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朔敏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
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淺析
楊朔敏
河北省機電工程技師學院
當前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法已經無法滿足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需要,而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也存在著多項問題。任務驅動法作為一種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要流程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在計算機基礎教學進程中有良好效果,而教師在應用過程中也應該多加注意,切實發揮任務驅動法教學的相關優點。本文將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措施進行具體論述。
計算機基礎教學;任務驅動法;實施方法
計算機基礎教學是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提升患者計算機技能的掌握程度、實踐應用程度等均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卻面臨著嚴重的問題現象,例如學生對計算機基礎內容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學生存在較為嚴重的重理論而輕實踐等,對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快速掌握造成不利影響,對學生計算機整體技能的實踐也造成一定影響。任務驅動法是當前教學進程中較為新穎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就將針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措施進行具體論述。
任務驅動法本身是一種構建在學生掌握了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上、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實踐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對理論知識的良好應用來完成任務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與以往單調的教師教學法相比,其能夠更加有效的布置學生周圍的學習氛圍,將學生的學習時刻、空間、內容不再局限于以往單純的教室、課堂內,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自身的理論知識、操作經驗去解決問題。任務驅動法本質上來說仍然屬于一種探究式學習,能夠通過布置任務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而在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進程中應用任務驅動法,法,能夠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積極向上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發去學習知識,激發他們的潛能,同時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打下堅實的基礎。
2.1 合理布置學習任務
教師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任務驅動法的應用過程中首先應該為學生布置一項合理的教學任務,而教學任務的布置應該結合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的教學進展以及教學目標,同時結合學生當前計算機的實踐掌握水平進行綜合考量。教師應該務必保障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任務的科學性、合理性,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個人努力、集體思考、綜合討論等多種方式完成相關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應該注意在教學任務的設置過程中,應該將相關的教學知識點轉換成為具體的學習任務,把握好教學任務的難度層次,確保教學任務的設計能夠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任務完成中來,即使有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也能夠充分獲得滿足感。
2.2 引導學生完成任務
教師在布置好任務以后還應該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通過情景設置、討論交流等方法來使學生聯想到自身學習的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踐操作中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將設計的任務與自身教學進度保持較好的一致,從而在關鍵的教學節點上通過任務驅動法來進行總結,使學生充分回味、理解、實踐之前所學到的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在任務完成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項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查閱相關資料、引領學生建立學習小組、為學生透露下一步任務方向、幫助學生分析任務目標等諸多方法,引導學生去思考任務中的相關設置,為學生建立更加系統的學習體系。
2.3 加強學生團結合作
教師在組織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還應該積極加強學生的團體性,利用學生的集體能力去解決任務中存在的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具體的學習小組,要求學生能夠綜合自身考量自發組成小組,同時對小組人員進行優化調整,要求各個小組必須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告知學生小組成績在整個任務成績統計中的重要性。教師在學生小組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其進行積極討論,鼓勵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夠發表對任務的看法,最終進行集體討論并得出一致共識,同時鼓勵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實踐過程中還應該積極幫助,與其他小組展開良性競爭。最終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學生小組的模式,培養學生之間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促使每一名學生在任務實踐中均有良好發揮。
2.4 評價學生任務結果
教師在學生任務完成以后應該要求學生集體參加,并由不同小組對自身任務完成情況分別進行說明,要求小組成員及有發言要求的個人能夠在集體會議上分析自身在任務完成中遇到的困難、采取的措施、獲得的理解等等,最終由教師結合個人經驗、實踐理論等評估每個小組任務完成的優良情況,同時針對各個小組在任務完成期間存在的缺點、優點進行分析,引導學生以優化、標準、科學的方法完成任務。教師還應該針對表現良好的個人及小組進行獎勵,對表現較差的個人及小組則給予一定的懲罰,更加有效的激發學生完成下次任務的興趣與動力。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闡述,教師在教學任務的設計過程中務必要遵循實用性、基礎性、提高性、層次性的原則,確保所有的學生在任務完成期間均能有良好的發揮,同時又確保任務的布置與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學生理論掌握程度的相符程度,從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并完成任務,鍛煉學生計算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也提升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而在最終的任務成果評估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綜合水平和進步程度對學生的任務和成果進行評價,要重視學生的努力,多鼓勵學生,讓他們保持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
[1]胥延英.淺析“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5):381.
[2]胡嘯.任務驅動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導刊,2013,12(1):171-172.
[3]韓秋鳳,王偉杰,羅俊.以任務驅動法主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1,25(20):79-82.
[4]蔡文波.基于任務驅動法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市場,2012,(4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