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堂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比較
陳東堂
目的觀察比較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方法96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均實施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觀察組患者給予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及不良反應。結果對照組治療前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分別為(5.34±1.19)、(2.65±0.92)mmol/L,治療后分別為(4.21±0.86)、(1.89±0.78)mmol/L;觀察組治療前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分別為(5.27±1.25)、(2.49±1.01)mmol/L,治療后分別為(3.04±0.64)、(1.13±0.24)mmol/L。兩組患者治療前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治療后(P<0.05);觀察組治療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較好,可明顯降低患者血脂,且不良反應未加重,值得臨床應用。
阿托伐他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同劑量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常由于血液中脂質代謝異常,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動脈腔狹窄,影響血液流動,導致心臟缺血,出現心絞痛[1]。其發病因尚不清楚,相關研究發現[2],與年齡、家族史、吸煙等因素有關。臨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但不同劑量效果不同。本研究選取本院收治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96例,比較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臨床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女19例,年齡46~69歲,平均年齡(55.28±4.63)歲;心絞痛型15例,心力衰竭型19例,心肌梗死型9例,其他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0例,女18例,年齡47~70歲,平均年齡(56.04±4.24)歲;心絞痛型13例,心力衰竭型18例,心肌梗死型11例,其他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使用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抗血小板制劑進行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58) 20mg/d,1次/d;觀察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同對照組藥物)40mg/d,1次/d。兩組均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并進行記錄;觀察兩組患者嘔吐、過敏、疼痛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比較 對照組治療前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分別為(5.34±1.19)、(2.65±0.92)mmol/L,治療后分別為(4.21±0.86)、(1.89±0.78)mmol/L;觀察組治療前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分別為(5.27±1.25)、(2.49±1.01)mmol/L,治療后分別為(3.04±0.64)、(1.13±0.24)mmol/L。兩組患者治療前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治療后(P<0.05);觀察組治療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嘔吐4例、過敏1例、疼痛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83%;觀察組嘔吐3例、過敏2例、疼痛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7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在臨床屬于常見病之一,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好發于中老年男性、絕經后婦女及有家族史的群體,臨床分為隱匿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等。其中常見的是心絞痛型,由于冠狀動脈變狹窄,增加了心肌負荷,導致心肌缺血及缺氧,從而出現心絞痛癥狀[4]。心絞痛一般持續時間短,發作時常出現呼吸急促、多汗、頭暈等癥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即可緩解。
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漿脂蛋白及膽固醇水平,從而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達到降血脂的作用。有研究發現[5],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顯著,不僅可改善動脈內斑塊,同時可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血脂降低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劑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均有效果,但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優于小劑量。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與觀察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不同劑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無異,安全性均較高。
綜上所述,給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大劑量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臨床效果較好,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應用。
[1]張振嶺,任澎,馬麗,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早期血脂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影響的臨床研究.中國醫藥,2015,10(7):955-957.
[2]趙春軍.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5(3)367-369.
[3]孫炎.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療中不良反應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6):116-117.
[4]張丹.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效果對比.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5):177-178.
[5]湯利榮,趙強,李娟.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療效與并發癥觀察.中國藥業,2014(23): 24-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16
2016-04-19]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