業務流程、交易方式、金融服務等方面改革創新,充分整合客戶存款、貸款、匯款、支付、銀行卡、理財等各類信息,通過整理和分析客戶各類信息來確定客戶的投資偏好和消費習慣,以便能夠為客戶量身定制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最終可以得到客戶的認可進而提高客戶對銀行的滿意度。
(三)發掘和培養復合型人才
就目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金融屬性和科技屬性的競爭現狀來說,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競爭各歸根到底可以表現為人才領域之間的競爭,所以在目前激烈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競爭下,商業銀行應該對員工提高要求,更加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從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的員工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員工知識結構都是純計算機專業經濟或純金融專業,嚴重缺少既能掌握算機網絡技術又精通銀行業務運行以及能管理決策的復合型人才,不但要注重招收復合型人才而且在工作中更要加強對金融專業和科技方面的人才培訓,只有整體上提高員工自身的綜合素質,才可以更好的應對行業之間的競爭,為銀行在目前激烈的競爭現況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奠定一定的基礎。
(四)全面提升科技研發與應用水平
在目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在業務操作、產品設計、數據處理和管理決策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科學技術強有力的支撐,商業銀行經營的關建,就取決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科技系統的研發成度。相對于互聯網企業具有強大的科技優勢,商業銀行更要加大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合理正確的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不斷完善在數據方面的整合工作,逐步建立起人性化的市場細分和客戶管理系統。以此同時,要不斷增強信息安全方面的保障措施,逐步完善金融信息保密機制與信息應急處理機制,并最大成度地降低系統技術方面可能會產生的風險,以便保證金融業務能夠持續穩定的運行。
綜上所述,近幾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取得了質的突破,已經逐漸的引起了商業銀行的注意,提醒商業銀行不要輕視互聯網的能力,商業銀行雖然背負著強大的競爭壓力,但換個角度來看這既是挑戰,又是機遇。這就要求商業銀行轉換思維奮勇前追,要制定有效合理的改革創新策略來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競爭力,最終實現以客戶為中心,不斷的吸收積累更多的客戶信息; 逐漸增強與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合作,爭取在合作中實現共贏,最終在金融領域內商業銀行可以占據主導地位。
[1]徐晶夢.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策略思考[J]. 商,2014,04:128-129.
[2]馮娟娟.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 現代金融,2013,04:14-16.
[3]吳迪.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競爭策略研究[J]. 當代經濟,2016,0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