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杰長春市二道區(qū)新太小學
關于感恩教育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思考
王立杰
長春市二道區(qū)新太小學
感恩教育從本質上劃分,它屬于德育教育的范疇,而感恩一直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會感激他人,同時也促使自己能夠自覺回報社會與他人,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感恩教育融合在實踐教學中,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感恩教育中獲得良好地啟發(fā),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本文重點探討小學語文教育中融入感恩教育的策略。
感恩教育;小學語文;教學;融合;思考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的內容,把感恩教育較好地融入在語文的教學中,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夠接受感恩教育,因為小學語文教材已經(jīng)蘊涵了大量感恩教育的內容,這為開放、靈動地開展感恩教育而提供良好的契機,所以語文教學中應承擔這項使命,結合感恩教育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質。
感恩教育的內容包括了自然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以及父母之恩,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中,已經(jīng)蘊含著十分豐富感恩教育的資源[1],教師首先是需要研讀語文教材,然后找出其中開展感恩教育的資源,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逐步地養(yǎng)成良好道德品質,進而實現(xiàn)學校德育的目標;其次是教師可以在語文的課堂中,找到感恩教育開展的切入點,進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中更好地掌握感恩的內容,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較好地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更好地學會感恩;最后,鼓勵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感恩教育中更好地提升感恩的意識。
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十分豐富,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只需要讓小學生通過課文內容的閱讀,進而提供一個良好地表達環(huán)境,同時輔助教師對感恩內容的指導,這就能夠幫助小學生獲得感恩的內容,例如《春天來了》,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在學習文章之后,談談自己對春天事物的看法,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從大自然的學習中更好地提升小學生對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因為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的相處[2],才能構建一個真正的和諧社會。
在長春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設計了許多可以供教師進行組織活動的內容,通過活動可以有效地把感恩教育融入其中,進而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滲透,從而使得小學生通過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教育活動更好地提升感恩的意識[3],例如語文教材中關于《馬的研究》這些模塊中,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而開展活動,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探究綜合的主題板塊中,通過學習語文的內容,進而推動小學生對團隊活動中更好地學會感恩;再如《動物天地》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說說自己所喜愛的動物以及原因,然后再結合《動物天地》這篇文章促進小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動物作為一個生命也是需要呵護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小學生抓住文章中的重點字、詞以及句子,進而體驗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尊重生命、保護生命以及關愛生命,最后讓小學生動手畫畫自己所喜愛的小動物,進而激起小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生命以及珍愛生命,同時學會感恩。
再如《勞動》這篇課文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學生參與學習衛(wèi)生地打掃,體驗勞動的感受,通過實地參與這些活動,學生能夠切實地體會到勞動的感受,這能夠教育小學生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同時也要感謝環(huán)衛(wèi)工人,同時在自己的生活中要做到不亂扔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動地撿起來,在這些小事中能夠較好地提升小學生對勞動的認識,還可以讓他們學會感恩。
教師可以從語文的課本內容入手,把知恩以及感恩的內容中融合可以課外的實踐活動中,這對提升小學生的感恩意識帶來積極作用,例如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yè)時,可以跳出語文課本的內容,然后根據(jù)語文所學的內容而創(chuàng)新感恩教育的方式,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完成這些作業(yè)中更好地感受到家長、學校以及社會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而做出的貢獻[4],促進小學生學會如何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真正地懂得如何感激父母、學校以及社會,從而使得感恩教育能夠切實地得到貫徹執(zhí)行。
例如在學習《故鄉(xiāng)的元宵》(汪曾祺),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回憶自己最為難忘的元宵節(jié),讓小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更好地感受到元宵中父母是如何精心的準備,然后找到一個最為令人感動的點,就此點談談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父母的感激,從而落實在實際的行動中,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找到感激的表達方式,例如幫父母端一杯水、打掃房間、洗衣服以及是一句感謝的話,教師通過引導小學生對這些點滴小事的學習以及實踐,使得小學生能夠真正地體會家長、教師以及社會對自己健康成長的關愛,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學生對感激父母、以及身邊關心他們的人。
感恩作為人文精神中最為重要的內涵,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把感恩教育通過一定的方式與設計,完美地融入語文的教學實踐中,這對提升小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夠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以及健全人格,因此,教師在實踐教育中,需要進一步改善語文教學的策略,通過結合語文教材的內容而融入感恩教學,進而引導小學生學習感恩與報恩,教師在關注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時,還需要加強對小學生感恩的教育,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得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而且對構建我國的和諧社會也提供了一個良好途徑。
[1]李尚生.融合教育體系中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課程建設——以師范院?!罢Z文課程與教學”課程為例[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4,01(15):54-59.
[2]王朝暉.學生審美體驗和小學語文作文訓練的融合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1(09):113+115.
[3]陳春艷.試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10):41.
[4]劉慧.引領時尚靈動教學——淺淡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6(0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