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梅
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
史永梅
目的觀察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素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指導臨床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合理用藥。方法1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據患者自愿選擇和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研究組(80例)、對照組1(40例)和對照組2(40例),對照組1的患者服用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對照組2的患者服用奧美拉唑聯合凝血酶素,研究組的患者服用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素,比較三組藥物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和止血時間。結果研究組患者中顯效54例,有效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3.8%,平均止血時間為(16.5±4.5)h;對照組1患者中顯效17例,有效1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0%,平均止血時間為(27.9±4.5)h;對照組2患者中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2.5%,平均止血時間為(31.5±5.4)h。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平均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服用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素后,療效顯著,大大縮短止血時間,值得推廣。
奧美拉唑;凝血酶;生長抑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
在臨床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其病發癥狀嚴重,病危發展迅速,并發癥類型繁多,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可能發生大量出血,進而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甚至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公布的統計數據,全球成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病率已經達到10/10萬,每年約有60萬人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目前臨床上一般采用藥物治療,找到安全有效的一種藥物或者多種藥物聯用就極為關鍵,故本院采取分組的方法,研究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素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療的1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79例,女81例,年齡22~69歲,依據患者自愿選擇和隨機分配的原則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80例)、對照組1(40例)和對照組2(40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給予相同的基礎治療,如穩定患者的生命狀態,靜脈扎管輸送生理鹽水維持血管容量,保持患者內環境條件穩等。在此基礎治療上,研究組的患者服用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素治療,用生理鹽水將3mg的生長抑素稀釋至600ml,緩慢注入患者靜脈血管,每12小時輸藥1次,以3~5 d為1個療程,同時靜脈滴注45mg的奧美拉唑,每12小時輸藥1次,以3~5 d為1個療程,凝血酶素首次用藥量為600 U,之后每次給藥300 U[2],通過30ml的生理鹽水稀釋,采用口服的方式給藥,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癥狀消退以后,停止服用;對照組1的患者服用奧美拉唑聯合使用生長抑素,給藥量同研究組;對照組2的患者服用奧美拉唑聯合凝血酶素,用藥量同研究組。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效果、平均止血時間。
1.4 療效評定標準 將藥物療效評價分為三個等級:顯效:用藥后48 h患者的嘔血和大便發黑現象消失,血壓趨于正常,血紅蛋白量恢復。有效:用藥48~72 h后患者的嘔血和大便發黑現象消失,血壓趨于正常,血紅蛋白量恢復。無效:給藥72 h后患者的嘔血和大便發黑現象仍未消失,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依然存在。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上消化道出血時間從第一次給藥的時間開始計算,直至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癥狀消失。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中顯效54例,有效21例,無效5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3.8%,平均止血時間為(16.5±4.5)h;對照組1患者中顯效17例,有效17例,無效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0%,平均止血時間為(27.9±4.5)h;對照組2患者中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2.5%,平均止血時間為(31.5±5.4)h。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平均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韌帶以上,包含有食管、胃部、十二指腸等部位,上消化道出血即以上部位發生嚴重病變,如食管炎、消化性潰瘍、急性胃炎等,致使數小時內發生嚴重出血,出血量達到體內總循環血量的20%及以上,其臨床癥狀一般表現為嘔出鮮血,大便顏色發黑同時伴隨消化道周圍因大量出血而引發衰竭,嚴重者還會發生貧血、血紅蛋白數量大幅減少、紅細胞壓積發生變化等癥狀[3-5]。現在臨床上一般都采用藥物進行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奧美拉唑,奧美拉唑的止血效果發揮較緩慢,故還需一些見效快的藥物配合使用治療,過去臨床上常采用凝血酶素,凝血酶素是絲氨酸蛋白酶,當其與血管組織中的相關因子接觸后,激發血小板的活性,將纖維蛋白原快速轉化為纖維蛋白,促進局部的血液凝結,幫助止血,適用于術后小血管、毛細血管及胸腹部臟器的止血,以及血栓性疾病的預防,這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其療效良好但是偶爾會發生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目前有研究表明,在聯用這兩種藥物的基礎上,再加服生長抑素制劑,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時療效更佳[6]。生長抑素可以通過抑制胃泌素的釋放抑制胃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另一方面生長抑素減少臟器內的血液流量,降低內臟血管血壓,減少消化道壁的血液滲出,從而減少上消化道出血時的出血量,有效緩解癥狀,幫助患者康復。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中顯效54例,有效2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3.8%,平均止血時間為(16.5±4.5)h;對照組1患者中顯效17例,有效17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0%,平均止血時間為(27.9±4.5)h;對照組2患者中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2.5%,平均止血時間為(31.5±5.4)h。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平均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綜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服用奧美拉唑聯合生長抑素及凝血酶素后,療效顯著,大大縮短止血時間,值得推廣。
[1]王磊,趙培西,朱彥榮,等.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與泮托拉唑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0,10(1):42-44.
[2]畢光榮,張勇,陳旭昇.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聯合胃冠狀靜脈栓塞術治療門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3):239-243.
[3]黃普.醋酸奧曲肽聯合鹽酸普萘洛爾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致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4):387-388.
[4]張東偉,許樹長,王志榮,等.內鏡下金屬鈦夾與注射止血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療效觀察.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9):931-932.
[5]鄧先鋒,田敏,張香蘭,等.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護理學雜志,2011,26(6): 76-78.
[6]李旭聲,鄭宗茂,李國平.奧曲肽聯合普奈洛爾治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分析.當代醫學,2012,18(19):7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62
2016-10-24]
118100 遼寧省鳳城市骨科醫院