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林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濱海縣供電公司
“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的調控業務流程優勢分析
馬春林 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濱海縣供電公司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電網規模不斷擴大,電網結構趨于龐大、復雜,電網調控業務難度不斷加大。據此,國家電網公司大力推行“調控一體化”的融合,“調控一體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調控業務優勢凸顯。
調控一體化 調控員 電網運行 調控業務
近年來,隨著自動控制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電力企業開始對電網運行模式進行深化改革。為了促進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響應國家電網公司對于集約化發展、精益化管理、集團化運作、標準化建設的要求,“調控一體化”技術也開始在電力調控業務管理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電網運行管理中,“調控一體化”下的調控業務新流程優勢凸顯,本文就“調控一體化”下的調控業務流程優勢作以下分析。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對“三集五大”體系的構建思路,結合電網實際,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橫向推進調度運行與設備運行的融合,縱向推進各級調度的一體化運作,大力推進調控一體化技術支持系統建設,實現電網“調控一體化”。即指通過對原有的變電運行管理及變電監控進行合理而全面的分離,使相關的調度業務及監控業務得到有效結合。
為保證“調控一體化”模式下的調控業務安全有序的展開,國家電網公司在原有組織架構上,重新設計、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業務流程。下面我們就對電力生產過程中調度、監控業務各主要流程的變化和“調控一體化”下的優勢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
(一)操作票流程
1.原流程。操作票由副值調度員擬票,其余調度員審核,審核通過后電話聯系監控員,監控員取票并與調度員核對,完成預發操作票流程。之后,調度、監控各打印一份操作票,存入未執行操作票夾,等待操作。
2.現流程。操作票由副值調控員擬票,聯合所有調控員審核,審核通過后負責監控工作的調控員自行取票、流轉并等待操作。期間,操作票實行無紙化流轉。
3.優勢分析。操作票擬票完畢后,即由所有調控員審核,值班調控員對操作目的、內容、設備等都能有直觀的了解,不僅提高了調度操作票的安全可靠性,更方便了監控人員對后續相應監控設備操作信號的預估判斷;操作票審核通過后,監控人員自行取票、流轉,不僅減少了預發操作票的通信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節約了紙張等的生產成本。無論是電力生產的安全性,還是生產工作的簡便性和節約性,“調控一體化”都產生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操作流程
1.原流程。調度員通過電話聯系與監控員核對設備狀態后,在調度端操作票系統開始執行操作發令并電話聯系監控員操作,監控員通過電話接收調度正令后在運行操作票系統開始執行操作流程并在監控正值的監護下執行操作設備。
2.現流程。調控員甲在D5000接線圖自行查看設備狀態后,發令給調控員乙,乙接令后在調控正值監護下執行操作。操作完畢后,各調控員可自行通過接線圖檢查設備,檢查無誤后,流轉操作票系統。
3.優勢分析。“調控一體化”后所有調控員均具備調控員資質(同時具備調度副值以上及監控副值以上資質),故在操作過程中,所有正值調控員均可參與監護操作工作。由此可知,原操作流程需要調度員、監控員最少共計四人,但在實施“調控一體化”后人員理論上可精簡至兩人。除此之外,由調控員直接從D5000接線圖獲取設備信息可知,操作人員對于設備情況的辨別更加直觀,操作過程更加可控,人員交流更加便捷。
(三)異常及事故處理流程
1.原流程。監控人員在集中告警窗收到電網設備異常告警信號或者事故跳閘信號時,第一時間電話匯報調度員和通知變電運維人員進站檢查設備,通過監控員或者現場運維人員判斷設備異常或故障情況,依據情況,調度員發令監控員或者運維人員進行強送電、試拉/送電、方式調整、負荷轉移等操作。
2.現流程。調控大廳告警窗出現設備異常告警或者事故跳閘信號時,調控員自行判斷信號類別、真偽、重要程度并進行初步處理,信號確需現場檢查設備時,電話通知變電運維人員進站檢查,依據現場檢查結果,調控員再做出必要的處理。
3.優勢分析。調控員在發現異常或事故發信時,由于其自身即是調度員又是監控員,故可自行判斷發信是否為誤發信、信號所屬分類、信號重要程度及可能引發的次級危害,在第一時間對信號加以甄別后再進行必要的后續處理。
(四)置牌流程
電網設備運方變化(冷/熱備用、檢修、投運、退役等)、設備異常、故障、缺陷、有特殊情況需備注等均需要調度員、監控員在可視化接線圖設置標志牌,以供標志、備注、說明、警示、注釋之用。
1.原流程。調度員在調度端OPEN3000系統接線圖設置所需標志牌,監控員在監控端OPEN3000系統接線圖設置所需標志牌,兩個系統間無法實現光子牌的信息互換與共享。
2.現流程。調控員按需要直接于D5000接線圖設置標志牌,所有調控員均可視、可移動、可刪除、可注釋。
3.優勢分析。原流程中,調度員與監控員之間無法得知對方系統中是否存在異常備注標志牌,如無法遙控、驗收未通過、位置死數據等情況。因此,實際生產中,經常出現調度員發令給監控員操作時才被告知開關不具備遙控條件,調度指令需發往現場,等待運維人員趕赴現場操作等不利于電網安全運行的情況。此外,現流程的“間隔掛牌”功能能夠使調度員在間隔置牌后,告警窗不再有相關間隔的告警信號發信,從而減少誤發信,大大降低檢修工作對調控員(監控專業)監屏作業的干擾,為其提供更加準確、完備、舒適的監屏環境。
“調控一體化”實施以來,各方面優勢顯著,成果斐然。近幾年來的生產運行實踐證明,“調控一體化”下的新模式能更好地應對各種復雜的電網運行環境;“調控一體化”下的調控業務流程優勢更為突出。本文以上就“調控一體化”下的調控業務流程優勢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為電力調控業務的管理提供些許參考。
[1]張永健.電網監控與調度自動化[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2]張雅梅.唐山電網調控一體化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3.
[3]李翔.南方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