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慧珠
79例乳腺癌術后護理體會
曲慧珠
目的分析總結79例乳腺癌手術后患者的有效護理措施。方法對79例乳腺癌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心理護理、功能鍛煉及出院指導。結果79例患者,2例發生患肢水腫,經及時治療及指導,癥狀改善,余77例患者痊愈出院,3、6個月后隨訪患者,2例患肢水腫患者好轉。結論對乳腺癌術后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可以有效預防并發癥、后遺癥,能保證手術的成功率,有效促進身體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乳腺癌;術后;護理體會
乳腺癌是女性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它發病率較高,具有病程進展緩慢、發病呈侵襲性的特點。乳腺癌的發生常與遺傳有關,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發病率的7%~10%[1-3]。已經成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主要發病人群為40~60歲或絕經期前后女性。手術切除是治療此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手術治療破壞了患者形體,加之術后放療、化療對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雙重傷害,患者常出現焦慮、緊張、恐懼、悲觀、沮喪等一系列負性情緒,因此,指導患者參與乳腺癌的診斷、治療、護理和康復過程非常重要。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79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手術,均為女性,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53.7±9.0)歲,右側45例,左側30例,雙側4例。79例患者均無嚴重內外科并發癥,無手術禁忌證,術后病理診斷結果:38例為浸潤性導管癌,24例為單純癌,17例為腺癌。
1.2 護理措施
1.2.1 術后基礎護理 患者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應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呼吸道,防止窒息。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給予吸氧,血壓平穩后,術后6h后可給半臥位,有利于呼吸及傷口引流,以減少胸壁傷口張力,有利于傷口愈合。
1.2.2 傷口護理 手術后為了防止或減輕創面腔隙積液,使用胸帶加壓包扎,要注意松緊適度。包扎過緊,容易導致腋下血管受壓,出現皮膚發紫,皮溫低,脈搏摸不清。包扎過松易使皮瓣下積液,使皮瓣與胸壁分離不利于傷口愈合。注意觀察傷口的滲血滲液情況。一般情況下24h內不要換敷料以利于持續加壓,防止皮下血腫的發生,有利于傷口愈合,本組79例患者術后未發生皮下積液。
1.2.3 引流管的護理 術后需妥善固定引流管,應經常擠壓引流管,防止有血塊堵塞,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壓,尤其患者翻身時動作幅度不宜過大,以防引流管脫出。每日應觀察引流管的流量,引流液的顏色、性狀等。每天更換引流管、引流袋。手術后2d內引流量偏多,引流量在50~100ml/d,顏色為深紅色,若>100ml/h,且色鮮紅,應考慮有活動性出血,及時報告醫生緊急處理。引流液顏色變淡,24h<10ml,局部無積血、積液可拔管,一般5~7d拔出引流管。
1.2.4 患側手臂護理 術后3d患肢制動,下床時用吊帶托扶患肢。護理人員可在患者患側肘部及軀干之間墊一軟枕并抬高患肢,以預防和減輕上肢水腫發生。患者衣著應寬松,不能緊勒肩部、手臂及腕部,患肢不戴手表、手鏈等飾物。患肢避免長時間下垂,不要承擔重物,不能在患側手臂測量血壓,進行輸液。同時應囑患者注意保護患肢,防止皮膚破損感染,不能長時間使用患肢手臂。
1.2.5 飲食護理 術后患者無惡心、嘔吐,6h后可進食流食,患者下床活動后飲食可多樣化,宜富含足夠熱量和維生素、易吸收、易消化飲食。忌暴飲暴食。飲食清淡、低脂。
1.2.6 術后心理護理 患者患病后,往往認為自已患上不治之癥,出現恐懼、緊張、悲觀的情緒,精神壓力巨大,甚至出現絕望、厭世的心理,對于患者的負面情緒,醫護人員應及時發現,為患者講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幫助其正確認識疾病,并介紹手術成功病例,使患者對康復充滿信心,同時,醫護人員應對患者丈夫進行心理輔導,鼓勵雙方坦誠相待。生命的價值遠遠大于形體的價值,術后可戴假乳緩解患者心理壓力,使患者樂觀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手術效果,使疾病早日康復[4]。
1.2.7 功能鍛煉 手術后鼓勵患者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以增強靜脈側支循環的建立,促進淋巴回流。術后2d內進行伸指,曲腕運動,10次/組,4次/d。術后3~4d進行曲肘活動,將手臂前后、左右擺動,避免手臂外展,用健側幫助患側上肢上舉到與頭部相平,10次/組,6次/d。術后5~6d指導患者患側手摸同側耳廓,觸摸對側肩部,也可讓患者自己刷牙、洗臉、進食等。術后7~8d進行肩部活動,而后可以抬高患側上肢,用手爬墻,逐漸加高,3個月以后,可進行肩關節伸曲、外展等活動,使肩關節功能逐步恢復。
1.2.8 出院指導 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按要求定期復查,5年以內不能妊娠,醫務人員對患者定期隨訪,教會患者自我檢查對側乳房[5]。飲食多吃蔬菜、瓜果,少脂肪攝入,少油煎食品,避免咖啡、酒精類飲品。
79例患者除2例出現患肢輕度水腫處,余7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3、6個月后進行隨訪,2例患肢水腫患者病情好轉,水腫消失,79例患者均無并發癥,治療效果良好。
本院79例乳腺癌患者手術后進行全方位的護理,患者手術后做好基礎護理,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做好傷口及引流管的護理,防止感染和出血,做好患側手臂護理,防止水腫,做好飲食護理,增加營養。同時,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取得患者和家屬的配合,加強功能鍛煉,使患側上肢功能早日恢復,并做好出院指導等[6-9]。全方位的護理措施可促使患者身心康復,減輕患者痛苦,患者均康復出院,健康生活,保證了乳腺癌手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防止了并發癥的發生。
[1]徐艷華.乳腺癌術后護理.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2,18(2):83-83.
[2]阿曼古麗·阿布拉,阿依姑·買買提.乳腺癌術后護理對患者的心理作用.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34):49.
[3]史淑蘭,徐東輝,焦艷.乳腺癌的術后護理和健康指導.中國醫藥指南,2013(14):705-707.
[4]王瓊.心理護理及康復指導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488.
[5]許萍.乳腺癌術后的康復護理和功能鍛煉.中國衛生產業,2014(8):57.
[6]張秀峰.乳腺癌根治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內蒙古醫學雜志,2012,44(9):1121-1122.
[7]張異娟.乳腺癌的術后護理體會.大家健康旬刊,2013(11):221.
[8]葉敏.乳腺癌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體會.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3):518.
[9]劉玲琳,王曉亞.乳腺癌患者的術后護理體會.衛生職業教育,2005,23(17):135-1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160
2016-08-18]
113000遼寧省撫順市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