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英永吉縣第二實驗小學
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
李鳳英
永吉縣第二實驗小學
數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性課程,對學生智力開發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發展下,小學數學的教育也開始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應用。文章根據新課改要求和小學生數學學習特點,為如何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活化數學教學進行策略分析。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主要是指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掌握的知識出發,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從而利用數學知識有效解決生活問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能夠以生活化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教學,一般需要設定生活情景,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教學效果。
(一)教師要形成生活化的數學教育觀
針對現階段教育高分低能的情況,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數學教育觀念,改革原有的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方式。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形成科學的教育觀,通過生活化教學訓練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能力。
(二)教師要形成生活化的數學教學觀
教師要將生活化教學貫穿到小學數學教學全過程中,在新課標的指導下,開展面向學生的教育。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積極正確的責任感、教學使命感和教學神圣感。
(三)教師要形成生活化的角色觀
生活化的角色觀要求教師正確認識數學教與學的關系問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自身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比如在小學數學“可能性大小”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有獎轉盤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商店買東西抽獎為基本背景,分別設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越高獎項設定在轉盤上的面積越小。之后讓學生猜想晃動轉盤轉幾等獎的幾率大,可能性大小是多少。
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而且還需要加強學生對數學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把握數學學習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小學生喜好玩耍,對待數學學習往往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心智發展不成熟。因此,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喜愛數學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生活化情景在數學教學的應用能夠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拉近學生和數學學習之間的距離,進而激發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百分比”的時候就可以融入一些生活情景。教師可以假設這樣一幅生活情景“小麗的媽媽去商店買鞋子,當時正在搞活動,一雙鞋子八折,兩雙鞋子六折,小麗的媽媽一共花了210元購買了兩雙鞋子,請問這兩雙鞋子的原價是多少?”在這種生活情境的假設下,學生開始思考作答,最后得出兩雙鞋子價格是350元的答案。之后,教師可以繼續問學生如果買一雙鞋子需要支付多少錢?
小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引入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
(一)實現對生活素材的有效篩選
數學教師要結合數學教學目標對數學教材進行研究,把握教材編寫的意圖。之后從眾多生活素材中選擇合適的素材和數學教材內容結合。比如,在小學三年級下冊“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學習中,教材設定的內容仍然是買東西的場景,這種場景在數學教材中出現較多,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此,教師結合平常送水師傅和學生之間的熟悉引入這樣的生活化素材:送水師傅每天為我們送水很辛苦,大家猜一猜他每天需要送多少水?同學們在教師的提問下紛紛進行猜測。有的學生猜測是50kg,有的學生猜測是100kg.......在學生猜測興趣高漲的時候,教師利用學生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情,讓學生自己求證自己的猜想。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教室飲水機上每桶水的重量是18kg,之后分析送水師傅每天需要進行送水的班級。經過統計發現一共需要給24個班級和8個教師辦公室送水。之后算出叔叔每天送水量,具體計算為:32x18= 576kg。通過生活素材和數學教學的結合能夠能夠讓學生認識到送水師傅工作的辛苦,強化學生的感恩之心。
(二)實現對生活素材的數學化加工處理
生活中的素材本身蘊含了多樣化的信息,而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對生活化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去除不必要的生活素材,篩選加工出和數學教學有關的素材。比如,小學五年級“數學廣角——數字編碼”的學習,這節課本身是一個實踐性的課程,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數字在生活中的應用,并掌握數字編碼內容。為此,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需要讓學生主動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整理好在課堂上進行匯報。教師將收集好的車牌信息展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觀察車牌上存在的規律。再比如在小學四年級上學期“多位數讀寫”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正在熱播的電視節目選手的票數據引入課堂教學中。
(三)實現對教材的重組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能夠對教材進行科學處理,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通過生活化的講解變得直觀化、具體化、趣味化。小學數學教材中有一些例子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很大,比如:從甲地到乙地、售貨員阿姨、某個學校等字眼,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教師可以將這些字眼替換成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等。通過這種靈活化的處理,實現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的貼切,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學習和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為了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生活化數學教學得到了教育人員的重視。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生活化教學被教育人員自覺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針對抽象化的數學學習,需要教師結合實際不斷探究出更多生活化數學教學的方式。
[1]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104-105.
[2]趙冬寒.探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93+95.
[3]杜長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