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蓮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簡析分層教學法在大專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薛 蓮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0)
面對學生越來越重視的個性化發展,體育教學也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分層教學,從整體上提高大專生的綜合素養。本文闡述了分層教學的相關知識,探討了分層教學法在大專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為提高大專體育教學效率提供參考。
分層教學;大專體育;應用;綜合素養
大專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與生理都處于發育期,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如果師生關系融洽,雙向交流頻繁,信息傳輸通暢,教學效果會很好。若是處理不得當,則會導致反方向的惡劣影響。因此,如何處理體育教學中師與生之間矛盾關鍵所在。而分層教學理念的融入,教師不僅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需求,實施針對性教學方法,也能夠幫助學生制定不同的運動內容與目標,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
大專體育教師在正式開展體育教學之前,應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考核,進而充分了解班級每位同學的興趣愛好,以及體育水平與各方面的差異。完成摸底調查的方法有很多,如調查問卷、訪談與課堂表現等,教師應通過整合這些方法來對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全面掌握。然后,教師應深入、全面地分析學生相關資料,歸檔保存。之后再根據分析結果將學生合理劃分成優秀層、中等層與提高層3個學習小組,這樣教師就能夠準確掌握學生在不同階段的進步與退步情況。另外,由于現代學生都存在較大的個性差異,所以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時,應積極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要確保在充分了解學生體育基礎、能力與需求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之后,再設計和組織分層教學活動。同時,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反饋與表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靈活調控,進而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之上得到提升。
大專院校作為擁有寬闊教學場地的教育場所,教師可以科學運用學生廣場、課余活動等區域,組織學生開展靈活多樣的體育練習、鍛煉活動,進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前,應先為學生詳細地講解相關理論知識,并在運動中,讓高年級學生當裁判,逐步引導低年級學生掌握標準的裁判方法與原則。對田徑、足球和籃球等方面擁有不同興趣的學生,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其自由地選擇運動項目,但在娛樂和運動之后,要詳細地記錄下本節課的運動中,自己發現、出現的問題,以及產生疑問或未解決的問題進行總結,進而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合理分層,全面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此外,要想實現預期體育教學效果與目標,僅通過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對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不斷加強課外體育鍛煉。首先,應引導大專生樹立正確、健康的體育運動理念,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來針對自己喜歡的項目開展相關的體育鍛煉;其次,教師應加引導,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教學活動,進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要想高效地開展體育分層教學,就必須要做好教學目標的劃分,嚴禁采用同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針對體育基礎、能力不高的學生來講,教師應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采用先慢后快的教學方法,為學生設計更合適的教學內容,幫助其制訂一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總目標,并充分體現出連貫性與梯度性,這樣才能夠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斷提升,最終實現教學大綱與目標的要求。同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層次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進而在滿足學生體育水平差異的基礎上,促進學生逐步實現體育學習、鍛煉目標的同時,又不會感到吃力。現代體育課程應結合素質教育理念與實施標準,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具體的劃分,并根據學生的體育能力、層次,制訂出科學的教學方案。例如,對一些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來講,其綜合體育能力通常較高,教師在設計體育訓練活動時就應適當增加難度;而對平時不愛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來講,則應結合其實際情況適當的降低訓練強度,不然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體育練習作為大專體育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在課內外都開展一些體育練習活動。在練習前,體育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現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相應的練習小組,并在學生的實踐練習中對學生做出詳細指導,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而若學生在練習中無法達到教師規定的練習目標與要求,教師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挖掘學生的不足,而是要做出深入、全面的反思,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練習情況,對其目標做出適當調整。此外,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針對學生的個體情況做出針對性評價,還要對練習小組、班級整體做出客觀評價。在學生學習、運動興趣和信心逐漸喪失時,教師應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幫助學生重拾信心。而通過這種分組練習、評價,不僅可以使學生的體育學習、鍛煉興趣和信心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夠逐步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運動的良好習慣。
大專體育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活動時,一方面,應嚴格遵守教學規律與特點,并結合因材施教原則,采用不同教學方法與形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輕松、熟練的掌握體育運動知識與基本技能。并盡可能地實現優秀層學生快速消耗所學知識,中等層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知識,而提高層學生則基本達到體育要求,并對課堂教學、練習和鍛煉的時間、方法做出合理調整。另一方面,在一段時間后,教師應通過對學生的觀察與考核,對學生的層次做出恰當調整,這樣既可以使每層學生都得到科學培養、鍛煉,也有助于教師針對性教學活動、計劃的設計與開展。
在大專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科學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通過學生不懈的努力,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品嘗到學校體育帶來的快樂,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科學的分層教學對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我們大專學校體育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突破傳統體育教育理念的束縛,采用新穎、多樣化的標準來要求學生,轉變傳統體育教學思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的舞臺盡情的玩耍,展現體育帶來的魅力。所以,在我們的大專院校教學中,積極采取分層教學,進而使每位學生體育運動的潛力都能夠得到充分挖掘,并針對不同學生,在不同階段的運動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進而在不斷提升教學效率與實效性的同時,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深信,通過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學校體育課堂的明天會更加美好的。
[ 1 ]楊濤.“處方式”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J ].考試周刊,2015(79):108-109.
[ 2 ]周雅軍.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J ].中國校外教育,2015(z1):325-326.
[ 3 ]馬祥海.分層教學法在田徑普修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背越式跳高教學為例[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1):45-46.
G807.4
A
1674-151X(2016)10-09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9.047
投稿日期:2016-09-01
薛蓮(1982—),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