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柴琳 楊思偉 魯之中
·臨床醫學·
降鈣素原測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意義
劉偉 柴琳 楊思偉 魯之中
目的探討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變化及臨床意義。方法37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為實驗組,33例慢阻肺穩定期患者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等;觀察不同降鈣素原水平實驗組患者痰培養陽性率、肺功能及預后。結果實驗組降鈣素原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低水平組患者痰培養陽性率、肺功能以及預后均優于高水平組(P<0.05)。結論降鈣素原水平檢測可作為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一項診斷指標,并有助于判斷患者病情及預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唤碘}素原;急性加重期;感染
慢阻肺以不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征,并進行性加重[1,2],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在慢阻肺發生發展過程中,呼吸道感染可導致病情急性加重,引起肺功能急劇惡化[3]。降鈣素原是降鈣素的前體激素,正常機體中含量極低,但在細菌感染狀態下其水平可顯著升高,可作為檢測細菌感染敏感指標[4]。本文旨在探討降鈣素原水平檢測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住本院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37例為實驗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56~77歲,平均年齡(64.2±5.7)歲;病程6.5~23.0年,平均病程(9.4±5.6)年。同期入院慢阻肺穩定期患者33例為對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55~79歲,平均年齡(65.1±5.4)歲;病程5~20年,平均病程(8.7±5.5)年。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②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規定的診斷標準[5,6]。排除標準:①本次急性發作至入院時間>5 d;②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③近2周內接受抗生素治療;④全身其他部位存在細菌感染。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降鈣素原測定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測定,清晨空腹狀態取肘靜脈血,2000 r/min,離心15min,取血清。采用免疫發光法檢測其含量,降鈣素原檢測儀及UMItest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技術研究所,具體操作依據說明書進行。以降鈣素原0.5 ng/ml為陽性閾值,將實驗組患者分為高水平組(20例)和低水平組(17例)。
1.2.2 痰培養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痰細菌培養。采用無菌生理鹽水漱口,用力咳嗽,取深部痰液,2 h內送檢,并重復檢測3次。將采集的標本在嚴格無菌的環境下進行接種后,于35℃的CO2培養箱內培養1~2 d,然后采用全自動微生物檢定系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型號:Vitek2-compact)進行病原菌分析和鑒定。痰培養結果顯示連續2次及以上為同一病原菌可進行確診。
1.2.3 肺功能分級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肺功能分級。Ⅰ級: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80%預計值;Ⅱ級:50%≤FEV1<80%預計值;Ⅲ級:30%預計值≤FEV1<50%預計值;Ⅳ級:FEV1<30%預計值。
1.2.4 觀察預后 觀察記錄住院期間實驗組患者死亡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降鈣素原水平 實驗組血清降鈣素原水平為(1.1±0.3)ng/ml,而對照組患者為(0.4±0.2)ng/ml,實驗組降鈣素原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以0.5 ng/ml為陽性閾值,實驗組陽性率為54.1%(20/37),高于對照組27.3%(9/33)(P<0.05)。
2.2 痰培養及肺功能 高水平組患者痰培養陽性18例(90.0%);肺功能Ⅰ級2例,Ⅱ級4例,Ⅲ級10例,Ⅳ級4例。低水平組患者痰培養陽性8例(47.1%);肺功能Ⅰ級4例,Ⅱ級7例,Ⅲ級5例,Ⅳ級1例。低水平組患者痰培養陽性率、肺功能I~II級患者比例均優于高水平組(P<0.05)。
2.3 預后 住院期間,高水平組死亡7例(35.0%),多于低水平組1例(5.9%)(P<0.05)。
慢阻肺呈進行性發展,且病情反復出現急性加重,可導致患者肺功能惡化而死亡。因此,早期對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診斷和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呼吸道感染是引發病情加重的主要誘因,目前主要依賴痰細菌培養進行確診,但該方式耗時較長,常貽誤治療時機。
降鈣素原為一種炎癥介質,是降鈣素的前體物質,在機體發生細菌感染時其水平可顯著升高,可作為感染的新型標志物。與C反應蛋白不同,降鈣素原在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應時并不升高[7]。本研究結果顯示,急性加重期的慢阻肺患者降鈣素原水平顯著高于穩定期患者,提示前者多存在細菌感染。而根據降鈣素原陽性(以0.5 ng/ml為陽性閾值)進行分析顯示,高水平組患者痰培養陽性率較高,肺功能較差,患者死亡率較高,反之則相對較好。提示降鈣素原水平可對炎癥程度進行反映,其水平較高者患者預后不佳。
此外,對于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降鈣素原水平較高的現象,作者認為,由于降鈣素原主要在細菌感染時升高,而病毒、非典型病原體等均可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并不排除上述患者可能由微生物感染引起。此外,由于病程較長,患者體質較差,可能也對降鈣素原的水平造成一定影響。但總體而言,降鈣素原水平檢測仍可作為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一項診斷指標,并有助于判斷患者病情及預后。
[1]李亞民,常小紅.降鈣素原和CD64感染指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5,13(4):21-23.
[2]蔡小琴,董桂英.血清降鈣素原聯合超敏C反應蛋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判斷的意義.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4):366-368.
[3]趙小娟,郭小亮,王晶,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降鈣素原水平變化.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47(11):1304-1306.
[4]葉青,鄺軍,朱建勇.細辛腦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及血氣的影響.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8(2):209-211.
[5]都勇,揭志軍,何煒.痰熱清注射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降鈣素原的影響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6):1233-1235.
[6]鄒夏蕓.血清降鈣素原與Anthonisen分型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藥物應用的對比研究.黑龍江醫學,2015,39(7): 756-758.
[7]劉興華.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白細胞總數及血沉水平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3):684-68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21
2016-03-28]
454002 焦作市人民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