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唐建程 (桂林理工大學 541000)
互聯網+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業思考
——以大學生攝影基地建設為例
李 鑫 唐建程 (桂林理工大學 541000)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其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而廣受社會各界重視。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才不斷增多,社會就業環境逐漸惡化,從而使大學生產生了自主創業的想法,適逢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更是大大激發了大學生創業的熱情。作為擁有專業知識的當代大學生來講,學校和指導老師都給予了我們大量的幫助,因此我們應當把握住這機會,迎接挑戰。
互聯網+;經濟形態;大學生;自主創業
本文為2015年廣西大學生創業訓練《大學生影視拍攝基地建設規劃》立項課題文章 。項目編號:201510596044。
“互聯網+”作為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匯,不斷被社會各界所提及,在李克強總理更是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之所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是其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所擁有的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等優點適應了社會的發展,更為當代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條件。
在當下,“互聯網+”好像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詞匯。無論是去年入選十大流行語,還是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報告和人大代表的提案中,都把“互聯網+”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我們作為需要時刻緊扣時代脈搏的當代大學生,似乎并不是每個人都對“互聯網+”這個看似新穎的詞匯有著充分的了解。“互聯網+”用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的話來說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一種新的生態。”讀完這句話,千萬不要認為“互聯網+”距離我們大學生很遙遠,其實恰恰相反,它早已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就像可以使普通人變成超級英雄的神奇藥水一樣,它的加入使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脫胎換骨,迸發出更強的生命力。例如,互聯網+商店市場產生了每個大學生都必不可少的淘寶,互聯網+傳統紅娘產生了解決婚戀問題的相親網站,互聯網+傳統銀行產生了方便快捷的支付寶,互聯網+傳統交通產生了更加方便出行的滴滴快的,而互聯網+傳統通訊產生了應用更加廣泛的即時通訊。互聯網+其他傳統行業這樣一個雖看似簡單的公式,但其產生的效果卻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這是一種改革創新的新形勢,在今年長達兩個小時的政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就“改革”一詞共提出了70次,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我們作為未來國家建設中中堅力量的青年大學生應以敏銳的嗅覺嗅到這種機遇,轉化到我們未來發展中不得不引起我們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思考。
互聯網+將推動各傳統行業的發展,形成經濟發展新形態。它與其他行業的結合發展的實質其實就是變革和創新,完成其他行業的改造和重生。互聯網+將使工業生產分工更加細化和深入,協同合作越來越成為共同的理念,整個產業鏈也日漸網絡化。互聯網+將促使整個產業結構的升級變革,制造業將服務化,服務業所占的比重將大大提高,并將產生更多新型服務業,在一定程度上也會緩解些許就業壓力。互聯網+將要突破一些之前一些限制發展的要素,例如地區、技術手段等。并將整個眾多優勢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合作,比如眾多的跨國公司將更加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互聯網+為其他傳統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生命力,企業并不是還在被動地接收用戶所反饋的問題,而是利用互聯網主動地去開發自己企業發展的新空間,從而獲取行業競爭的新優勢。互聯網+將可能為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面對傳統增長領域的慢慢老化,互聯網+可能帶來一次難得的時機,再次刺激經濟發展。互聯網+將極大地促進消費升級,并帶來一次創新創業的機會。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改革,然在它在與傳統行業結合后更是帶來許多創新創業的機會。以大學生攝影基地建設為例,“互聯網+”更是為其發展指引了一條新方向,互聯網+傳統攝影基地這種改革創新模式不僅使其攝影信息來源變得更加便捷,還將讓整個市場變得更加廣闊。而且整個攝影基地在互聯網上可以獲取眾多優勢資源,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并且在互聯網+的帶動影響下,攝影基地將深入用戶需求,主動解決企業內部所存在的不足及問題,以優質的的服務獲得行業競爭的新優勢。
隨著我國的發展,當今社會已經步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擁有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的同時還帶來了大量的機遇和挑戰。互聯網創業具備以下三個特點:(1)成本比較低,相對實體創業,所需的資產、人力資源的投入成本大大減少,甚至只需一臺鏈接入網的電腦作為辦公設備即可;(2)門檻較低,創業者經過短時間的自學就能基本掌握經營能力,無需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3)風險較低,基于前面兩點,創業者即便失敗,其損失也較輕,并且失敗的經歷可以轉化為指導第二次創業的寶貴經驗。因此對于缺乏宣傳、人力、物力等各類資源對大學生來講,互聯網的大量信息、便捷的渠道、信息傳播的速度、廣度和低廉的成本是一種最為便捷、有效的方式。其次大學生較強的學習能力,樂于且易于接受新鮮事物,這對于互聯網開展創業具有明顯優勢。互聯網+在高校的推廣能夠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我們大學生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既要認真扎實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也要投身創新創業、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創業成果的轉化,能夠促進“互聯網+”新業態形成,服務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從而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互聯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能夠推動產學研用結合的關鍵紐帶。因此以高校作為基石,為大學生創業和互聯網+之間搭建平臺,從而為日后的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社會各界都相當重視互聯網+所帶來的有點和益處,當代大學生應充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緊跟社會發展,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來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來達到自主創業,開拓眼界的作用,從而為日后的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指導老師:劉珣 王洪讓
[1]“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教育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9).
[2]劉小兵.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大學生創業思考[J].財經界,2015(8).
[3]謝丹.大學生創業的互聯網思維——微信營銷的引入與嘗試[J].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