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膝關節韌帶損傷的MRI診斷與影像學表現研究
李娜
目的分析研究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診斷結果,觀察其影像學表現,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方法70例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入院后均給予MRI診斷和關節鏡檢查,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依據,計算MRI診斷膝關節韌帶損傷的符合率。結果經關節鏡檢查可見70例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中,前交叉韌帶損傷50例、后交叉韌帶損傷23例、內側副韌帶損傷41例、外側副韌帶損傷9例,多數患者合并多重韌帶損傷。MRI診斷結果與關節鏡診斷的符合率分別為94.0%(47/50)、100.0%(23/23)、90.2%(37/41)、88.9%(8/9),總符合率為93.5%(115/123)。結論MRI診斷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效果好,且檢查無創,圖象清晰、直觀,準確度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膝關節韌帶損傷;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學表現;臨床意義
膝關節損傷在外科臨床常見的一種復合性損傷,患者受到外力沖擊后,多合并骨折、骨挫傷、骨折受損、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以及韌帶損傷、肌腱損傷等一系列損傷。其中,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最常見的損傷之一,以關節紅腫、腫脹、壓痛以及活動障礙等為主要臨床表現[1]。常規檢查中使用的X線攝片、CT等雖然可以對骨折損傷進行有效觀察,但在合并損傷的診斷中則因無法清晰成像而致檢查存在較大局限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出現可以通過多角度、多層次成像為膝關節韌帶損傷的診斷提供清晰直觀的影像學圖像和更為客觀、可靠的診斷依據。本文以本院收治的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70例作為對象,研究膝關節韌帶損傷的MRI診斷結果及影像學特征,分析其臨床應用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70例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15~65歲,平均年齡(38.9±16.7)歲;從受傷到入院檢查時間3 h~7 d,平均時間(2.3±1.6)d。患者均有明確外傷史,且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膝部腫痛、跛行、活動障礙、關節畸形等情況。致傷原因:交通意外傷28例、高處墜落傷17例、扭傷傷16例、砸傷傷7例、其他傷2例;損傷發生在左膝24例、右膝31例、雙膝15例。
1.2 方法 ①MRI檢查:選擇GE64作為診斷儀器,患者取仰臥位,保持膝關節外旋,使用配套膝關節表面線圈對期膝關節進行多序列掃描,包括矢狀面、冠狀面及橫斷面T1WI/SE序列掃描(TR=500 ms,TE=20 ms),矢狀面T2WI/TSE序列掃描(TR=300 ms,TE=90 ms),冠狀面STIR脂肪抑制序列掃描(TR=400 ms,TE=100 ms),其中掃描的層間距和層厚分別為1mm和4mm、矩陣為256×256,FOV為20cm×20cm。②關節鏡檢查:在MRI檢查1周后行關節鏡檢查,患者仰臥位,經硬膜外麻醉(或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后,于膝關節內外側做切口并置入關節鏡,按照一定的順序對患側膝關節韌帶的損傷程度進行觀察。分別對MRI、關節鏡的檢查結果進行觀察,確定損傷的位置、并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依據,計算MRI診斷的符合率。
經關節鏡檢查可見70例膝關節韌帶損傷患者中,前交叉韌帶損傷50例、后交叉韌帶損傷23例、內側副韌帶損傷41例、外側副韌帶損傷9例,多數患者合并多重韌帶損傷。MRI診斷結果與關節鏡診斷的符合率分別為94.0%(47/50)、100.0% (23/23)、90.2%(37/41)、88.9%(8/9),總符合率為93.5%(115/123)。
膝關節韌帶維持膝關節穩定性,保護膝關節的重要結構,其由前交叉韌帶、后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等4個韌帶組成,由于韌帶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膠原纖維,且其氫離子固定在多肽構成的網架上,正常情況下通過MRI掃描,不同序列上都會出現低信號表現,無法進行MRI檢查;但在膝關節韌帶發生損傷之后,該多肽網架結構受到破壞,氫離子游離,MRI不同序列上則表現出高信號特征,韌帶的損傷程度不同,其MRI影像學表現也有區別,按照膝關節韌帶損傷程度及影像學表現將其分為3級[2]:以患者的韌帶形態完好,只有輕微損傷,合并皮下輕度水腫或出血跡象的情況為1級;以患者的韌帶出現部分斷裂,且與其周圍脂肪之間的界限模糊,出現內部信號增強和韌帶腫脹、彌漫性增粗的情況為2級;以患者的韌帶完全斷裂,斷端回縮,邊緣模糊,走行異常,甚至有韌帶扭曲移位及假團塊形成的情況為3級。
本文分別對MRI掃描和關節鏡診斷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并將MRI診斷不同韌帶損傷的結果與關節鏡檢查結果的符合率進行了比較,發現其均>88%,后交叉韌帶損傷的符合率可達100.0%,效果值得肯定。
總之,MRI應用于關節韌帶損傷中的檢查過程中,不僅韌帶損傷的影像學圖像直觀、清晰,組織病理變化明確,而且檢查無創,與關節鏡檢查的符合率高,可以有效判斷患者的損傷程度、損傷范圍,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1]趙瀟乾.核磁共振在膝關節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求醫問藥,2013,11(7):172-174.
[2]王修志,王霞,楊超,等.膝關節韌帶損傷的MRI表現及臨床價值.當代醫學,2015,21(32):51-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53
2016-04-22]
116200 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中心醫院CT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