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軍遼寧省錦州市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儒家“德治”思想的現實價值
王愛軍
遼寧省錦州市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德治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修己、治人是德治的兩個層面。儒家的德治主張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作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至今仍然給我們的社會發展以重要的啟迪,具有很高的教育意義。本文結合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中的“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闡明儒家德治思想在共產黨員隊伍道德建設方面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德治思想;以德修身;以德從政
德,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核,也是傳統政治文明所倡導的,它是人的立身之本,也國家穩固的基礎。在中國古代,眾多思想家倡導以德修身、以德從政的理念。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突出了“德”的政治意義,認為“德”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在孔子看來,當政者只有實行“德政”,老百姓才能受其“圣德”感召并遵其道而行之,則天下自然就歸于太平。荀子說:“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意思是說品德和地位不相當,能力和職務不相當,獎賞和功勞不相當,處罰和罪過不相當,沒有比這更不好的。儒家的“德治”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精華的重要體現,是我國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對當今社會的我們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教育意義。
“德治”思想強調“修己”,孔子講究正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些思想告訴我們做人德為先,一個人如果無德,所做的都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對社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首先,要做到黨員意識自覺。簡單地理解,就是一名共產黨員是否清楚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是否時刻做到“心中有黨”,不忘黨員身份。黨員意識是每個共產黨員的“思想身份證”,黨員要具備作為黨員的思想意識,這是共產黨員的最基本素質要求,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底線。管理學中有個“木桶效應”,木桶裝水的多少取決于短板。我們的黨員基層組織薄弱,是短板。但是我想說的是還要看桶底是否結實,是否已經潰爛。比如俄羅斯,第一次紅場閱兵,黨員隊伍20萬,取得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探索人類社會從來沒有的社會制度;黨員隊伍200萬,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然而黨員隊伍2000萬,蘇共解體,印證了列寧那句話:“執政黨的成功,不取決于它的數量,而取決于它的質量。那么,我們擁有8000萬的中共黨員隊伍,我們的戰斗力又如何呢?
其次,要做到人格品行上的自律。孔子講“克己復禮”,“克己”是自省、自律,“復禮”就是遵守規矩。茍非己有,決不貪求。凡事初為始,所以要慎重于初。慎始慎初就是指拒腐防變從第一次防起。明朝《松窗夢語》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新任御史張翰拜見都察院王廷相,王廷相向他描述了一樁見聞:在城門口看見一個穿新鞋的轎夫,因雨后路泥濘,擇地而行,一不小心踩進泥水中,便“不復顧惜”了。王廷相說:“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人在犯錯誤時,總是由量變發展到質變的,在這個過程中徹底迷失自己。所以說慎初是理智的思考,君子慎始而無后憂。
再次,要做到政治生活上的自警。就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論是做人還是做官,都要時時以黨紀國法告誡自己,用黨性原則要求自己。唐太宗曾說:“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都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否,所以不敢多言。”帝王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尚且如此警醒,也就不難理解大唐王朝何以開創“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了。
最后,要做到個人成長上的自勵。孔子主張“匹夫不可奪志也”,君子當“志于道”,謹記“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一些共產黨員不能因為在某些方面能夠有一些成就,對國家和人民作出了一些貢獻,就滋生出自我滿足的情緒,結果在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的思想中止步不前沒有了工作激情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把對自己的要求放得極低,貪圖工作和生活的安逸,頹廢喪志。
孔子說:“政者,正也”。把為政者的“正己之德”看作其“善政”的唯一尺度。從政重德,是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這種從政重德的思想,是古代社會在漫長的統治時期能夠做到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現觀今日之社會,國家正處于改革攻堅和社會轉型的重要階段,各種矛盾凸顯,對國家領導干部的品德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政者要修為政之德,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才能使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首先,要牢牢把握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古人云,“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從政者只有真正解決老百姓的疾苦,始終心系百姓,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孔子認為,為政者修養身心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修己以安人”。因此,每一個執政者都要有愛民、護民和安民之心,這是其從政的必備素養,在我們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這種思想是有著積極的借鑒價值。
其次,要牢牢把握敢于并善于擔當的時代要務。古人說:“不患無策,只怕無心”。即便一個人具有較高的學識和能力,但如果缺乏責任心的話,就很難得到重用。退步而言,即使是小用也是令人擔心的。反過來,對于有責任心的人而言,即使能力暫時差一些,但卻可以通過努力逐步得到改善。領導干部是否具有擔當的精神,是領導干部為政之德的時代要務。
再次,要牢牢把握求真務實的踐行標準。“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要始終堅持實事求是,不尚空談,老實做人,做老實人。這既是一種高尚的人生態度,更是一種嚴謹的道德實踐。
最后,要牢牢把握清廉自律的基本規定。“身不修則德不立”,領導干部修身明德,要做到自省、自覺、自嚴,牢固筑起思想道德的防線。
今天,先進性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員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研究儒家“德治”思想,目的就是要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相結合,希望對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以及全社會公民的整體道德水平提升,塑造積極健康的社會道德風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論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2]《孔子"德治"思想的現代價值探微》.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