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摘 要:當代教師的師德建設,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樣該賦予更新的內涵,教師的愛崗敬業無疑都表現在為人師表上。重視教師的師德建設,應從完善教育保障機制出發,加強教師的思想素質教育,關心教師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牢固建立投身教育事業的責任心和自信心,同時也更好地體現出他們的人生價值。
關鍵詞:精神壓力;內心矛盾;思想境界;生活品位;以德為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落實教育事業的執行者,是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因此,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迫在眉睫。唐代韓愈就曾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其中所謂的“道”就包含師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師德”具有新的時代內涵。
一、剖析成因
1.認識與現實矛盾,引起的消極心理。社會在發展,對教師職業本質屬性的認識也在發展,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許多新的思想觀念正在猛烈地沖擊著教師所堅守的那些原有的職業操守。近幾年社會的不正之風嚴重影響教師的工作熱情。家里有權有勢、有錢有背景的老師,不論水平和能力或提干或選擇清閑的崗位。這種情況導向傳遞給老師的信息是工作努力不努力不重要,業績突出不突出不重要,使得許多老師失去了上進心,變得落后或安于現狀。
2.單一的工作形式,極易產生冷漠。一般來說,工作十多年以上的教師,容易產生職業冷漠感。周而復始的工作、按部就班的生活很容易消除一個人的激情。內心追求與實際情況的差異,往往會引起教師的矛盾心理,使教師對職業產生反抗抵觸的情緒,在工作中產生拒絕感與平淡感的消極心理。
3.投入與產出的反差,增加精神壓力。現在社會很多家庭只一個孩子,孩子是全家百分百的希望,使得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特別高,而他們又將這種期望寄托在學校,再由學校轉嫁到教師身上,教師身上的擔子愈發沉重。我校就有一名年輕老師,大家稱她“管黑天”,她是常年如一日,不到黑天不回家,在校批改或義務輔導學生,看著她臉色發黃、披星戴月拖著疲憊的身子,令人心痛。
4.不完善的評價體系,造成內心矛盾沖突。評價體制的不完善,導致老師的許多臨時性、突發性工作不能在考核中體現,無法用獎金去獎勵。單純用學生成績評價教師工作,極大地降低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師喪失了自我價值和認同。教師的合理個性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教師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對所從事職業的倦怠。
綜上所述,或許直白但卻屬實,亟待打造一支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教師隊伍,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對策措施
師德是教師從事這個職業應具有的起碼的職業道德。是教師進入這個行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例如“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等,它是社會、學生對教師的道德要求。每個教師的師德水平與社會風氣、工作環境、個人修養、自律有直接關系,外在強化和內在修繕共同起作用。因此,加強師德建設,應重點抓以下幾方面:
1.完善制度保障,加強師德建設。師德建設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規章制度。規章制度保證了師德建設的長期有序,避免了搞形式,走過場等情況的發生。規章制度是科學管理的依據,通過科學管理,培養教師的文明行為和高尚情操。學校的各項制度都有利于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鼓勵先進、鞭策后進,貫穿在師德建設中。
2.加強政治學習,提高思想境界。教師的自身修養、自我改造、自我陶冶是師德建設的重要方面。只有教師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不斷加強自我約束,師德水平才能不斷提高。盡管教師有時發牢騷但仍兢兢業業工作。教師的工作就是良心活,我們的老師都快50歲了,還擔任班主任工作,為了工作方便買電腦學上網,帶著老花鏡批改,帶著病上課,這樣的教師難道不令人尊敬嗎?
3.關心教師生活,提高生活品味。物質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物質生活的標準也是不斷提高的。教師是人類知識的傳播者,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提高教師的“待遇”“地位”不僅體現在經濟上,也體現在“精神層面”上。教師作為培養人的工作者,其品德操行有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和對學生的感染力,教師的品德除了仁愛、真誠,還包括公正廉潔。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都會影響學生,并會影響教學效果。在學生眼中,老師就是他們的榜樣。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做教師要克服職業倦怠感,獲得幸福感,在學生的成長中獲得快樂與幸福。關愛學生才能為學生所愛戴,才能為社會所稱道。
4.樹立理想和信念,體會人生的快樂。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通過教師的帶動和影響,使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長時間用教師自身的高尚人格來感染和教化。用豐富的、高尚的精神生活充實自己,使自己的角色多樣化,合理調節情緒。在工作之外多從事一些有意義、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多接收各種有益的知識和信息,多與各種職業、各種層次的人交往,開啟快樂工作、輕松生活的模式。
總之,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她們就應該以德為重。黨和國家正不斷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全社會尊師重教的風氣也越來越濃。我們要重新找到自信,全身心、高效率、更有針對性地投入工作,煥發出濃厚、穩定的工作熱情,為自己曾經選擇的并一直熱愛的事業盡心、盡職。
參考文獻:
呂中華,徐小娟.淺議新時期人民教師師德建設[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06).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