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祝
尿毒癥血透患者并發精神異常臨床分析
李國祝
目的分析尿毒癥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并發精神異常的原因。方法本院368例血透患者中,58例出現精神異常的患者作為有精神癥狀組,310例沒有出現精神異常的患者作為無精神癥狀組。分析引起精神異常的原因。結果尿毒癥患者在血透期間出現精神癥狀與血pH值、血磷(P3+)、血氯(Cl-)、血鈣(Ca2+)、血鈉(Na+)、血鉀(K+)、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剩余堿(BE)變化有關系(P<0.01)。結論維持性血透的終末期尿毒癥患者并發精神異常與多因素有關,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選擇合適的透析方式及頻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精神異常;尿毒癥;血液透析;病因;治療
血液凈化能將代謝產物徹底清除,對水電解質代謝進行調節,維持患者體內的酸堿平衡,是慢性腎病終末期的有效腎臟代替治療方法。但是有很多尿毒癥患者在血透期間出現精神異常[1]。本次選取58例血透中出現精神異常的尿毒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出現精神異常的致病原因及臨床表現,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5~2014年本院368例進行血透患者中出現精神異常的尿毒癥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48歲。其中良性小動脈腎硬化癥10例,系統性紅斑狼瘡2例,慢性梗阻性腎病6例,糖尿病腎病2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58例出現精神異常的患者作為有精神癥狀組,310例未出現精神異常的患者作為無精神癥狀組。
1.2 方法 對58例患者的精神癥狀與血pH值、P3+、Cl-、Ca2+、Na+、K+、BUN、SCr、BE變化的相互關系進行回顧性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表現 血透期間并發精神異常的尿毒癥患者共58例,占透析總患者15.76%,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反應性精神異常。其中8例(13.8%)患者出現反應性意識模糊,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及定向力出現問題;18例(31.0%)患者出現反應性興奮狀態,表現為喜怒無常、語言組織錯亂,而定向力沒有明顯問題;7例(12.1%)患者出現反應性木僵狀態,表現為神情呆滯、持續保持不動狀態;25例(43.1%)患者出現反應性抑郁狀態,表現為愁眉苦臉、易憂慮、想法消極等。其中52例患者通過加強透析與藥物治療,使精神恢復正常,且無復發。另6例患者未接受治療,最終致死或自動出院。
2.2 患者精神異常與SCr、BUN、pH值和BE的關系 有精神癥狀組和無精神癥狀組:SCr分別為(1416.7±47.2)、(896.2± 58.6)μmol/L;BUN分別為(43.5±17.9)、(32.6±9.2)mmol/L;pH值分別為(7.3±0.3)、(7.2±0.2);BE分別為(-8.3±4.3)、(-8.2±4.5)mmol/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1)。
2.3 患者精神異常與電解質的關系 有精神癥狀組和無精神癥狀組電解質:K+分別為(4.8±0.5)、(4.5±0.9)mmol/L;Na+分別為(138.7±6.5)、(139.2±6.4)mmol/L; Cl-分別為(100.3±4.2)、(101.4±7.2 )mmol/L; Ca2+分別為(1.7±0.9)、(2.0±0.8)mmol/L;P3+分別為(3.1±0.5)、(2.2±0.1)mmol/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38、0.459、1.109、2.215、17.873,P<0.01)。
尿毒癥患者在血透期間易出現反應性精神病,其發病率達15%[2]。本文中臨床表現為反應性抑郁癥患者占43.1%,表現為反應性興奮狀態占31.0%。反應性精神病是心因性精神疾病之一,但非單純的心理障礙,一般是因患者持續在強烈的精神緊張狀態中或精神受到創傷,其發病機制并未有確切指明[3]。尿毒癥患者在透析期間出現精神異常癥狀,其致病主要原因如下。
3.1 透析不充分 若患者無法定期做血透或透析的周期較長,導致代謝毒素潴留患者體內。本文有52例患者通過加強透析進行治療,效果顯著,且無復發,另6例患者未接受治療,最終致死或自動出院。這說明,通過多次透析來清除患者體內毒素可以使患者恢復正常。
3.2 與代謝紊亂有關 高鉀血癥可導致腦水腫昏迷現象更為嚴重,低鈣血癥可使肌肉、神經的應激興奮性更強烈,且其反應性會使甲狀腺旁腺素升高。本文58例并發精神異常的尿毒癥患者的血鉀、血鈣均出現異常。有文獻報道,低鈉血癥會導致患者腦水腫,腦細胞代謝、功能出現障礙,而本文58例患者并未出現此狀況。
3.3 失衡綜合癥 失衡綜合癥是由于透析過快,在血尿屏障中出現緩沖現象,會使腦脊液內尿素氮、氫離子濃度、溶質濃度增高,從而使腦組織細胞內滲透壓升高,最終導致患者腦水腫。
3.4 腦血管病變 導致腦出血、腦萎縮和腦梗死等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有:①患者有頑固的腎性高血壓。②透析周期過長,對血管造成損傷。③在透析中采用肝素等抗凝劑。
3.5 社會心理因素 有致死可能性的尿毒癥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長期通過血透治療也會帶來心理壓力,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等多種精神壓力,都與精神發生異常有密切的關聯[4]。
綜上所述,多種原因都可引發血透期間尿毒癥患者出現精神異常癥狀,故尿毒癥患者應盡早進行透析治療。為了避免引發失衡綜合癥,做血透不宜時間過長,且需采用高頻度透析方法。若患者已出現精神異常癥狀,可通過藥物和根據臨床表現做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療措施來對患者精神進行治療[5]。在患者心理方面上,應對患者詳細講解病情、安撫疾病所帶來的恐懼,同時也需對家屬做好思想工作,在社會上爭取更多的支持,使患者在面對疾病中,擁有一個良好心態,可促進病情好轉,早日康復。另外,可采用中等劑量的奮乃靜、氟哌啶醇等藥物對臨床表現過于興奮、產生幻覺的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
[1]蔣麗屏,龐偉.維持性透析患者并發精神異常的臨床分析.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10(11):20-21.
[2]戴永紅,章喜俊.血液透析患者精神障礙的臨床研究.中國血液凈化,2004,3(7):390-391.
[3]曾健,羅福漳,黃勝.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癥的調查及對策.實用全科醫學,2007,5(2):167-168.
[4]趙鳳梅,陳建榮.電解質紊亂在尿毒癥腦病發病中的作用.內科危重癥雜志,2000,6(4):189.
[5]孟祥磊,李素波.血液透析并發精神異常67例臨床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6(10):1351-135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55
2016-03-30]
118000 丹東市第一醫院腎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