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香
酮替芬、西咪替丁、多塞平聯合參芪五味子治療慢性蕁麻疹150例療效觀察
王希香
目的觀察并分析酮替芬、西咪替丁、多塞平(三聯療法)聯合參芪五味子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方法15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觀察組,采用三聯療法+參芪五味子進行治療。選擇同期15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對照組,單純采用三聯療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7.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5.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三聯療法聯合參芪五味子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療效顯著,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臨床推廣。
酮替芬;西咪替?。欢嗳?;參芪五味子;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屬于過敏性皮膚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此病反復發作,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所在醫院采用中西醫聯合方法對慢性蕁麻疹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本研究隨機抽取所在醫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觀察組,探究三聯療法聯合參芪五味子的治療效果,現進行詳細匯報。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所在醫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5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觀察組,男80例,女70例,年齡17~66歲,平均年齡(46.53±6.54)歲,病程3~27個月,平均病程(18.56±6.52)個月。同時選取同期15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作為對照組,男82例,女68例,年齡17~67歲,平均年齡(46.91±6.73)歲,病程3~28個月,平均病程(19.04±6.60)個月。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本研究所選病例均符合慢性蕁麻疹相關診斷及治療標準,且本研究符合所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相關規范,病例排除標準為:①合并嚴重感染者;②無法耐受長時間相關治療者;③臟器功能嚴重損傷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心肺功能損害者;⑤哺乳期及妊娠期婦女;⑥精神疾病者及無法定監護人者。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患者采用三聯療法聯合參芪五味子進行治療,其中三聯療法主要藥物為酮替芬(精華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3509)0.5~1.0mg/次,2次/d;西咪替丁(惠州市九惠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9990135),0.2 g/次,2次/d;多塞平(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425),3mg/次,1次/d,睡前30min服用;參芪五味子片,4片/次,3次/d。
1.3.2 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三聯療法進行治療,服藥方法與觀察組相同。兩組患者均以服藥1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2]:療效指數=(治療前TSS-治療后TSS)/治療前TSS×100%;按照療效指數將患者治療情況分為痊愈:療效指數為100%;顯效:療效指數>60%;好轉:療效指數在20%~60%;無效:療效指數<20%??傆行?痊愈率+顯效率;對兩組患者不良反應進行比較,并做詳細統計和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痊愈79例,顯效52例,有效1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7.33%。對照組痊愈51例,顯效47例,有效30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為65.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20.0935,P<0.05);觀察組服藥期間出現2例口干,1例嗜睡,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對照組服藥期間出現5例口干,5例嗜睡,7例心跳過速,8例頭暈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蕁麻疹屬于過敏性皮膚病,其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很多患者即使病情明確,也查不到病因。同時,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西藥治療此癥主要為對癥治療,雖然能夠發揮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長期治療效果較差。由于慢性蕁麻疹治療難度較大,因此尋找新型、有效的治療方案非常必要。
祖國醫學認為,慢性蕁麻疹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稟賦不耐,發病后患者對某些物質可產生敏感?;颊呔貌】稍斐裳獨獠蛔?長此以往導致血液無法潤養肌膚。所在醫院在為患者提供臨床診療時,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為患者采用參芪五味子進行輔助治療。參芪五味子主要成分為南五味子、黨參、黃芪及炒酸棗仁,并以淀粉、糖粉、滑石粉為輔料,可充分發揮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之療效,同時方中藥材可用于彌補慢性蕁麻疹患者長期氣血不足的狀況。
所在醫院采用中西醫聯合方法對慢性蕁麻疹進行治療,取得滿意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7.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5.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文獻[3]報道結果相符,說明三聯療法聯合參芪五味子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療效顯著,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中西藥聯合治療慢性蕁麻疹,具有安全性。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以中醫治療理論為基礎,探究中西藥聯合的臨床療效,為慢性蕁麻疹治療提供更多可能。中藥藥理研究結果表明,參芪五味子可通過血氣調整患者體內激素水平,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西藥療法相比,中藥療法更具安全性。中醫內科辨證治療蕁麻疹,臨床效果顯著,能夠顯著減少不良反應。同時,中西醫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優于應用西藥。
總之,中醫治療慢性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1]吳雨泓.玉屏風散加減辨證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經驗總結.遼寧中醫藥大學,2013.
[2]梁雨時.加味玉屏風顆粒治療慢性蕁麻疹表虛不固證的臨床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3]易景媛.“涼血化斑、祛風止癢”法治療血熱證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觀察.成都中醫藥大學,20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084
2016-04-25]
471003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洛陽東方醫院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