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城區高齡老年人生存狀況
井坤娟趙夢左莎莎連鳳山王志豪張偉曉呂春夢
(河北大學護理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關鍵詞〔〕城區;高齡老年人;生存狀況
第一作者:井坤娟(1963-),女,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護理教育研究。
老年人尤其高齡老年人的生存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國整體發展目標的實現程度。本文旨在了解高齡老年人的生存狀況。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保定市城區3所養老機構2個社區共94名80歲以上神志清醒的老年人。男39人、女55人;年齡80~89歲71人、90歲以上23人;不識字23人、小學21人、初中/技校19人、高中/中專14人、大專及以上17人;從未結過婚4人、有配偶31人、喪偶58人、離異1人;60歲以前職業:工人25人、專業技術人員13人、教師16人、公務員1人、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12人、無業16人、其他11人;信仰:無80人、有14人;居住狀況:獨居7人、與配偶居住26人、與子女居住10人、老年院50人、其他1人。
參考文獻1.2研究工具(1)一般資料:在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職業、信仰、居住狀況等7項指標。(2)生存狀況:從身體健康狀況、心理狀態、社會功能三方面進行設計。①身體健康狀態:包括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方式及慢性病患病情況。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數)〔1〕進行調查,該量表包括大小便、修飾、用廁、進食、轉移、活動、穿衣、上下樓、洗澡等10項指標,滿分100分,<20分為極嚴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賴;20~40分為生活需要很大幫助;40~60分為生活需要幫助;>60分為生活基本自理;生活方式從日常生活參與情況及飲食、睡眠、吸煙、飲酒等方面進行設計,日常生活參與情況采用Likert級評分方式,使用5個頻數詞來反映行為出現的頻率,從不參加、很少參加、有時參加、經常參加、每天參加分別賦予1、2、3、4、5分;慢性病患病情況從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方面,采用多選題的方式進行調查。②心理狀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量表進行調查。老年抑郁量表〔2〕有30個條目,代表了老年抑郁的核心,每個條目都是一句問話,要求老年人用“是”、“否”回答,操作簡單,每項表示抑郁的回答得1分,“否”為0分,0~10分視為正常范圍,即無抑郁,11~20分為輕度抑郁,21~30分為中重度抑郁〔2〕;MOCA量表包括視空間、記憶、注意、語言、抽象、延遲回憶、定向等方面內容,滿分30分,≥26分屬正常〔3〕。③社會功能狀況:從經濟狀況、生活照料及心理慰藉等方面進行設計。 4
1.3調查方法由河北大學護理學院12級護理本科學生組成調查小組,對老年人面對面訪談,為避免影響老年人對問題的反應,調查者均使用統一的指導語,由老年人自己選擇問題的選項或由老年人口頭回答,由調查者協助完成,平均每個老年人采訪時間約30 min,采用不記名形式填寫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94份,有效問卷94份(100%)。
2結果
2.1身體健康狀況身體很不好6人、身體不太好26人、一般27人、較好25人、很好10人;患慢性病:無18人、1種35人、2種及以上41人。
2.2ADLADL得分<20分9人、20~40分13人、41~60分38人、>60分34人。
2.3日常活動參與情況家務、戶外活動、閱讀及看電視聽廣播為主要活動(占38.3%、45.8%、34.0%、57.5%)。見表1。
2.4生活方式52.1%飲食偏咸,21.3%偏甜,35.1%存在睡眠障礙問題。
2.5心理狀況輕度抑郁55名(58.5%),中重度抑郁3名(3.2%)。66名(70.6%)存在認知障礙。
2.6社會功能狀況經濟狀況:較困難2人、有點困難5人、一般38人、比較好40人、很好9人;主要經濟來源:養老金60人、子女及孫輩補貼27人、其他親屬補貼1人、社會救助1人、其他收入5人;工資收入:無收入27人、<1 000元15人、1 000~2 000元25人、2 001~3 000元15人、>3 000元12人;生活照料:子女及其配偶40人、配偶16人、孫子女及其配偶1人、保姆/護工37人;平時與誰聊天最多:配偶27人、子女及其配偶20人、孫子女及其配偶2人、保姆15人、無人30人;有心事、想法最先向誰說:配偶28人、子女及其配偶27人、孫子女及其配偶3人、保姆/護工6人、無人30人;遇到問題和困難最想找誰解決:配偶27人、子女及其配偶32人、孫子女及其配偶2人、保姆/護工18人、無人15人。

表1 日常活動參與情況〔n(%)〕
3討論
崔蓉〔4〕認為,生存狀況是指維系人的生命所具備的條件,它是衡量人的生活質量的重要標準。李全棉〔5〕認為,生存狀態是指老年人的基本需要滿足狀況。高齡老年人對于長期生活照料的需求更為突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功能逐漸衰退,患慢性病逐漸增加,同時,老年人存在有不良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是影響生存狀況的重要因素,對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認知能力及心理狀況反映了老年人的心理狀態〔6〕。本研究結果高于楊本付等〔7〕報道的濟寧市老年人抑郁的發生率(29.39%),高于史蕾等〔8〕報道的老年人抑郁的發生率(38.5%)。本研究結果與以往的研究〔9〕一致,說明老年人的思維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回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與自我協調能力及作決定的能力等均有所降低。
經濟狀況是影響老年人生存狀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其目前的經濟水平僅能保障其日常的基本需要,一旦患病,這種經濟支持就顯得非常薄弱,通常會使老年人陷入經濟困境,從而影響其生存狀況。
精神慰藉對于老年人的生存狀況非常重要。老年人離退休后逐漸脫離原有的社會關系,原有的社會關系網絡強度減弱,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年人參與活動的能力也會弱化,本文結果說明大多老年人心理孤獨感增加,隨著職業角色和社會聯系的中斷,老年人的經濟收入和社會義務減少,社會權利和社會尊重也降低了,老年人更渴望得到來自家庭的關心與照顧,更希望獲得家庭其他成員的尊重、認可與支持,對親情的期盼較高,對心理慰藉、情感支持的需求強烈。情感支持比生活照料和經濟支持更能促進老年人精神健康〔10〕。崔麗娟等〔11〕研究也表明,子女和街道、社區的支持對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情感和認知方面的支持最為老年人所需。因此,精神慰藉對于老年人的生存狀況至關重要,應給予重視。
1張琛.Barthel指數的評定內容、計分法和評定結果〔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Je5QlJ0qIk7QLhxJ6Kom_lNppDXNc7YJ Wm8Aht nzUQ44rnKhDfcJlXEb1DVTT
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17-9.
3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量表)〔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bIMKyPL89vE.
4崔蓉.貧困地區農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狀況〔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7;32(2):63-7.
5李全棉.我國農村老年人的生存狀態——基于2000年城鄉一次性抽樣調查數據的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20(4):13-7.
6井坤娟,陳志國,馬紅艷. 老年人生存狀況研究現狀與思考〔J〕.醫學教育與研究·醫學研究,2012;29(10):83-6.
7楊本付,劉東光,邵光方.濟寧市老年抑郁情緒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9;19(7):195-6.
8史蕾,王惠珍,梁悅,等.機構養老環境下老年人抑郁情緒的發生及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醫學,2007;28(6):978-80.
9井坤娟,王彥,杜少英. 保定市城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7):2820-2.
10Silverstein M,Bengtson VL.Does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 the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of older parents contingences of declining health and widowhood〔J〕?Soc Sci Med,1994;38(7):943-57.
11崔麗娟,李虹.城市老年人社會支持網絡與生活滿意度的研究〔J〕.心理科學,1997;20(2):123-6.
〔2015-01-03修回〕
(編輯安冉冉/杜娟)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1-625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