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會麗 梁福樂 劉婷婷 王 婷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 鄭州 450014
?
面肌痙攣患者術后護理體會
魏會麗梁福樂劉婷婷王婷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鄭州450014
【摘要】目的探討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方法回顧分析我院行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15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進行總結。結果本組患者術后經3~6個月追蹤隨訪,治愈146例(93.5%),顯效10例(6.5%),并發癥有腦脊液鼻漏6例,切口漏3例,聽力減退4例,吞咽障礙伴嗆咳2例,面癱12例,經積極治療均治愈。結論通過圍手術期的護理觀察,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能早期發現并發癥,提高手術療效。
【關鍵詞】面肌痙攣;微血管減壓術;圍手術期護理
面肌痙攣(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側面部出現的面部肌肉發作性、不自主的抽搐,不隨患者意志所控制,大多數由顱內面神經在出腦干區時受到責任血管壓迫引起的面神經脫髓鞘病變引起神經沖動的短路,導致面神經異常興奮所致[1]。雖然無生命危險,但由于病程較長,易在患者緊張或勞累時發作,患者備受煎熬并容易出現心理障礙,不愿與人交往。隨著對該病病因的了解,微血管減壓術成為治療HFS首選方案[2]。我院2013-05—2015-10共收治面肌痙攣患者156例,均實施微血管減壓術,效果較好,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56例患者中男58例,女98例;年齡 24~78歲,平均48.6歲,病程3個月~23 a,平均5.6 a;左側87例,右側67例,雙側2例。術前所有患者均接受過針灸理療、藥物等治療,接受2~5次肉毒素治療31例。術前所有患者均行頭顱磁共振或CT檢查,發現橋小腦角占位2例,面神經附近存在可疑血管壓迫38例。
1.2手術方法在全麻下行微血管減壓術,采用耳后發跡內直切口,顱骨鉆一孔,用銑刀取3 cm×3 cm大小骨瓣,硬膜剪開并懸吊,緩慢放腦脊液后,顯微鏡下分離蛛網膜,探查面神經出腦干區責任血管,銳性分離責任血管并充分剪開蛛網膜后墊入特氟龍棉片,術后溫鹽水沖洗術區后無明顯出血后關顱。
1.3術后情況手術療效標準:即刻緩解:術后患者面部抽動完全消失;顯效:術后患者癥狀較術前明顯緩解,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改善不明顯:癥狀和術前變化不大。所有患者術后即刻緩解108例,即刻緩解率(69.2%);顯效40例(25.6%),改善不明顯8例(5.2%),經3~6個月追蹤隨訪,共146例治愈(93.5%),10例顯效(6.5%);出現腦脊液鼻漏6例,切口漏3例,聽力減退4例,吞咽障礙伴嗆咳2例,面癱12例,經過積極治療均痊愈。
2圍手術期護理
2.1術前護理HFS是由于一側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動引起,且往往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易出現,所以患者不愿社交,部分患者甚至有自卑心理,本組患者均訴說有社交恐懼癥,其中15例較嚴重,表現為拒絕參加任何社交活動,責任護士除了認真傾聽病人敘述,還需告訴患者HFS的病因,手術方法及術后注意事項,打消患者顧慮,提高其自信心[3],術前備皮只備耳后部分頭發,利于患者能術后盡快融入到社會中,術前1 d為防止患者緊張休息不好,可適當給予鎮靜。
2.2術后早期護理要點術后第1天是術后最關鍵的時候,由于全麻,術后患者需絕對臥床,心電監護,吸氧等,頭盡量偏向一側,不能進食,由于插管和術前禁食的原因,病人往往術后會訴說口干,可用濕棉簽濕潤口唇,術后6 h根據每個患者情況可少量進食水,嚴密觀察患者意識,心率及呼吸等,防止出現遲發性顱內出血,一旦出現意識加深立即通知醫生,本組1例術后出現意識嗜睡,嘔吐嚴重,經復查有腦挫傷,給予對癥處理后好轉。
2.3術后后期護理要點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治療HFS最有效的方法,但術后有12%~39%的病人會延遲治愈[4],病人術前如期望過大,易出現情緒波動,護理人員要反復告知患者需要一個恢復過程,打消患者的顧慮。
2.4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微血管減壓雖然是微創手術,但由于是開顱手術,術區靠近腦干等結構,術后仍有并發癥的出現。
2.4.1面癱護理:由于神經壓迫,術中手術刺激,術后易出現面癱或遲發性面癱,本組12例出現面癱,由于患者一側面癱,易出現患側食物儲留,需要及時行口腔護理,囑患者盡量選擇健側進食,當患者面癱時會出現患側眼瞼閉合不全,角膜暴露,容易形成角膜性潰瘍和角膜炎,為確保角膜安全,白天給予抗生素眼藥水滴眼,夜間則用紗布或膠帶使眼瞼閉合,同時給予針灸和藥物治療,12例患者經1~2個月的恢復均完全治愈。
2.4.2腦脊液鼻漏護理:由于術中硬腦膜縫合不嚴或乳突被打開,均可能導致腦脊液鼻漏,一旦出現,應立即告知醫生,同時告知患者平臥頭高位,患側臥位,同時傷口加壓包扎,不能下床活動,床頭抬高10°~30°,告知患者保持鼻孔干凈,預防感冒,保持大便通暢,本組出現腦脊液鼻漏6例,切口漏3例,治療后均痊愈出院。
2.4.3吞咽障礙和嗆咳護理:微血管減壓術時在分離后組腦神經的蛛網膜時,舌咽神經受到刺激或牽拉會引起術后患者吞咽困難、嗆咳,如患者不注意會引起誤吸性肺炎,本組共出現2例,囑患者進食前先行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屏住呼吸,完成吞咽后輕輕咳嗽[5],對于吞咽困難伴嗆咳嚴重的需留置胃管,同時給予鼻飼飲食,早期應用冰塊刺激咽后壁及針灸治療[6]。
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治療面肌痙攣的最佳方法,因其效果好,微創手術而為廣大患者接受,但由于是開顱手術,該手術仍有其固有的并發癥,作為護理人員,術后的嚴密觀察病情,術前術后的心理及病情護理仍起著重要的作用,有效而有針對性的護理對患者恢復作用較大。
4參考文獻
[1]Chang WS,Kim HY,Chung SS,et al.Micronneu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facialspasmcaused by vascular compression of facial nerve at cisternal poetion[J].Acta Neurochir(Wien),2010,152(12):2 105-2 111.
[2]左煥宗,陳國強,袁越,等.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20年回顧(附4260例報告)[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06,22(11):684-686.
[3]王娟,陳靜,梁慶華.面神經根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的手術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0):64-65.
[4]王曉松,陳國強.面肌痙攣顯微血管減壓術后的延遲治愈現象[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4,30(3):320-322.
[5]吳慧娟,任興珍,陳芳卿,等.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13,17(6):100-102.
[6]陳美容,馬亞紅,庾莉萍,等.面肌痙攣行微血管減壓術患者的術后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21):46-48.
(收稿2015-12-23)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5110(2016)12-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