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華
多種西藥聯合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分析
劉松華
目的分析多種西藥聯合使用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情況。方法3000張醫藥處方,并對多種西藥聯合使用處方數量予以總結,針對因多種聯合使用所引發不良反應情況予以分析。結果3000張西藥處方中,聯合使用多種西藥處方共2022張(67.40%),其中477張(23.59%)張處方患者于用藥后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其中嘔吐101例(21.17%)、惡心138例(28.93%)、頭暈140例(29.30%)、頭痛84例(17.61%)、水腫108例(22.64%)、發熱89例(18.66%)、胃痛116例(24.32%)、乏力153例(32.08)、皮疹134例(占28.09%)、過敏反應168例(35.22%)、睡眠不佳69例(14.47%)。結論臨床對患者予以用藥治療中,多種西藥的聯合應用若未掌握科學用藥方式與用藥適應證,用藥后患者可能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臨床醫生需充分了解關于多藥聯合應用易引發的不良反應情況,以減少醫患糾紛發生。
多種西藥;不良反應;聯合使用;分析
隨著我國現代醫療設備與技術不斷進步與發展,多種西藥的聯合應用目前已成為臨床普遍采用治療方式,但于臨床實際用藥中,一些醫生亦因缺乏專業水平,而對多種藥物聯合應用帶來的不良效應未全面掌握,從而導致一系列嚴重不良反應情發生[1]。為此,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定的3000張西藥處方,就其引起不良反應情況予以分析,旨在為日后臨床合理、科學的用藥提供科學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3000張醫藥處方予以分析,對所有西藥藥品的目錄與藥庫出庫予以記錄、查閱,收集的3000張多種西藥聯合用藥處方分析,所有藥方皆完整并真實。
1.2 方法 記錄并分析每張處方的用藥劑量、用處方式及西藥的品種等情況,且按照國家醫藥相關管理局所規定的與藥物詳細說明書針對所得處方予以綜合分析,以深入探討造成該情況額發生原因與以及用藥不合理致使患者產生的一系列不良反應。
3000張西藥處方中,聯合使用多種西藥處方共2022張 (67.40%),其中477張(23.59%)張處方患者于用藥后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嘔吐101例(21.17%)、惡心138例(28.93%)、頭暈140例(29.35%)、頭痛84例(17.61%)、水腫108例(22.64%)、發熱89例(18.66%)、胃痛116例(24.32%)、乏力153例(32.08)、皮疹134例(占28.09%)、過敏反應168例(35.22%)、睡眠不佳69例(14.47%)。3000張西藥處方不良癥狀中,于服藥后共402例產生不良反應,但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具體表現在四肢無力、失眠、皮疹、發熱、發暈、頭痛等方面;造成此類不良反應藥物包括:普萘洛爾與氨茶堿、消炎痛與阿司匹林及頭孢菌類素與速尿,分析原因大多因臨床醫生缺乏對使用處方西藥等方面的了解。
現代醫學中,臨床治療患者期間大部分并發多種其他基礎,為降低患者治療費用與治療時間,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需聯合使用多種疾病,但因為各種西藥的聯合使用不合理,易造成大量患者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情況,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臨床療效,進一步增加醫患關系[2]。
在治療中,聯合應用多種西藥目的在于利用不同西藥間的相互作用,以預防、控制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從而提高藥物療效。但于多種西藥的聯合使用實際中,院方部分醫生與藥師能力水平、專業知識等限制,加之其自身臨床經驗少等因素,造成其誤認為予以多種西藥的聯合使用治療效果較之單一用藥的效果更佳。據長期研究表明[3],并不是所有不同種類疾病的患者皆可予以聯合使用各種醫藥應用于臨治療中,加之臨床目前的治療形式,單純針對下列3類情況則可予以聯合使用多種西藥的治療方案:①患者嚴重感染時;②用抗高血壓藥;③行抗結核治療。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已選定3000張處方中,共使用254種藥品,其中進口藥品122種,針劑藥品共222種,關于抗生素處方共516張,抗菌藥物處方達1023張。由此可知,本院開具和西藥相關的處方中涉及西藥種類較多,理論而言多種藥品聯合應用對臨床治療效果益處更多,但其結果極有可能造成一系列不良反應發生,進而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臨床醫師于聯合使用多種西藥治療時,需首先控制使用藥品的類別,以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但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則需避免服用西藥:①患者長時間為昏迷狀態;②部分難以吸收藥物患者;④西藥活性被腸胃酸堿性物質破壞[4]。
本研究總結分析發現,聯合應用多種西藥時,應于下列各方面預防患者不良反應發生:①針對藥物過敏史者需對其用藥后予以密切觀察,一旦其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時應立即進行有效。②聯合用藥時應保持謹慎態度,依據各種藥物藥理作用和不良反應情況予以合理配伍,同時嚴禁發生配伍禁忌,以保障藥物的安全。盡可能的減少聯合應用多種藥物方案,且為殘、老、弱、孕、病等人群予以藥物配伍的時候,應嚴格注意藥物帶來的損害,且使用劑量需偏小。③加強藥物科研工作,針對藥物藥理學、毒理學、藥效學及安全性的評估給予高度重視,深入研究中毒機制與作用機制,增強科學合理用藥,且對聯用西藥不良反應的報告制度加以完善。
綜上所述,臨床對患者予以用藥治療中,多種西藥的聯合應用若未掌握科學用藥方式與用藥適應證,于用藥后患者可能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故臨床醫生需充分了解關于多藥聯合應用易引發的不良反應情況,以減少醫患糾紛發生。
[1]黃秀玉.門診中西藥聯合應用的合理性研究.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7):974-976.
[2]魏大更.醫院西藥不良反應的臨床調查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149-150.
[3]唐莉.西藥臨床合理用藥的安全性及應對措施.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8):235-235.
[4]卜娟.西藥使用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北方藥學,2015,12(10): 108-1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08
2016-04-07]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直機關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