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卓婭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稅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塑與實現路徑
趙卓婭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
新時期經濟條件下,高校稅務專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對本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了挑戰,本文將簡單介紹稅務專業的相關背景知識,結合本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了自己的目標重塑與實現路徑,供大家參考。
稅務專業;目標重塑;實現路徑
1、稅務專業設立的背景。稅務專業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企事業單位的稅務問題,歷史上,稅務專業的正式確立有過一段獨立、合并、再恢復的過程,可以說稅務專業是伴隨著國民經濟對稅務專業人員日益增加的需求而設立的。新時期下,各個市場主體對稅務有著更高的要求,也這就對稅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更嚴的目標。
2、稅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任何專業的設立都不是主觀行為,而是國家相關機構依據國民經濟形勢和需求科學規劃的,稅務專業也是這樣,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企業的經營范圍、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對稅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某些新型行業的不斷涌現,對稅收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另外,某些部門例如稅務中介機構,甚至公檢法等對稅務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突出[1]。同時,我國產業的調整,也有利于稅法的自身完善,也從另一個側面要求稅務專業畢業學生要向應用型人才轉變,這也是稅務人才培養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
1、新時期稅收涉及的領域發生變化
上文提到過,稅務專業的正式確立有過一段獨立、合并、再恢復的過程,這其實與當時國民經濟情況相一致的。最開始稅務專業有兩項最主要的功能,一是分析稅收數據為相關稅收政策作出理論依據;二是為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培養稅收人才。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稅收人才的需求遠遠超過了相關部門的需求,更多的市場主體,例如:高科技領域的公司等。另外,我國正在大力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少創新性公司大量出現,所涉及的領域各有不同,不同行業有各自不同的稅收政策,如何利用這些精準化的政策紅利,是需要創新性的稅務專業人才需要思考的問題。
2、稅務專業應用型人才缺乏
總的來講,社會對稅務專業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其實也是稅務專業的特點決定的。但現階段的課程設置和實習安排是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很多高校在稅務課程設置上存在傳統誤區,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對稅務專業的實操技能并未用于實戰,另外,該專業的評估體系也比較落后,以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成效的現象仍然比較突出。再者,稅務專業的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學術層面和實踐層面并未達到平衡,這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限制性因素,遏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3、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
素質教育在我國已經實行了幾十年取得了不少的進步,應試教育已經不能代表整個中國的教育體制。但是真正全面把素質教育落實的院校其實并不多,當然,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進行。素質教育的內涵在于培養全面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對于稅務專業這樣應用型特別強的專業更是如此,應用二字體現的不僅是理論聯系實際,更體現了本專業的崗位特色,很顯然在這款很多院校的做得遠遠不夠,學生知識獲得了單純的業務知識,心理素質、談判素質、法律意識、職場禮儀等方面并未得到長足的提高,以致很多成績優秀的畢業生并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稅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塑課題的提出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自主創業已經成為一當下的潮流,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園或者孵化園的興起,為初創公司提供一個發展平臺,加上互聯網+、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的設立等國際國內熱點事件,直接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更重要的是也為稅務專業提出了新的要求[2]。
1、稅務專業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并重,不偏不倚
應用型極強的學科需要全面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稅務專業也是如此,稅務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稅務基本理論知識,并且能熟悉相關稅法、金融等方面的知識,通過技能訓練和實習具備相應的崗位技能。這本身就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把知識靈活運用在工作中。除此之外,院校或者教師在教授相關知識的同時,需要積極把學生帶入稅務工作的角色,培養起有關稅務工作中的需具備的公關能力,溝通能力。
2、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創新意識
實踐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標準,專業知識掌握的在牢靠,也需要通過實際操作來嚴重。通過不斷的實踐找到知識的薄弱環節,這樣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所謂“溫故知新”就是這個道理。為了培養出優秀的稅務專業復合型人才,院校需要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為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甚至稅務代理中間單位輸送優秀實習生。當然這樣的機會不可能人人都有,學生自己也應該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充分把握院校提供的稅務學科帶頭人的交流會或者相關稅務專業的講座,同時自己需要緊追稅法領域的新變化,也要對國際國內典型稅務案例進行研讀。
3、先就業后擇業,隨時充電
這是從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的闡述,稅務專業的學生最終會走向工作崗位,所以首先學生自己需要有一個職業規劃,通俗的講就是自己以后需要一份怎樣的工作。也許你的導師會給你一個建議,但決定權會是在自己手上。學生應該有更多關注時下的經濟熱點和市場動向,打開職業規劃的思路,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綜合分析利弊。近年來,微型企業的不斷涌現,加上互聯網+、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的設立等國際國內熱點事件,對稅務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是大大增加的,如何從中快速找到的自己的定位,用工作充實自己的實踐經驗,是需要重視的。先就業后擇業,隨時充電是符合絕大多少職場新人成長規律的。所以在校期間,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
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稅務專業的人才培養的重塑在這個大背景下顯得更加重要。所以各方需加大努力,早日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1]許秋花.基于“政校企合作”高職稅務人才培養方案開發-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為例[J].市場論壇,2014年07期.
[2]劉成龍.新形勢下提高稅收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