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勤 鄭文玲
基于頸動脈狹窄的中風先兆中醫證候研究
賈玉勤 鄭文玲
目的對頸動脈狹窄的中風先兆中醫證候類型進行分析,并對其分布規律進行探究。方法根據臨床需要,制定腦中風相關篩查表格,實施腦中風篩查,選取300例腦病科患者,對其中醫證候進行判斷和統計。結果300例患者主要的中風先兆以實證為主,占68.0%,且實證與虛證兼夾;以肝熱血瘀型、肝陽上亢型、痰瘀互結型最為常見,其中肝熱血瘀型所占比例最高(41.0%)。結論通過調查可初步掌握頸動脈狹窄患者中風先兆的中醫證候及其主要分布規律,可為臨床醫學中風先兆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頸動脈狹窄;中風先兆;中醫證候
中風先兆作為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早期癥狀表現,可導致患者出現眩暈(陣發性)、肢體麻木(發作性)、視物昏聵(瞬時性)等癥狀表現。現階段,中醫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辨證施治過程比較復雜,且并未形成統一的診療方案。為此,探討頸動脈狹窄導致的中風先兆中醫證候分布規律,對中醫臨床具有重要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腦病科(1~5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84例,女116例,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68.12±3.63)歲。
1.2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風先兆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1]中相關內容:①主癥:眩暈(陣發性)、肢體麻木(發作性)、視物昏聵(瞬時性)等臨床表現;②次癥:合并手指麻木、頭部脹痛、神情倦怠、健忘失眠等。具有兩項主癥且合并次癥者,可根據實驗室相關檢查結果確診。
1.3 排除標準[2]①不能滿足中醫診斷標準及四診信息不全者;②年齡<45歲且>80歲者;③頸動脈狹窄程度<30%者;④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眩暈及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⑤近期參加其他臨床研究者;⑥多種因素導致無法交流者。
1.4 研究方法 根據腦病科臨床工作實際需要,制定腦中風相關篩查表格,實施腦中風篩查。對納入研究的300例患者進行中醫證候判斷和統計。采用前瞻性調查方法,結合橫斷面調查方式,對患者實施調查。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明確患者四診信息,進而對中醫證候分布特征及主要規律進行詳細調查。
中醫證型分布情況:實證204例(68.0%),虛證31例(10.3%),實證與虛證兼夾65例(21.7%),其中中風先兆以實證為主;中醫證候排列順序為肝熱血瘀型123例(41.0%)、肝陽上亢型67例(22.3%)、痰瘀互結型43例(14.3%)、氣虛血瘀型25例(8.3%)、風痰內盛型23例(7.7%)、腎虛血瘀型16例(5.3%)、其他證型3例(1.0%)。其中肝熱血瘀型所占比例最高,達到41.0%。
缺血性腦中風屬于心血管常見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影響。頸動脈狹窄發生與血液成分、血液流動方向等因素密切相關,是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此過程不僅會對患者的血管功能產生較大影響,同時也會增加單核細胞的炎性反應[3]。祖國醫學認為,腦中風應歸到“痹證”、“痿證”中,為“本虛標實”之證,其中“本虛”是指陰陽偏勝、氣機逆亂,而“標實”的主要表現則為風火相煽、瘀血內阻。因此,從中醫辨證施治角度,探究中風先兆的中醫證候變化規律,對臨床診療工作具有指導作用。
本研究選擇300例基于頸動脈狹窄的中風先兆患者作為說明對象,制定腦中風相關篩查表格,開展腦中風篩查,對中醫證候分布特征及規律進行調查,結果顯示:①中醫證型分布特點:實證204例(68.0%),虛證31例(10.3%),實證與虛證兼夾65例(21.7%)。說明中風先兆患者以實證為主,且實證與虛證兼夾;②中醫證候分布規律:排名前三的證候分別為:肝熱血瘀型123例(41.0%)、肝陽上亢型67例(22.3%)、痰瘀互結型43例(14.3%),其中肝熱血瘀型所占比例最高。提示臨床應將肝熱血瘀型、肝陽上亢型及痰瘀互結型作為重點關注內容,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予以對癥治療,使腦中風及其相關疾病的臨床診治更具針對性。
綜上所述,對中風先兆患者進行積極防治,可降低患者完全性腦中風的發生率,能夠體現中醫“未病先防”的治療理念。通過腦中風篩查活動,可初步掌握頸動脈狹窄患者中風先兆的中醫證候特征及其主要分布規律,不僅能夠臨床醫學中風先兆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還能對腦中風疾病的中醫辨證施治夯實基礎。
[1]徐琴,張微微,魏微,等.頸動脈狹窄與進展性腦卒中的相關性.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7):619-622.
[2]范瑩,陳柏楠.中醫體質與疾病的相關性研究概況.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23):1944-1946.
[3]王林,熊全庚,張春莉,等.頸動脈超聲在篩查頸動脈狹窄及腦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應用.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2):129-1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96
2016-04-20]
261000 濰坊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