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紅
摘 要:預習在學習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有必要引起教師的重視,需要教師在預習作業上有更多的探索。從小學四年級預習作業設計存在的一些問題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既有利于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又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預習作業;設計
一、數學預習作業設計的不足之處
1.形式單一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完全適應了學校的學習,教師也不會過多地關注學生的課前預習。教師在預習設計上往往會很單調,只是針對課本上的幾個知識點的練習,表面上看能夠檢驗出學生的預習效果,但往往會忽視學生思考的過程,也容易出現學生抄襲的現象,沒有達到預習的目的。另外,這樣的預習容易導致“填鴨式”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缺乏生機。
2.缺乏個性化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不同的,所具有的數學分析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教師沒有注意到在預習作業設計上的分層教育,導致了“一刀切”和“絕對化”。如果預習作業布置的不夠恰當,會使基礎好的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放松“警惕”,而基礎不好的學生會覺得很難,造成厭學的心理。所以,我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學生得到更加個性化的發展。
二、小學四年級數學預習作業設計的策略
1.設計充滿樂趣的預習作業
四年級的學生在心理上對有趣的東西會更容易接受,學習的主動性更高。有趣味性的數學預習作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數學學習上會更加有干勁,學習效果會更好。同時,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課堂上的教學就會更輕松容易。那么,如何設計有趣味性的預習作業呢?這就需要教師考慮到學生的人生經歷,從實際出發,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預習作業。
2.形式豐富、自主性強的預習作業
教師要改變這種數學知識的學習主要靠課堂講解的教學思想,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尤其是四年級的學生,要養成自學的習慣。為了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教師要布置一些形式豐富的預習作業,例如:學生課前預講、教師布置課題課前討論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避免“一刀切”的方法,盡量讓學生對預習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解答,讓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總之,小學四年級數學的預習作業要以學生為主體,讓預習作業發揮應有的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習慣。
參考文獻:
嚴育洪.教學,該怎樣走向深刻[J].教學月刊:小學版,2007(1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