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生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
小學數學與小組合作探究
黃全生
重慶市巫山縣實驗小學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漸漸的重視教育各個方面的工作,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實施使得我國的教育工作更加的完善。新課程標準將小學小組的合作學習融入到了小學生的學習中。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出現,不僅能夠使得各個小學生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為他們營造一個比較優質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實現課堂的高效的教學。在本文,將就小學數學小組的合作學習的現狀、方式、特征、意義等方面進行探究,從而得出相應的學習的方法及策略。
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托看了小學生的學習空間還充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國小學數學新課程的改革,我們的一線教育者應認真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列問題。為了更好的實施教學筆者探討了小學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一些現實性與可行性問題。
為完善我國的教育工作,新課程標準將小學小組的合作學習融入到了小學生的學習中。目前,學校開展小學數學合作正經歷認同理念到實踐的轉變過程,而教師在此轉變過程中卻存在很大困惑,教師對合作學習理念的理解不能更好地轉化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去,要想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有效的開展合作學習就要先解決一線教師的教學困惑。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里從事學習活動,通過合作與交流自主建構知識,并獲得社交技能的一種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涵蓋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學任務能否順利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合作的效率,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將其有效的利用,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會有很大的改觀。
其實,小學數學新一輪課改所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就是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現在看來這種教學模式具有很多的優勢,比如,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等。所以說,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靈活的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拓寬小學生學習的空間,可以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觀察思考學習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對于不光是小學數學這門課程,對于其他課程乃至以后的學習生涯也是極其有益的。
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出現,不僅能夠使得各個小學生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為他們營造一個比較優質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實現課堂的高效的教學。總之,在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展,最終達到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的目標,進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1、合理分組明確分工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我們的教師就要做到合理分組、明確分工。在分組的時候我們的教師要進行一個綜合的分析,既要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特點,又要掌握學生們的特長。在綜合分析完以后,我們可以把愛好相同的學生們歸為一組,但是這這一組的學生其學習能力應為上、中、下三個等級,這樣的小組才能相互學習、相互進步。如果都是優等生或者都是差等生,合作就沒有了意義。另外,在各個小組內要實行“幫帶制度”和“協作制度”。“幫帶制度”就是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最終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協作制度”不言而喻,就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為了發揮小組的作用,小組內既要有競爭又要有協作。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師可以定期的舉行一些有趣的數學競賽,像加減法運算接龍、帶有數學意義的角色扮演。這樣的教學不僅將生活融入數學,還增強了小組之間學生們的團結協作意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協作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情境
小組合作學習雖然已興起了一段時間,但是其中的真諦我們的一線教師并沒有完全領悟到,在很多的課堂中我們的合作都是“偽合作”,像一些乘除法的簡單運算都用小組合作,這顯然是沒領會到小組合作的精髓。這樣的小組合作只會打消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降低學生的參與度。為了讓小組合作發揮其作用,我們的教師就要及時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益。比如,在講授乘法與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時,我們的教師就可以精選一些題目,為學生創設一個模擬知識競賽的場景,并進行分組搶答,每搶答對一題加1分,錯一題扣1分,最后總分最高的小組獲勝。通過搶答競賽,學生在各個小組都發揮了自己的作用,可謂各司其職。有的負責答題、有的負責計算、有的負責統計,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這樣的教學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及時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
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不可缺少的一環,目前在許多學校的課堂上存在著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不管學生表現如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都是一味叫好、統統表揚。其實,在課堂中只有當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的智慧閃現火花時,教師才應給予及時、充分的評價。但不分對錯、一味叫好、統統表揚的做法卻是不科學的。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筆者認為:不能過度的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而更應該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只有當過程順利,結果才會完美。
當學生將比較難的問題回答出來以后,教師就要給予適時的表揚;當學生回答問題不全面時,教師要給與其一定的鼓勵和點撥,讓學生感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另外,教學評價不能只是在學習過程結束后進行,它應伴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的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時給予必要的點撥和評價。同時,在評價時教師還要注意評價的客觀性,使學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訓,明確努力方向,因為只有這樣才顯得更有意義,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所以說,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能否用好評價機制才是小組合作成效高低的關鍵。
[1]武志強.小學數學教學構建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
[2]柴桂華.小學數學教學如何開展有效合作學習[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
[3]陳濤清,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及對策:22-23
[4]許秀聰.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