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文
科學課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世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極為重要的。下面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用自制的學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把自己做好的學具用游戲的形式展現(xiàn)給大家,既能幫助教學,又能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課堂上來。他們很好奇,認為老師真的很“偉大,太了不起了!”這時候教師可以因勢利導(dǎo),只要學生認真學習,仔細探究,勤于動手,就會和老師一樣了不起。在我的引導(dǎo)下,學生做了“橋”“滴漏”“強力電磁鐵”等科技作品,并在縣教育局舉辦的科技小制作大賽評比中獲獎,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習科學的興趣。
二、游戲激發(fā)興趣,引導(dǎo)學生去觀察發(fā)現(xiàn)
通過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起他們的多種感官,促進他們主動地去觀察事物的細微變化。
在教學《運動與摩擦》一課時,首先給學生變了一個小魔術(shù):把筷子插入兩杯大米中,提起筷子時,能把整杯米都提起來。學生看到后,都覺得特別神奇: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學習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能夠仔細地觀察,主動地探究,努力地去尋找科學的秘密。
三、帶領(lǐng)學生走進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樂學興趣
在教學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優(yōu)勢開展教學。
我在教學《小草與大樹》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自己采集一些小草帶到課堂,比一比誰采集的品種多。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每人都能找到3、4種。然后,讓學生說一說,這些小草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學生回答:有根、莖、葉、果實等。再讓他們觀察每一部分的特點,這樣既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科學,又使他們在接觸自然環(huán)境和事物中親近欣賞大自然,達到了科學課的教學要求。
在學習《框架結(jié)構(gòu)》一課時,我?guī)ьI(lǐng)學生到村頭的手機信號塔前仔細觀察,一個孩子和我說:“老師,以前我只知道它是一個高高的鐵架子,從沒注意過它是由那么多三角形組成的,也從沒想過它為什么上小下大,底座那么重,現(xiàn)在我明白了,這樣做可以讓鐵塔非常穩(wěn)固。”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
小學科學課堂就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課堂。孩子們只有對世界感興趣,才能走進科學、喜歡科學、探究科學。我通過上述教學實踐活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探索,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提高科學課的教學質(zhì)量上,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