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嘉金控股有限公司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研究
張旭 嘉金控股有限公司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信息時代逐漸發展,互聯網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利用,并且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互聯網金融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金融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就我國的發展現狀來說,在互聯網金融監管上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從而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本文闡釋了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監管的核心遠側。
互聯網 金融監管 必要性 核心原則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且,受到互聯網行業的重大影響,互聯網金融也逐漸發展起來,并成為金融領域中的重要部分,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國政府部門大力重視互聯網金融建設,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這就需要加大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力度,完善監管制度,從而推動互聯網金融的有序發展,以帶動經濟的發展。
(一)在法律方面的風險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經濟建設的進程逐漸加快,從而也拓展了互聯網金融的應用范圍,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模式,逐漸發展起來。但是,在國家層面,卻沒有頒布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往的關于金融的法律法規也不能適用,因此,導致在運營時,未能在法律上進行相關的規定,而且人員的素質不高,造成一定的混亂。由于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交易者在教育的過程中,自身的權益容易被侵害,或者去侵害他人的權益等,通過一定的法律漏洞獲得非法的效益,從而影響了金融市場的有序發展。
(二)在信息技術上的風險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加快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但是,計算機技術本身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木馬、病毒的侵入,或者黑客的襲擊等,這都會客戶的個人信息的泄露,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從而影響了金融交易系統的正常運轉。
(一)可以對個體的不理智的金融借貸行為進行有效的規避
通常來說,互聯網金融借貸主要是借助互聯網平臺,從而對借貸雙方的信息進行合理的匹配,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使得對方可以實現交易,因此,和傳統的借貸方式相比較,這種方式更加科學,而且操作的手續比較簡單,申請也更加容易,放款的工作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正是基于這種優勢,從而為借貸人提供了便利,導致出現多次借貸的情況,干擾了金融市場的秩序,而且很多金融借貸個體出現了不理智的借貸行為,從而不利于互聯網金融借貸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二)集體行為不理智沖擊著金融市場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逐漸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很多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建立起來,從而拓寬了儲蓄的渠道,為大眾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投資者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在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實現多樣化的投資,從中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而當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這種形式籌集到了公眾的資金之后,他們往往會將資金投入到其他的領域中,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儲戶的集體不理智的行為,從而影響了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的信任,沖擊著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所以,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
(三)互聯網金融風險承擔能力比較低
受到網絡條件的限制,和傳統的方式相比,互聯網金融需要承擔著較大的風險,但是,就目前的發展現狀來說,互聯網中的諸多金融項目卻無法承擔較大的風險,而且,一些互聯網金融管理人員往往為了拉攏客戶,獲得更多的效益,通常會夸大產品的功能或收益,會通過隱形承諾的方式,使客戶投入更多。在這種狀況下,若產品或者投資發生問題,而互聯網金融項目的風險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從而導致了投資者的直接損失。
(四)互聯網金融規模限制了一些問題的解決
目前,互聯網金融會涉及到多種不同的項目和一些多樣化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實現網絡理財投資。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往往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但是卻無法獲得實時的相對應的服務,從而不能及時滿足客戶的要求,因此,會加劇投資者和平臺之間的矛盾,也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經濟風險。
(五)互聯網金融投資存在一定的欺詐行為
互聯網金融機構通過推廣一些理財產品,從而來吸引客戶的投資,在推廣的過程中,往往偏重于推廣產品的高收益,卻故意隱藏了高風險,因此,很多投資者對產品的風險了解不多,對他們形成了錯誤的誘導,從而導致投資者承擔了巨大的風險,當市場發生較大波動時,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
(一)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審慎監管
互聯網金融具有一定的外部風險,若未能進行有效的防范,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審慎監管,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在識別風險時,要采取必要的風險管理從事,控制和管理好可能會對互聯網機構帶來的外部風險等,從而可以減少對互聯網金融市場帶來的沖擊。互聯網金融具有的風險主要包括兩種,一是流動性風險,二是信用風險。要加強對這兩類風險的管理和監督,就要吸收行業中的先進經驗,并且要控制好形式。
(二)實行動態比較監管
在金融監管中,可以按照從松到嚴的原則,劃分為四個主要的層次,第一,市場自律,市場自律準則的主要發布者是行業協會和金融企業,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自愿實施;第二,注冊。一些有關的部門可以采用注冊的形式,從而了解機構的信息;第三,監督。要加強對市場和機構的監督,而且可以對它們進行直接的監管;第四,嚴格審慎監管,對一些機構進行資本的監管,還可以進行現場檢查。同時,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從而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充分發揮監督和約束的作用。
(三)原則性監督和規則性監管的結合
在原則性的監管模式下,監管當局可以積極引導監管對象,并對他們進行評估,以此來確定他們是否可以實現監管的目標。一般來說,監管當局對監管對象的要求不多,也不會干涉其具體業務。在規則性的監管模式下,在法律法規的制約下,對金融企業的業務程序和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和規定,而且每個機構都要按照程序和規章辦事。同時,原則性監管和規則性監管要充分結合,它們之間互相補充。通過這兩種監管制度的結合,可以有效處理好互聯網金融市場活動和風險控制之間的關系,減少兩者之間的矛盾,促進市場的平穩有序發展。
(四)防止監管套利,重視監管的一致性
在金融市場中,金融機構利用監管標準中的模糊地帶,從而獲得一些非法的利益,并進而來逃避管制,這種行為就是監管套利行為。這種行為對市場的發展極為不利,打破了公平競爭,破壞了良好的市場秩序,從而損害了監管的有效性。
和傳統的金融服務相比,互聯網金融提供的放貸等服務與其有著相似的地方,若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具有相似功能的金融服務或者產品,通過不同的監管準則進行監管,則就可能產生不公平的競爭,或者發生監管套利的行為。因此,在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上,要保證監管的原則上的一致性。
(五)對互聯網金融的消費者進行保護
在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交易中,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交易的消費者的保護,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加強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具有密切的關系。若在市場交易中,金融信息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而且消費者的主權遭到破壞,則將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從而造成他們的巨大損失。所以,要加強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從而有利于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
(六)對互聯網進行行為的規范
要對互聯網行為進行規范,就要切實維護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在交易中,要監管好股東、經營者、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防止出現非法侵占財產的情況,從而有利于保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另外,還要做好對應的風險規避的措施,完善金融管理機構,加強對內部的控制,從而可以保證金融設施的有序運行。
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然而,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中,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著金融市場的穩定性。我國政府部門大力重視互聯網金融建設,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穩定發展。因此,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監管,要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審慎監管,實行動態比較監管,將原則性監督和規則性監管的結合,對互聯網金融的消費者進行保護,從而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平穩發展。
[1]謝平,鄒傳偉,劉海二.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J]. 國際金融研究,2014,08:3-9.
[2]王莉莉.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探討[J]. 現代商業,2015,05:75-76.
[3]劉子航.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核心原則探析[J]. 中國市場,2016,37: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