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華
探析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
劉月華
目的探析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33例產后出血患者,根據患者產后出血原因采用不同方式的縫合術,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給予不同的子宮壓迫縫合術后,33例患者止血成功32例,止血成功率為96.97%,治療總體滿意率為100.00%,無一例產婦出現并發癥以及晚期后出血癥狀。患者手術操作時間(57.23±18.06)min、手術中出血量(879.52±135.68)ml,術畢2h后出血量(37.20±12.68)ml。跟蹤隨訪無一例產婦出現并發癥。42d后經B超檢查,所有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結論對產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方法,效果顯著,有助于提升其止血效果,減少手術操作時間,是降低出血量的首選術式之一,在臨床醫學上值得大力推廣以及應用。
子宮壓迫縫合術;產后出血;臨床療效
出血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產后并發癥,若不及時對癥治療,給患者生命造成威脅。為此,重視和預防產后出血顯得尤為關鍵重要。相關實踐調查發現,采用子宮壓迫縫合術止血效果良好,深受患者青睞[1]。現本文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產后出血患者33例作為研究對象,淺析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產后出血患者33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70±3.10)歲;孕周37~43周,平均孕周(39.1±2.0)周。所有患者以及家屬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齊全患者、難治性產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夠配合治療者、存在有活動性心肺疾病患者、語言溝通障礙患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根據患者產后出血原因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縫合術,具體如下。
1.2.1 Hayman術 充分暴露機體子宮組織,將患者的膀胱腹膜往下推動,對于順產患者,其進針點位置為距離宮頸內口上3~4cm處或者距離子宮內側2~3cm處;對于行剖宮產患者其進針點位置為距離子宮內側 2~3cm處或者距離子宮切口右側下緣2~3cm處,從子宮前壁開始進針,一直到后壁為止再出針然后將針線繞道患者的宮底后在進行打結,左側操作方法與此相同。
1.2.2 Cho縫合術 定位出血問題最為嚴重的組織結構,確定進針點A后,以子宮前壁為起始點,對其子宮組織進行貫穿式縫合;于進針點A附近約3.0cm處再選擇進針點B,以子宮后壁為起始點進行縫合;于進針點B附近約3.0cm處選擇進針點C,以子宮前壁為起始點進行縫合;于進針點C附近約3.0cm處選擇進針點D,以子宮前后壁為起始點進行縫合,確保縫合團呈方形。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止血效果、治療總體滿意率、手術操作時間、手術及術畢2h后出血量以及并發癥情況。
1.4 評估標準 止血成功:手術后,患者機體子宮組織收縮條件較好,切口并未出現滲血現象,且0.5h內陰道出血量<50.0ml。止血失敗:手術后,機體子宮組織收縮條件較差,切口處出現滲血現象,同時0.5h內陰道出血量明顯>50.0ml,且轉為手術切除子宮。
33例患者給予不同的子宮壓迫縫合術后,止血成功32例,止血成功率為96.97%,治療總體滿意率為100.00%,無一例產婦出現并發癥以及晚期后出血癥狀。患者手術操作時間(57.23±18.06)min、手術中出血量(879.52±135.68)ml,術畢2h后出血量(37.20±12.68)ml。跟蹤隨訪無一例產婦出現并發癥。42d后經B超檢查,所有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在產科中產后出血是一種很常見的產后并發癥,胎兒分娩后在24h內產婦陰道出血量>500ml(剖腹產產婦出血量>1000ml),則判定為產后出血。對于產婦來說,產后出血若不及時控制治療,給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容易導致各種并發癥發生,更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此,正確選取積極有效的產后處理方式顯得極其關鍵和重要[2]。
對于接受剖宮產的患者,其產后出血誘發因素涉及凝血障礙、宮頸撕裂、前置胎盤以及宮縮乏力等[3]。在完成分娩之后,產婦通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宮縮乏力的現象,這會使得患者的子宮肌肉不能進行正常的收縮止血,進而很容易促使其子宮出現過量出血的現象。如果產婦出現出血現象,其子宮組織切除率高達0.14%,所以必須進行防治,并落實子宮壓迫縫合手術。臨床中,子宮壓迫縫合術是治療產后出血的常用方法,一般包括有Hayman術、Cho縫合以及B-lynch 縫合術等,針對不同的出血原因采用不同的縫合術,達到顯著的止血效果[4-8]。通過對患者展開子宮壓迫實驗,判斷其出血狀況,再縱向壓迫機體子宮壁組織,對其子宮壁表面血管、子宮肌纖維組織內血管產生壓迫作用,促使患者子宮組織進行被動收縮,有效降低其血流量,從而達到止血目標。與傳統的紗條填塞、宮縮素等治療方法相比,止血效果更優[9-12]。
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給予不同的子宮壓迫縫合術后,33例患者止血成功32例,止血成功率為96.97%,治療總體滿意率為100.00%,無一例產婦出現并發癥以及晚期后出血癥狀。患者手術操作時間(57.23±18.06)min、手術中出血量(879.52±135.68)ml,術畢2h后出血量(37.20±12.68)ml。跟蹤隨訪,無一例產婦出現并發癥。42d后經B超檢查,所有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結果進一步表明,對于產后出血患者來說,正確采用子宮壓迫縫合術,效果顯著,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對產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宮壓迫縫合術治療方法,效果顯著,有助于提升其止血效果,減少手術操作時間,是降低出血量的首選術式之一,在臨床醫學上值得大力推廣以及應用。
[1]賈惠琴.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觀察.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5(6):106-107.
[2]朱啟娟.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觀察.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5(2):405-407.
[3]魏紅,戴哲凡,黃修治.子宮壓迫縫合術在剖宮產產后出血治療中的作用分析.中國性科學,2014,7(3):18-20.
[4]袁翠玲.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20(10):138-139.
[5]吳媛.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42):57-62.
[6]應豪,王德芬.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中華婦產科雜志,2008,43(1):72-74.
[7]劉艷,蔣小亞,吳婉林,等.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2):78-79.
[8]柴秀蘭.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中國藥物與臨床,2009,9(b7):60-61.
[9]段瑞青,薛琳娜.探討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止血效果.吉林醫學,2014(17):3694-3695.
[10]李列瓊.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中國醫藥指南,2013(34):8-9.
[11]王焱,董武.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3,8(18):78-79.
[12]李桂霞.探討子宮壓迫縫合術在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止血效果.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4):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64
2016-09-02]
450052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