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臣
小學生的思想是幼稚而又可愛的,他們的生活習慣是簡單而又匱乏的,他們在課堂的學習很多時候都來自于老師的言傳身教和課堂下無數次的重復,因此,課堂教學大多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這種情況尤其嚴重。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學會通過學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通過學生的生活場景來模擬數學課堂情境。
一、教師必須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
小學數學的學習集中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和數學規律的理解,它的數學知識簡單,其大多能夠從生活場景中找到知識的影子,這些蘊含豐富生活哲理的數學知識,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和生活。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深入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充分挖掘生活規律,將生活化的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能夠通過生活知識來解釋數學規律,通過數學知識實現生活場景數字化、數學知識簡單化,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會和學好數學。
教師有意識地搜集整理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在課堂上將數學知識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感知身邊的事物,讓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再現,自然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升數學課堂效率。
二、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匱乏的,他們很多時候都是需要父母和老師的教導才能理解和掌握一個知識點,如果上升到數學知識,更容易使小學生產生困惑和苦惱,而當前的應試教育使我們的小學生只是滿足于考試成績,數學知識也是用來死記硬背,造成了很多時候的高分低能,完全不懂得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為生活服務,教師通過數學課堂充分加強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學會引導學生通過生活規律來總結數學規律。在課堂外,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讓學生運用數學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對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有重大意義。
三、創設多層次、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思維活躍,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可以為小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從而為提高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條件。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課堂教學應該通過生活場景來劃分出不同的教學環節,而教師也要學會利用生活道具來詮釋數學規律和數學理論知識,搭建起數學知識和生活場景的橋梁,從而能夠創設多層次、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它可以是將一個數學知識、數學規律轉化為生活中的單一、零散的生活化元素,也可以是將數學課本的系列知識點、數學規律進行生活場景的再現,從而引導學生分析和掌握數學知識、數學規律,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置身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討論身邊其他的生活問題,幫助小學生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生活是簡單而快樂的,數學學習是枯燥而又乏味的,教師一定要運用生活化元素,通過構建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深入創建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從而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陳月霞,丁海君.探析新時期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J].學苑教育,2015(03).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