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合肥,230000)
施秀娟 鄧鈺杰1
?
同身寸定位法研究進展
安徽中醫藥大學(合肥,230000)
施秀娟鄧鈺杰1
骨度分寸法與指寸法是傳統的兩種基本取穴法, 不同的腧穴定位法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臨床使用不同的定位法取穴,可導致一穴多個位置的情況,不利于針灸療效的提高。不少學者經深入研究得出了許多結論,為準確掌握和適當使用這兩種取穴法提供了重要參考。
骨度分寸法指寸法同身寸研究進展
同身寸包括骨度同身寸和手指同身寸(簡稱指寸法),屬腧穴定位法的范疇。針灸臨證,講究理、法、方、穴、術的有機配合,“穴”即包含對腧穴的準確定位。對腧穴進行準確定位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如《太平圣惠方》曰“穴點以差訛,治病全然紕繆”即屬此意。我們分析了近年來的有關腧穴定位法的研究文獻,現將其評述如下。
“骨度”之法原出《靈樞》,當時的“骨度”主要是用來量定人體各部長短、寬窄、大小,非專為腧穴定位而設。用“骨度”作為量定針灸腧穴的折量尺寸,始見于《黃帝內經太素》[1]。當今學者對骨度分寸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觀點。
1.骨度分寸法具有實用性與準確性
楊永清認為在以骨度分寸取穴法確定腧穴位置時,其所用各部尺度的標準當以《靈樞·骨度》篇中所載的各部骨度標準為準[2];王亞威將初步測量考證結果與靈樞經骨度篇相應數值進行對照比較,其數值均相符合,由此認為靈樞經骨度的記載有其真實性和可靠價值[3];丁一丹等[4]測定了400例人體各部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及簡便取穴法的數據, 經統計學處理,三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01),簡便取穴法與手指同身寸及骨度分寸法的符合率極低。因此針灸的標準取穴法只能是骨度分寸法。
2.不同部位、性別的骨度分寸法寸值有差異
不同部位骨度折量寸每寸長度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5~9],說明以任何一個固定的骨度同身寸長度量取不同部位的腧穴都將導致取穴誤差;不同性別的骨度同身寸1寸的長度亦有顯著性差異,男女骨度同身寸1寸長度不同[6~8]。
3.《靈樞·骨度》記載的身高以周尺為準
根據《靈樞·骨度》的論述“人長七尺五寸”,陳鋼等通過古今人體體表測量值進行比較,古人較現代人身高平均值略矮,今人下肢的增長尤為明顯,認為《靈樞·骨度》所載之古人人體身高只能是以周尺所測量的了[10];趙鴻鳴等對1005例成年男女進行實測調查,平均身高的1/75為2.14cm,進一步證實了《靈樞·骨度》所用尺度為周制尺,而非其他尺制[11]。
1.骨度分寸法與指寸法之間存在差異
趙鴻鳴等認為同身寸“一寸”的倍數,實測長度不能按比例增加,且相同尺寸的骨度,實測長度亦不相符,故不能用同身寸的長度去度量骨度的長度[11];胡劍北等[12]通過測量570人的拇指同身寸1寸長度、中指同身寸1寸長度、一夫法3寸長度、上肢前臂和下肢小腿長度發現,手指同身寸與骨度分寸所述“寸”之長度在同一人身上并不一致,它們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手指同身寸與骨度同身寸每寸長度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用手指同身寸取穴同樣導致定位誤差[13]。
2.不同指寸法之間也存在差異
楊永清認為[9]不同手指同身寸之間存在明顯差別,用不同手指同身寸取同一穴位,將導致定位誤差;高彬測量了新疆維吾爾族427人的手部同身寸,手部各同身寸的實測平均長度不一致,表明指寸法相互不能替代使用[14]。
3.左右側同身寸之間有差異
張氏認為[17]男女同身寸左右兩側差別規律是一致的,都是右側小于左側;高彬認為[14]同一性別的左、右側同身寸比較,示、中指和橫指同身寸除男女31歲以上組外,均有較明顯的差異;張建華認為同一性別的左、右側同身寸除食、中指同身寸有較明顯的差異外,其他各同身寸差異都不十分明顯[16]。
4.不同性別、年齡、身高、部位、體重指寸法之間有差異
男、女各年齡組同身寸與身高的比值隨年齡增加而遞增,而男性多大于女性。同身寸與身高均有顯著性的直線回歸關系,故認為可用其回歸方程由同身寸長推算身高[18~21];張建華等測量男女各部位同身寸的長度,并分析它們之間相互關系,不同性別之間男女下腹部直寸、胸脅部直寸和背腰部橫寸1寸長度均有顯著性差異[6];牛素平等通過測量調查,認為同一年齡段的不同體重、不同身高的手指同身寸均值有差異,臨床運用手指同身寸必須嚴格以患者自身為依據[22]。
5.指寸定位法的使用范圍
張生貴認為[25]頭和同身寸在整個的發育過程中是不均衡的,頭在童年期至成人期間發育極其緩慢,基本上接近成人,而同身寸在童年期至成人期間發育較頭發育快,因之出現由大逐慚減小的現象,認為中指中節同身寸在頭部測量上不太適用。陳俊琦等分別記錄398 名受測者同指寸法的長度,分別與骨度分寸法比較,得出臨床定位上肢穴位時, 適宜采用拇指同身寸,胸背部穴位適宜采用中指同身寸,頭部、胸腹脅部、下肢穴位最適宜采用一夫法[24]。
6.指寸法在現代醫學中的臨床應用
謝勇等認為[25]中指中節同身寸與食管下括約肌(LES)位置有顯著的相關性, LES的近端相當于本人18.857±0.617 同身寸,遠端相當于20.220± 0.401同身寸,因此測量中指中節同身寸可用于指導臨床檢測導管的定位。黃紹烈等[26]對11例預激綜合征及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度量本人11倍改良中指同身寸,觀察食管p波形態,起搏奪獲心房、心室能力,結果顯效10例(90.9%),有效1例(9.1%),無效0例,認為此法可作為左房電極替代冠狀竇電極的好方法。
齊書英等認為[28]在經食道心房調搏術中,根據自身改良同身寸來決定電極導管放置深度的方法使TEAP更簡便易行,值得推廣使用;黃紹烈[27]應用改良中指中節同身寸11倍度量食道心房調搏導管深度,起搏心臟,監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和竇性心動過緩(竇緩)22例患者電刺激均奪獲心房,顯效21例(95%),有效1例(5%),無效0例。黃紹烈等[29]研究了同身寸與食道心房調搏導管深度的關系,提出以改良中指同身寸長度的11倍作為電極導管的插入長度,取得理想的電激奪獲效果;黃紹烈等[30]還對陣發室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預激綜合征、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陣發性房顫等共計86例病人應用改良同身寸度量電激導管長度,顯效65例,有效21例,無效0例;劉躍森等[31]用改良中指同身寸應用于竇性心動過緩等30例病人,電激奪獲效果良好,說明改良中指同身寸在此領域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綜上,骨度分寸法所謂寸在同一人體各部的絕對長度不一致,指寸法無法體現,為了準確性,臨床取穴時盡量用骨度分寸法;同時骨度分寸法因受年齡、身高、體重、部位的影響,取穴后針刺的深度要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指寸法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或特殊的部位使用。今后應進一步探索同身寸在現代醫學各個領域內的應用,積極尋求一種新的取穴方法,使之既具有骨度定位取穴法的準確性,又具有指寸定位取穴法的簡便性。
[1]羅永芬.腧穴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3.
[2]楊永清.骨度分寸取穴法所定標準的探討[J].上海針灸雜志,1993,12(2):79.
[3]王亞威,莫楚屏.對靈樞經骨度篇有關表面解剖學記載的考證[J].中醫雜志,1957,(8).
[4]丁一丹,李靜銘.三種脆穴定位法的比較——附400例測量分析[J].中國針灸,1996,16(6):21- 23.
[5]趙鴻鳴,王毅剛,周朝玉,等.古代骨度及同身寸取穴法研究報告——附1005例調查分析[J].中國針灸,1996,16(2):31.
[6]張建華,嚴振國.軀干部各同身寸的長度及相互關系[J].上海針灸雜志,1996,15(1):32.
[7]張建華,嚴振國.下肢各同身寸的長度及相互關系[J].上海針灸雜志,1996,15(2):38.
[8]張建華.上肢各同身寸的長度及相互關系[J].針灸學報,1989,(2):35.
[9]楊永清.同身寸實際測量研究的再統計分析[J].上海針灸雜志,1998,17(1):33- 34.
[10]陳鋼,薛紅,周艷杰,等.《靈樞·骨度》研究——古今人體體表測量值比較[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21(2):3.
[11]趙鴻鳴,周朝玉,高耀華,等.古代骨度及同身寸取穴法1005例調查分析[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5,11(5):26- 27.
[12]胡劍北.關于針灸教材中同身寸的思考[J].中醫教育,1994,13(5):22.
[13]黃利民.長度單位“寸”在針灸學應用中析疑[J].中國針灸,1992,12(3):47.
[14]高彬,白嵐,阿拉提,等.新疆維吾爾族手部各同身寸的測量[J].解剖學雜志,1995,18(2):179- 180.
[16]張建華,嚴振國.國人手部各同身寸的長度和相互關系的研究[J].解剖學雜志,1990,13(1):62- 64.
[17]張懷瑫.同身寸初步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59,(1):8- 9.
[18]何紅云,楊媛君,朱云,等. 大理白族學齡前兒童中指同身寸與身高、四肢長關系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2,(32):523- 524.
[19]黃大元,石慧娟,梁成青,等. 湘鄂渝黔邊區苗族學生同身寸與身高的關系[J]. 解剖學研究,2011,33(5):351- 353.
[20]涂軒,莫昌干,鄧秀香,等.廣西瑤族青少年同身寸長度與身高的關系研究[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9,(5):781- 782.
[21]李坤,蔣葵,蘇曲之,等.壯族青少年同身寸與身高、四肢長的相關性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25(4):508- 510.
[22]牛素平,馬曉紅.手指同身寸的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6,12(2):45- 46.
[23]張生貴.897例國人頭部測量初步調查研究[J]. 南昌大學學報,1960,(2).
[24]陳俊琦,何文卓,林偉容,等. 三種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較[J]. 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0):19- 20.
[25]謝勇,黃德強,呂農華,等. 中指同身寸與食管下括約肌位置關系的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02,10(4):235- 236.
[26]黃紹烈,胡大一,丁燕生,等. 改良中指同身寸在心內電生理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1(2):81- 82.
[27]黃紹烈,羅雄,吳印生,等. 改良中指同身寸度量食道心房調搏導管深度起搏心臟、監護手術的應用[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8,18(12):747.
[28]齊書英,寧佩艾,李沽,等. 改良同身寸在食道心房調搏中應用價值的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1994,5(4):230.
[29]黃紹烈,羅雄.中指同身寸與食道心房調搏導管深度的關系及應用[J].中國醫藥學報,1994,9(6):10.
[30]黃紹烈,胡大一,丁燕生,等.改良中指同身寸在食道心房起搏中的定位價值[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5,15(6):341.
[31]劉躍森,于樂林,葛建云.改良中指同身寸在度量食道心房調搏導管深度的臨床應用[J].河北中西醫結合雜志,1996,5(4):156.
Research Progress on Identical Unit Location
SHI Xiu-juan, DENG Yu-jie1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00, China 1.Shiyan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Hubei 442000, China)
Bone unit location and finger unit location are two basic location methods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there exists obvious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location methods of points. In clinical practices, different locations methods would lead to several location of the same point, which reduces acupuncture effect. Several scholars have concluded important
for accurate and proper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unit locations.
bone unit location; finger unit location; body unit lo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十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442000)
R224.2
A
1006- 4737(2016)04- 0071- 03
2016- 0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