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艷,劉義晗,牛小媛
山西省呂梁地區中老年人群特發性震顫患病率分析
王秋艷,劉義晗,牛小媛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分析山西省呂梁地區55歲以上人群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的患病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樣調查法進行橫斷面研究,于2012年8月—2012年12月對呂梁地區康城鎮、蔡家崖鄉55歲以上居民進行調查。第一階段由調查人員根據入選標準進行初篩,第二階段由神經內科專科醫生確診。結果接受調查人數為3 765例,確診ET120例,總患病率為3.19%,對年齡因素進行χ2檢驗有統計學意義(χ2=4.86,P=0.027),對性別因素進行χ2檢驗無統計學意義(χ2=0.075,P=0.784)。結論山西省呂梁地區ET的患病率為3.19%,隨著年齡增加,ET患病率增加,且男女患病率無差別。
關鍵詞:特發性震顫;患病率;中老年人群;運動障礙;山西省呂梁
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ET)是最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之一,是人類病理性震顫最常見的病因[1]。ET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2],且死亡率低[3],因此患病人數逐漸累積,致ET的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4-5]。ET發病率高,但因缺乏統一診斷標準及ET、PD合并存在或癥狀相似,故診斷準確性不高,致使ET發病率差異較大,人群總患病率為0.33%~6.62%,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為1%~22%[6]。目前國內ET患病率相關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參與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惠民工程工作中完成,采用整群抽樣調查法進行橫斷面調查,選取山西省呂梁地區康城鎮、蔡家崖鄉為調查點,可粗略代表呂梁農村地區,對55歲以上居民進行調查,分析該地區中老年人ET的患病率及與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2012年8月—2012年12月對山西省呂梁地區康城鎮、蔡家崖鄉55歲以上居民進行調查,根據ET的入選標準進行初篩,初篩陽性的進入臨床診斷階段。
1.2疾病初篩調查人員由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神經內科醫生進行4周的培訓,入選標準:①曾診斷為ET;②病史中有震顫主訴;③存在可疑靜止性震顫、動作性震顫或姿勢性震顫的病人。
1.3臨床診斷根據Bain等的ET 診斷標準[7],核心標準:雙側手和前臂非靜止性震顫;無其他神經系統癥狀體征;單純頭部震顫,無肌張力障礙。非核心標準:病程> 3年;有家族史;酒精能緩解癥狀。符合三項核心標準可確診為ET;符合非核心標準,具有輔助診斷意義。由神經科住院醫生將初篩陽性的病人進行系統病史收集、神經系統體格檢查、震顫檢查等,由2至3名醫師對同一病人做出診斷,如有疑義,由1名主任醫師再次做出診斷,確保診斷的準確性和一致性。
1.4統計學處理將全部調查表在Excel中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方法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地區、年齡段ET患病情況納入調查康城鎮和蔡家崖鄉總人數為3 765例,存在震顫216例,最后確診ET120例,康城鎮和蔡家崖鄉患病率分別為2.36%、4.73%,兩個地區總患病率為3.19%,55歲~74歲年齡段2 971例,ET 85例,患病率為2.86%,≥ 75歲年齡段794例,ET 35例,患病率為4.41%。隨著年齡增加,ET患病率有增加趨勢,對年齡因素進行χ2檢驗,不同年齡段ET的患病率差別有統計學意義(χ2=4.86,P=0.027)。
2.2不同性別ET患病情況康城鎮女性人群中ET患病率為2.07%,男性人群中ET患病率為2.68%,對性別因素進行χ2檢驗無統計學意義(χ2=0.075,P=0.323)。蔡家崖鄉女性人群中ET患病率為5.61%,男性人群中ET患病率為3.89%,對性別因素進行χ2檢驗無統計學意義(χ2 =2.172,P=0.0.141)。康城鎮及蔡家崖鄉女性人群中ET患病率為3.26%,男性人群中ET患病率為3.11%,對性別因素進行χ2檢驗無統計學意義(χ2=0.075,P=0.784)。
3討論
本研究采用篩查和臨床診斷兩階段調查法,結果顯示山西省呂梁地區55歲以上人群ET患病率為3.19%。關于ET患病率報道,相對較少,且變異較大,以色列北部地區65歲以上人群ET患病率為0.78%,在新加坡一項以社區人群為基礎的調查發現5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0.237%,北美65歲以上人群ET患病率為4.02%或5.5%,印度孟買70歲~79歲、80歲以上ET患病率分別為5.05%和6.9%[8],土耳其梅爾辛市40歲以上人群ET患病率4.0%[4],韓國城南市65歲以上老年人ET患病率為3.64%[8],尼日利亞拉各斯市ET患病為1.2%[9],這種變異原因可能是調查人群的特征不同,如種族、地域和年齡不同;診斷標準、研究設計、樣本量的不同;篩查問卷的敏感性不同;甚至診斷的準確性不一致[8]。
目前我國ET患病率相關報道較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45歲以上ET患病率為3.76%[10]。本研究調查選取康城鎮、蔡家崖鄉位于呂梁地區南北兩個方位,可粗略代表呂梁農村地區,在以后的流行病學研究中應加大調查范圍,使結果更有代表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康城鎮、蔡家崖鄉5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分別為2.36%、4.73%,兩個地區總患病率為3.19%,男女患病率無差別,這一數據與其他以人群為基礎的研究類似[1];55歲~74歲患病率為2.86%,75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4.41%,隨著年齡增加ET患病率有增加趨勢,這一趨勢在以往研究中也有報道[4-5]。來自于西班牙中部神經系統疾病研究計劃(NEDICES)主要調查西班牙中部三個社區的65歲以上人群主要神經系統疾病的情況,其中ET總患病率為4.8%,男女構成比上無差異,且65歲~69歲人群(3.7%)至85歲以上人群(7.5%)患病率急劇上升,這些資料提示年齡相關的因素在疾病發病機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大約80%的病例此前未診斷過,提示ET診斷率偏低[11-12]。
山西省呂梁地區55歲以上人群ET患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在今后工作中可進一步分析ET的危險因素,為ET的預防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Louis ED,Ferreira JJ.How common is the most common adult movement disorder? Update on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J].Mov Disord,2010,25:534-541.
[2]Benito-Leon J,Bermejo-Pareja F,Louis ED.Incidence of essential tremor in three elderly populations of central Spain[J].Neurology,2005,64:1721-1725.
[3]Louis ED,Benito-Leon J,Ottman R,et al.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mortality in essential tremor[J].Neurology,2007,69:1982-1989.
[4]Dogu O,Sevim S,Camdeviren H,et al.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door-to-door neurologic exams in Mersin Province,Turkey[J].Neurology,2003,61:1804-1806.
[5]Benito-Leon J,Bermejo-Pareja F,Morales JM,et al.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 in three elderly populations of central Spain[J].Mov Disord,2003,18:389-394.
[6]Louis ED,Ottman R,Hauser WA.How common is the most common adult movement disorder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 throughout the world[J].Mov Disord,1998,13:5-10.
[7]Bain P,Brin M,Deuschl G,et al.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essential tremor[J].Neurol,2000,54(Suppl4):S7.
[8]Oh ES,Kim JM,Kim YE,et al.The 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 in elderly koreans[J].J Korean Med Sci,2014,29(12):1694-1698.
[9]Okubadejo NU,Bankole IA,Ojo OO,et al.Prevalence of essential tremor in urban Lagos,Nigeria:a door-to-door community-based study[J].BMC Neurol,2012,27(12):110.
[10]姚亞妮,王玉玲,楊新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維吾爾族居民特發性震顫的患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5,95(1):69-72.
[11]Rodger J Elble.What is essential tremor[J].Curr Neurol Neurosci Rep,2013,13(6):353.
[12]Romero JP,Benito-León J,Bermejo-Pareja F.The NEDICES Study:rece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pidemiology of essential tremor[J].Tremor and Other Hyperkinettic Mov,2012,2:1346.
(本文編輯王雅潔)
通訊作者:牛小媛,E-mail:niuxiaoyuan1958@163.com
中圖分類號:R742.5R256.46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0.038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10-1165-02
(收稿日期: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