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玲濟寧市兗州區礦山學校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張金玲
濟寧市兗州區礦山學校
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時候,觀察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學生掌握了這個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在面對數學現象的時候,探索現象背后的本質,從而得出結論;可以幫助他們更深入的理解數學中的未知數、數字以及符號的關系,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清晰地展現在他們面前。本文詳細探析了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初中;數學教學;觀察能力
在初中生的學習過程中,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能力。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該能力的重要性,并要想方設法的讓每個學生都具備它。只有具備觀察能力的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將每個知識點理解到位。因此,改變教學思想,大力增加數學教學的創新力度,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將十分有利于營造效率極高的初中數學教學氛圍。
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就會去主動學習各種數學知識,自覺參加各類學習活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是觀察能力培養的墊腳石。
首先,教師要用數學美麗的一面去吸引學生。很多人認為很枯燥無味,就是數字與文字的單一組合,這才導致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因為他們沒有發現數學的美感。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數學本身是具有美感的,只是學生沒有發現或者沒有興趣去探索,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在數學的美麗世界中暢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觀察能力一步步灌輸給學生。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數字的統一美和數學圖形的對稱美都是數學美的表現,不過這需要教師的細心引導。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觀察這些事物,然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在學生回答之后對學生的看法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去觀察數學圖形的外在美,這樣學生就會茅塞頓開,也會迫不及待的去體會更多。立體幾何圖形具有形狀美,不斷獨立地去觀察這些美好事物,就會逐漸培養觀察能力。
其次,觀察能力的培養是為了更好的解決數學問題,所以,觀察是一切學習行為的前提,這也是需要讓學生必須明白的一點。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了觀察能力并用它發現問題的關鍵所在或者解決數學問題,就可以使得學生將觀察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例如,在學習“三視圖”這一節的知識時,學生只有在掌握觀察能力的情況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圖形,并在大腦中形成三維模型,才能快速的、準確的畫出某個圖形的三視圖。通過運用觀察能力成功解決問題,一股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也就可以反過來增加他們對觀察行為的重視程度,花更多的時間在觀察能力的培養上。
正確的觀察方法是學生培養觀察能力的關鍵,只有把握正確的方向,學生才能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高效觀察數學現象,讓觀察帶來的便利貫穿整個學習過程。
首先,教師在教導學生觀察數學事物時,要教育他們使用合理的順序。觀察和其他行為一樣,都十分重視先后順序。初中數學中常用的觀察順序有兩種,分別是從局部到整體和從整體到局部,堅持這兩種順序的觀察訓練,就會促進正確數學思維的培養。例如,在學習《平行線性質》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觀察兩組線型,分別是相交線和平行線,讓學生從局部入手,觀察這兩組線后發表對于兩組線的不同點的看法,然后再從整體入手,點明平行線的基本性質:不可能相交。這種教學結合了對比觀察法和從局部到整體觀察法,能夠讓學生自己就能發現知識。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教授豐富的觀察方法。初中生常用的數學觀察方法有兩種:分類觀察法和對比觀察法。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將不同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認可觀察方法,并積極利用。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這一塊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組的內容,分別從概念、表達方式等方面對兩種知識進行對比觀察,通過觀察來發現兩者的差別,串聯兩者的聯系,不僅能回顧之前學習的知識,還能加深對現學知識的記憶。
觀察不是說簡單的去看一個事物的表象。真正的觀察過程是學生思考的過程。任何觀察行為都應該是帶著一定的目的,伴隨思維運動的。觀察品質的培養是高質量觀察質量的關鍵。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懷著科學的觀察目的。在學習初中數學時,很多學生都盲目的、隨意的去觀察。老師說大家觀察這個,學生就跟著去觀察這個,絲毫不知道自己觀察的目的何在。教師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中,要努力讓學生明確自己觀察的原因。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這節內容時,之前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學生會非常迷茫,對著直角三角形觀察半天都不會有什么理解,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先布置任務“這些直角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有什么關系”,這就讓學生有了觀察的方向,然后給學生時間去觀察,這個時候學生的觀察就是有目的性的,因為他們要通過觀察來解決直角三角形的規律,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就能直接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邊長的平方和等于斜邊邊長的平方”這個定理。
其次,增強學生對于觀察全面性的理解。觀察某個事物要面面俱到,而不是只看到其中一面。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全面觀察各類事物,把握事物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這章內容時,教師讓學生觀察圓柱體,學生不應該只關注圓柱體本身,而應該將圓柱體看成數學模型,從模型中推導數學性質,這樣可以提高觀察行為的高效性。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觀察能力的重要性,熟練的觀察能力可以使我們避免受表面現象的迷惑,而真正地看到事物的本質和變化的趨勢。現代的初中教師應該格外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不同的思想和方法耐心的傳授給學生,使得數學教學更加的靈活。
[1]張成恩.數學教學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技信息,2005,12:466-462.
[2]李庚延.數學教學中關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才智, 2014,22:116.
[3]閆艾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J].學周刊,2014,29:165.
[4]裴大昆.淺議數學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 2011,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