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志 李明霞
心臟超聲在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劉汝志 李明霞
目的研究心臟超聲在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診斷中的價值。方法30例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30例同期行心臟檢查的老年單純高血壓患者作為對照組,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測兩組患者左心室結構和功能并進行分析。結果對照組左室內徑、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優于觀察組(P<0.05);兩組左心室舒張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峰)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舒張末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峰)、射血分數(EF)、E/A均優于觀察組(P<0.05)。結論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相比普通高血壓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明顯,可通過心臟超聲中的相關數據表現出來。
心臟超聲;老年高血壓;糖尿病
糖尿病分屬慢性代謝類疾病,中老年患者較多見,2型糖尿病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占患病人數的90%以上[1]。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常誘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導致各種組織慢性損傷和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命安全。長期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可以引起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已經成為了學術界的共識,其結構和功能改變程度是病情分期及治療的重要依據[2]。超聲心動圖檢查心臟結構和功能具有準確度高、經濟實惠等優點,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運用。為此,本院研究超聲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臟診斷中的價值,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30例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組,隨機選取30例同期在本院行心臟檢查的老年單純高血壓患者作為對照組。所選患者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3],糖尿病患者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及分型,患者均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需胰島素治療者及其他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8.3±5.7)歲,平均病程(6.4±1.7)年;平均體質量指數(24.5±2.5)kg/m2。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4.9±5.0)歲,平均病程(6.1±1.9)年;平均體質量指數(24.1±2.8)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患者均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并記錄結構方面:左室內徑、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功能方面:EF、E峰、A峰及E/A峰比值,評價患者心臟舒張功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心臟結構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左室內徑分別為(52.6±6.3)、(44.7±5.7)mm,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分別為(14.3±1.7)、(10.2±1.8)mm,左室后壁厚度分別為(11.4±2.2)、(10.2±2.3)mm。對照組左室內徑、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顯著小于觀察組(t=5.093、9.070、2.065,P<0.05)。
2.2 兩組患者心臟功能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E峰分別為(72.3±5.6)、(74.3±0.3)m/s,EF分別為(62.3±5.3)、(69.7±4.3)%,A峰分別為(86.7±12.4)、(95.4±12.7)m/s,E/A分別為(0.75± 0.14)、(0.87±0.23)。對照組A峰、EF、E/A峰均高于觀察組(t=2.685、5.939、2.441,P<0.05)。兩組E峰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953,P>0.05)。
長期高血壓將引起心臟心肌細胞的肥大和纖維化,且呈向心性肥大,增加了左心室內徑,同時由于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參與,心腦血管的結構也會出現改變,主要表現為血管周圍纖維化和心臟冠狀動脈的內膜增厚,誘發心腦血管病變,最終導致臨床癥狀的發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研究表明[4],糖尿病也可以顯著造成左心室室壁增厚、室壁的質量增加、左心室的舒張功能下降。針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一方面心臟功能由于年齡因素在不斷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高血壓和糖尿病在心肌細胞溶解、間質纖維化方面具有雙重促進的作用。因此,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發病早期即可出現較為明顯的心臟舒張功能下降,進而逐步出現收縮功能、射血分數的降低。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A峰、EF、E/A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朱曉瑜[5]研究結果相符。因此,當患者同時存在高血壓和糖尿病時,心臟增厚、擴大的速率顯著快于單純高血壓患者,且更容易出現舒張功能減退和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臨床醫生針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果斷采取強效措施糾正心臟功能障礙,防止疾病的加重。
[1]李芝.二甲雙胍對糖尿病患者黎明現象的治療效果.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165-166.
[2]邵穎,王翠瑛,王惠吉.糖尿病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影響.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2,8(5):289-291.
[3]陳建華.國內外的高血壓診斷標準.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10,9(4):33-34.
[4]朱青,朱平,劉濤.高齡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9(1):25-27.
[5]朱曉瑜.心臟超聲檢測在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意義.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0):96-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48
2016-04-27]
266315 山東省膠州市膠萊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