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媛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
論小學數學空間觀念的培養
尹媛
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
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不僅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空間感,還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形成空間觀念。
小學數學;空間觀念;策略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才意味著正式開始學習,這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但數學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因此開展數學課程也會存在各種困難。在數學課程中,空間觀念又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通過空間觀念,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認識世界的能力、豐富其想象力,同時也能使學生的美術基本功以及建筑設計基本功等更加扎實,因此,它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一)轉變對空間觀念的認識
學生要想有效地解決問題、牢固地掌握各種數學公式,就需要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而這離不開空間觀念及其想象力。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需要對空間概念有一個初步的理解,但這并非要局限于了解幾何知識,也需要對空間觀念進行了解。那么,如何形成這.種觀念呢?首先需要具備相應的數學基礎,同時對幾何概念有初步了解,而這也離不開“猜想”。相對而言,猜想也是思維活動中的一種,具有一定的目標性。要想提升學生猜想的積極性,就必須培養其猜想意識,從而有利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要想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幾何,就需要引進學生喜歡的動手操作活動,將學生的多種感官充分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從心理方面對空間概念有所把握,并抓住圖形的特征。然而在整個幾何教學過程中,實際活動不僅需要對低年級學生開展,同時也需要對高年級學生實行。因為實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基本圖形,但是在學習公式的過程中,卻需要學生親手操作、進行實驗,從而推出所學公式。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技能了解公式的形成過程,又能對空間概念有所認識。雖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幾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借助觀察以及實驗來完成,但是不同年級的要求并不相同。如,在指導低年級學生作圖時,只需在方格紙上進行連點成線或是畫線段、直角的操作;而對于中年級學生則可以指導其畫正方形或是長方形等四邊形操作;對于高年級學生則需要借助工具如三角板、直尺等進行繪圖。通過不斷提高要求,進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結合實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只有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激起學生主動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師在教《認識圖形》這節課時,可以事先準備好生活中與正方形、長方形或是三角形相關的道具,再結合道具的實際情況結合課本中有關點、線、面的知識逐步深入地給予學生介紹。如介紹盒子時,可以將每一面進行的展示,再引導學生結合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空間的概念增強,從而便于更加深入地學習。但是在對小學生進行空間觀念的教學時,鑒于其認知水平較低,因此不能僅限于平面和立體的教學,也要涉及到點、線、角等。所以就需要教師在實踐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去學習和探索。
(三)發散思維,善于聯想
江蘇版小學五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有一個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該活動主要是對各種圖形的面積進行求解,但是因為很多圖形屬于不規則圖形,因此很難建立有效的實體模型,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聯想能力,利用發散性來完成運算。如,可以拆開正方形箱子,并把箱子的各個面展開,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想象長方形或是三角形盒子,借助想象分析將不同形狀的盒子拆開后的樣子,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其歸納能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空間聯想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營造娛樂教學氛圍
和其他年齡段學生不同,小學生性格活潑且好動,因此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設計時就需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游戲環節或是開展一系列活動,從而使學生可以在學中玩,玩中學,體會到學習中的樂趣。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認知》時,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文具盒以及學習用品來向學生普及數學知識。通過認知上的變化從而對學生的想法進行重塑,抓緊利用課堂教學的分分秒秒,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從而真正的實現教學的目的。
(五)動手操作,提高對空間觀念的認識
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堅實的認識。操作是讓學生直接體驗的最好方式,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以及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想象形成對圖形的空間認識,進而能夠對物理運動或幾何圖形的變化準確描述出來,從而幫助學生將空間圖形留在大腦中,進而形成空間概念。隨著記憶能力以及活動的不斷增加,人們對于空間能力的概念也會越發清晰,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只有不斷加強空間想象訓練。此外,只有通過實踐,學生才能對空間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可以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及能力明顯提升。如果沒有空間關鍵以及學生的參與和活動,創新能力的培養也無從談起。所以給學生一個空間,讓學生去發現、探索創造。
總之,空間觀念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數學教學產生較大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加強對該方面的關注程度。本文著重就小學空間觀念的培養和教學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來活躍小學數學課堂。筆者希望通過本文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從而從根本實現教學目的,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1]邱永華.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7).
[2]徐國慶.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寧夏教育,2011(Z1).
[3]孔凡哲,史亮.幾何課程設計方式的比較分析:直觀幾何、實驗幾何與綜合幾何課程設計的國際比較[J].數學通報,2006(10).
[4]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5]尤如勇.遵循認知規律培養空間觀念[J].新課程學習:下,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