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上海,201203) 李 鼎
·杏苑縱橫·
《方氏針灸臨證精要》序*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上海,201203)李 鼎
方氏針灸 臨證精要 序言
陳業孟同學自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后,即入華山醫院針灸科工作,得以隨從方幼安醫家繼續中醫針灸專業的深造。方氏針灸,始創于其父方慎盦先生,“幼安”名號或寫作“幼盦”,可知是因父名而來。從方家的字號,我們很容易聯想到針灸界幾位前輩。首先想到當時以辦針灸函授馳名的澄江承淡盦先生;再想到常熟來滬的顧坤一先生:承顧二人同年(1899年生),同小于方氏六歲,可見方氏年資之高,在上海針灸同道中,高居老前輩之列。
顧坤一老與陸瘦燕老為兩親家,陸老長子娶顧老女兒為婦,親家之間,兩代人談論醫道,當屬常事。
1955年,上海市第五門診部遷到青海路新址,增聘顧老等人為兼職老中醫,此時我得以向各位前輩請教。顧老研讀經典,對《內經》、《太素》、《明堂》及日本漢醫著作的閱覽,高出時流。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創立,先開辦西學中研究班,陸瘦燕老師專請顧老來上經絡課,我為顧老編講義,做輔導工作,隨后寫出《經絡概論》等有關文章,在《上海中醫藥雜志》和《新中醫藥》上發表,這都是各前輩帶的好頭。
慎盦前輩于新中國成立之前,1947年,初次中風之后,即病休謝客,晚生無緣拜見。方氏早于1937年出版著作《金針秘傳》因以聲名遠揚,所述隨其業師黃石屏為當時袁世凱大總統針治頭風病,更傳為針壇佳話。其事跡可與歷史上華佗為曹操針頭風,許希為宋仁宗針風府的故事相比擬,這是方氏隨師應診的奇事,后來遂拍成影片,名《魔針》。
《金針秘傳》一書,影響很廣,當時方氏與法國粟理一氏交往(G,Soulie de Morant),譯名原作粟理一毛郎,后又作蘇里德馬朗,中法兩國交流,傳播金針文化,最為上海醫界所稱道。
劉永純氏1949年11月在中華醫史學會(上海)作《中國金針治療法在法國之概況》演講,發表于《中華醫學雜志》,文中詳記粟理一氏的自述:1900年(庚子)來北京當法國公使館職員,后任外交官,轉調到廣東、昆明、上海工作,至1929年回法國,在中國期間,親見北京當地霍亂流行,醫者用金針治療“成績相當滿意”。由此他學到了金針治法,調到別處時也尋訪當地的針科專家繼續學習。30年來研究從未間斷,回法國后,先是幫助一位做醫生的好友試用金針治療,取得良好效果,后來決定辭去外交部職務,專門干起金針一行,成為法國倡導金針治療的領軍人物。
劉文沒有提到粟理一氏與上海方家交往一事,自當從《金針秘傳》再版所載加以補充,這是近代針灸發展史的精彩一頁。
方家針灸,父子傳承,幼安大我四歲,上海同道中,他與奚永江、陳作霖各位均同年(1925年生),我作為小弟涉足其間,見聞方老的遺風軼事,多有啟迪。去年冬月,業孟從美國回來,幼安子方興從阿根廷回來,并來見訪,且以新編著的《方氏針灸臨證精要》一書約我寫序。因簡述方氏針灸在海派中醫中的縱橫關系,更樂見中醫針灸走向世界,正是方興未艾也。是為序。
R245
A
1006-4737(2016)05-0000-01
(2016-09-06)
上海中醫藥大學名師研究工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課題(2014LP08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